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除了沙坡头,还有一景观与“大漠奇观”齐名,却往往并人们所忽略。因为是寺庙,所以来得人不多,也正因为是寺庙,所以才被我关注。其位于中卫城内,离着火车站很近,几百米而已,被称作高庙。
  它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内有儒释道三教人物的雕像,在庙前有楹联,上书着: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尽显着霸气。

  其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曾名“新庙”。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毁于地震,那是一次达到了八级的地震,北京也受损严重,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包括宁夏的很多文物被毁。因写游记多,所以渐渐记住了这个年份,比如在谈应县木塔的时候。之后在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多次重修该庙,并在最顶层供奉玉皇大帝,故改名“玉皇阁”。
  1942年,因庙会失火,保安寺牌坊以上的建筑全被付之一炬,之后用了4年才完成重建,并将瑶池金母和十二仙女像供于最顶层,新庙宇名之“高庙”。

  这个完整,壮阔的建筑群,一是高,高出地面十余米;二是密,在2000平米上建了百余殿宇,一层层望过去,紧凑而震撼。

XGS_856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中国的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自西北滚滚而来,浩浩汤汤,却在此处遇到九曲黄河后,戛然而止,犹如大自然的两大高手,僵持出了沧海桑田。一面是沙,一面是水,两个本不相融的矛盾体之间,是长约2000米,高达160米的沙漠瀑布,也就是酒店后面那个一直被我们爬上爬下的大沙坡。

  从地图上看,沙坡头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淘淘河水沿着地壳运动而成的低处冲出了一条河谷,其水流方向长期受地势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成,与沙漠关系并不大。而且,根据部分文献数据,此处黄河水的动力非常强,一般的泥沙来不及沉降便已被冲走,河底以8cm以上的砾石为主,几无沉积物。也正是因此,黄河水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作用下,越发使得转弯处变得曲滑迷人。
  此般,是大河挡住了大漠,而非大漠画出了大河。

  此外,沙漠里最吸引人的,是星空。以前读过一本书,杨柳松的《北方的空地》,里面有一段是关于星空的,很赞同。说星空可以化为三等:三等是繁星星空,很多地方可见;二等是灿烂星空,在偏僻荒野或一些高山之巅可见;三等是水波星空,星辰点缀在片片光芒中,如水波荡漾、波光粼粼,只有在极高山巅、沙漠腹地,或荒凉的无人区可见。
  以前去过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应该可算得上一等,而这次的沙坡头,该属于二等。

XGS_8416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沙坡头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在宁夏的部分。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和曾去过腹地的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毗邻,其位于阿拉善左旗西南和甘肃中部地区。四大沙漠中的另外两个分别为:中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都是向往的地方,前者有着迷人的星空和轮台胡杨林,后者则在去喀纳斯的路上。还有从沙坡头开始,沿着黄河“几”字形往东,那与“几”字形上边缘成“弓弦”之势的库布齐沙漠。

  以前曾计划要来,后错过。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让这里再次成为焦点,并使得游人数量大增。现在为5A级景区,完全没有了曾经“到了沙坡头,白骨无人收”的荒凉。
  随着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沙漠,尤其离着城市较近的沙漠,已经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或者只属于探险者的专利。

  要先飞银川,然后再到中卫。在一公交站牌看到了一段话:去过了很多地方,见过了地老天荒,而今策马回望,泪水新诗两行:中华文明根千丈,历尽苦难又辉煌。

XGS_786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呼和浩特,又称呼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来了不少次,却始终没有仔细逛过。这次多溜达了一下,发现比我想象中要繁华些。现在因为伊利和蒙牛,已经成了“乳都”,经济也跟着受益。

  关于它的历史,我们知之甚少,其建城在明朝,那时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统一了蒙古各地及漠南地区。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在他主持下于此地筑成新城,明王朝赐名“归化城”,取“归顺朝廷,教化人民”之意。因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呈一片青色,又被称作“青城”,这便是大召寺门口有“佛照青城”牌坊的原因。
  阿拉坦汗去世后,其妻成为这里的boss,人称“三娘子”,故又称归化城为“三娘子城”。

  清初,被皇太极攻城时烧毁。在清军彻底打败蒙古准葛尔部后,于归化城外重建了一个新城,命名“绥远城”。清末,两城合并,各取一字,成“归绥城”。民国期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为省会。新中国后,组建内蒙古自治区,改归绥市为呼和浩特市,为首府,沿用至今。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因寺庙很多,被称为“召城”,民间有“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大召寺位居明清七大召之首,几乎和这座城市同龄,自然不容错过。

  寺前“佛照青城”木牌坊,四柱三门七顶式。

IMG_794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分别对应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那是对女性外貌最高的赞扬。哪怕你说“最最最最”,哪怕你用了高逼格如“明眸善睐,靥辅承权”一般人不懂的华丽辞藻,那也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只是一种修饰词,而已。
  别指望你的语言能让人感同身受得认同你所表达的事物能到“最”的境界,别因你不了解自己的知识范围就轻易给世界圈定一个“最”的高度,要靠文化内涵,如同这四个词。

  王昭君,湖北宜昌秭归人,平民出生,后以宫女身份进宫。汉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到汉朝,自请为婿,皇帝把王昭君嫁了过去。
  为什么是王昭君?王安石的《明妃曲》内云:“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相传,当时皇帝后宫佳丽太多,看不过来,就找画工给宫女画像,然后按照画像的美丑召幸。王昭君自恃长得美丽,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导致毛延寿故意在她的像上加了丧夫落泪痣,皇帝就认为她最丑,始终没有临幸,借这个机会,便许给了匈奴。结果,在大殿上辞行王昭君的时候,哪怕只看了一眼,就发现如此美丽,让后宫佳丽三千都失去颜色,后悔万分,回头就赐死了毛延寿。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img_7817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