城市、文字、祭祀制度、冶炼技术等,都曾被视为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我们常说四大古文明,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为何没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前者几乎是目前西方文明的根,却不在四大文明之中。原因是它并非原生文明,而是次生文明。没有自己独立发展成的文字,必然不是原生文明,希腊文追根溯源可至楔形文字,属古巴比伦文明。
四大古原生文明为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玛雅。除中国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外,其他文明早已灭亡。是的,目前仅中国汉字,硕果仅存,且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理论上,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个语言,但文字不是,目前我国共有29种文字正在使用,还有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已完全失去了交际功能。基本仅存在于电影电视剧,或旅游景点中,包括很多大名鼎鼎的,如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东巴文、满文等,没错,有满文。满文曾是清朝的官方文字,论数量、论古籍文献,都是之最。而如今,全国一千余万满族人,会说满族语的不过百人,幸好还有汉译典籍,否则那些清史就没有解密机会了。其实,除了汉语越来越普及,其他语言都越来越濒危,面临着消亡。
这是西夏文。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向人描绘上次在沙漠里看到的星空,似水面般波光粼粼,大概心生向往吧,大家决定周末来此。
因为是淡季,景区内的所有酒店和客栈都没开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若不穿越沙漠,切身感受下大自然的另一种风情,荒芜、死寂、灼燥,而只是站在边缘看看沙子、骑骑骆驼、坐坐越野车,那多大的沙漠、哪个沙漠,本质都没有差别。若看不到星空,那去过一次沙漠后,再去的动力,就至少没了一半。
后来咨询,不仅仅是淡季问题,去年中央巡视组视察后,因为污染问题,沙坡头沙漠景区里的酒店都被拆除了,包括那个曾经名气很大的沙漠酒店。所以现在若是还想看星空,只能带个帐篷在里面露营了。
与之境遇相似的,还有洱海,要拆迁1800家客栈,还有张家界的武陵源景区,几乎都是一个理由,破坏环境。如今,随着游人增多,在经济利益面前,景区内开始出现大量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酒店或商店,对景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坏。治理是应该的,否则我们后代所见之景便要大打折扣了。
景区在过了五点半后,便不再允许进人,我们便差不多这个时候到的,也只能在门口徘徊。
景区进不去,便看看落日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吐谷浑,一个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古国,但知道读音的却不多,知道细节的就更少了。
它在青海湖流域,远古时期,这里是羌人游牧之地,自秦汉,才有匈奴、小月氏翻祁连山而入,始与羌人争逐。到了魏晋,鲜卑的一支迁来,首领名为慕容吐谷浑,于公元313年在此处建立起青藏高原的第一个游牧政权。其孙慕容叶延,在公元329年以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为族名、国名。
吐谷浑人进入青海高原后,带来了蒙古草原的生产力,不仅让这变得丰饶,还培育出“青海骢”和“龙种马”,成为众人垂涎的国宝。吐谷浑逐渐成为以河湟地区为中心,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的强大政权。
它坐镇祁连山,可以俯瞰整个河西走廊,威胁极大,还经常侵犯中原地区,进行烧抢劫掠。隋朝和唐朝都对它发动过战争,唐贞观九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几乎把吐谷浑灭了国,之后它成了附属国。
公元618年,吐蕃建立,随着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并掌权后,变得日益强大。其意欲占据吐谷浑,进而切断河西走廊,阻断商贸,将河西走廊以西的地区摆脱唐朝。唐与吐蕃交战百年,多是因此,夹缝中的吐谷浑,最终在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被吐蕃灭国,当时唐朝还派了薛仁贵去救,可惜未果。
如今,吐谷浑已经远去了这片高原。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