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来西安是02年,那是第一次以旅游为目的的远行。往事历历在目,这个闷热的季节,就不怀春了。
当初来西安城墙的时候,只是门票还10元,现在的门票已经40元了。当然,如果不上城墙,只在下面的环城公园,是免票的。
现存的西安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至十一年(公元1370-1378)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与南京城墙同时期,已有600余年历史。其周长13.74公里,呈长方形,是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当年隋文帝杨坚在立国第二年便在此处修建了大兴城。唐代,将大兴城改名长安城,并进行了扩建与重修。至明代,历时八年进行了重建,西、南基本与老城墙范围相同,而东、北进行了外延。
城墙初建时以黄土分成层夯打而成,在墙基和墙顶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所谓三合土是用黄土、石灰与糯米汁混合而成,干燥后坚固无比。明隆庆年间在外层砌砖,清乾隆四十六年,再次对城墙外壁及顶面增砌,加厚包砖,呈今日外观。
因城墙是以防御为主要目的,故其厚度大于高度。今日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里层为明代砌砖,长38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外层为清代砌砖,长45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城墙顶面则以铺设2-3层青砖为主。
关于西安城墙的周长,网上有两种说法,其中以11.9公里的较多,尤其百度百科。但在其自身词条内以出现多处冲突数字,故本文采用景区介绍上标注的13.74公里为准。至于边长,网上多有说明,但未查到来源,更有甚者,标明13.74公里的边长加起来却是11.9公里,如官方网站。求解释。
至于其后文变成东西长4256、南北长2708更是不知所云,较之前面的数字相比,东西城墙各增加了1666米。即使指外缘周长,那也不能变形状啊,由东西长成了南北长。截图如下,这还是准备申遗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西安,恐怕最有名的景点便是大雁塔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
曾在02年的时候来过一次西安,那还是学生时代的第一次出行,老婆在那时的身份还是女友。我们用当家教挣来的钱,换来手牵手地二十多个小时硬座,然后各自住在同学宿舍。阴雨绵绵也情意绵绵的国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不断行走的开端。当时碰巧赶上大雁塔在装修,没能进入,我们只在南广场上和玄奘法师的铜像留了个合影。
这次利用开会再来西安,从法门寺回到市内,距离晚饭还有段时间,顺便来逛逛。
先入寺庙,即大慈恩寺。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氏,建立了这座寺庙,迄今已1300余年。因为其本义为报答慈母的养育之恩,故名“慈恩寺”。
之后,太子令海归玄奘法师从弘福寺移至大慈恩寺,于此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大慈恩寺也成为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唐长老在此弘法育人十一载,创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法相唯识宗,使得大慈恩寺成为了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的祖庭。
其曾为唐代长安城最宏伟的寺院,顶峰时期的占地更是达到了340余亩,有13多个院落,1897间房舍。不过唐之后,寺庙损毁严重,现在寺内的建筑多为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在原寺西塔院的基础上陆续修建而成。当然,大雁塔还是唐代的。
大慈恩寺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50元,学生票30元。这年头唯一涨幅超过房价的就是门票了。
先到南广场,玄奘法师铜像。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