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是清朝初期,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宫殿,至今已将近四百年历史,目前被几乎完整地保留。已经是第二次来这里,上一次是四年前看大连港的事故而顺道。

  这么重要的皇宫,从何时开始修建,史料上却无记载,至今仍是一个谜。在史书中,只在1637年提到,努尔哈赤在大政殿举行了典礼仪式,这是第一次被记载,故这之前应该便已完工。
  我们知道,在1621年,努尔哈赤便已攻克了沈阳、辽阳,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阳。1625年,他又突然召集众臣,提议迁都沈阳,虽然众人反对,但依旧成行。民间相传是风水的原因,但更为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沈阳位置有利,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都能进退自如,事实证明,这显然更符合努尔哈赤的野心。
  史学家们更倾向于1624年,在迁都前一年,开始修建此故宫,仿明朝规制。

  这是武功坊牌楼,是进入沈阳故宫的门户,建于清初崇德二年(1637年),是沈阳故宫内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建筑。极其精致,尤其上面的金龙,在夕阳下面,温暖闪亮,栩栩如生。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福陵,建于长白山的余脉天柱山之上,傍山而成,葬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与沈阳昭陵、新宾永陵合称“盛京三陵”、“关外三陵”。因其地处沈阳旧城东郊,故又称“东陵”。在当地讲福陵,很多人竟不知所云,但要讲东陵,则是无人不晓。
  出差到一个陌生城市,赶上周末,总要看看有什么出名的景点,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总是不应错过的。今天玉帝不怎么给面子,雨总下个不停,上午在故宫里被淋了几个小时。中午吃了顿寿司,似乎又变大了一些,越来越给力,俨然已经中到大雨。不过,不同天气不同风格,旅游看的又不是天气,反正无所事事,在哪都是一天,不如让它在路上。
  天空终作美,至东陵,雨停。

  东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同年葬努尔哈赤与其皇后于陵内,初称“太祖陵”、“先汗陵”。至1636年,大清国建立,始定名“福陵”。顺治八年(1651年)方成。此后,康熙、乾隆一干人等均有增建,成今面貌。

  努尔哈赤,清太祖,清朝的奠基者。在金亡之后,以“遗甲十三副”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制定满族文字,创建八旗制度。其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登汗位,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而后1618年,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最终于1626年,一生战无不胜,“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努尔哈赤遇到了那个让他心碎的人。宁远之战败于袁崇焕,亡。

  福陵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目前还能看到的,中国应该有三个故宫,南京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前两个已经都去过,只剩下这最后一座。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在入关前所建,是清朝的奠基之地。
  1616年,女真族建州部的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于今辽宁省新宾境内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史称“大金”。
  1621年,其进占辽沈地区。
  1625年,由辽阳迁都中卫城,并在沈阳城中始建皇宫。
  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继续修建。
  1636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国号“大清”,改族名“满洲”。
  1644年,清政府迁都北京,这里随即成了陪都和行宫,但仍在继续扩建。

  其有古建筑百余座,占地达6万平方米,从规制上看,有较明显的东西中三路:东路以努尔哈赤始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为主;中路以皇太极时的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为主;西路则以乾隆时增建的文溯阁和戏台为主。乾隆增建时,还在中路西侧建了行宫和太庙。门票50元。

  如今,作为我国仅存的两座古代皇宫建筑群之一,已历经沧桑。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闷在酒店里写汇报材料,连着几天晚上三四点睡觉,这天终于差不多有了个样子,领导比较忙,暂时来不及审,正好落得个清闲。沈阳的天气稍微有些阴,上午刚下过雨,不过,酒店旁边就是北陵,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所幸去逛逛,被雨淋也比闷出毛好的。

  清昭陵,里面葬着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还有他的皇后,孝端文皇后,因地处沈阳旧城之北,故又称“北陵”。满人为一夫多妻多妾制,皇太极便有三个妻子,包括孝庄的亲姑姑和亲妹妹。恩,我没写错,差着辈儿呢,也许人家不讲究这个。不过,孝庄死后却没有葬在昭陵,而是葬在了清东陵之外,这在历史上很特殊,也有很多说法。喜欢野史的估计要倾向于孝庄已下嫁多尔衮,故不能再入陵;也有一说是孝庄亲下遗诏,因皇太极已入土多年,不便再起墓叨扰。这个,还是交给历史学家与野史学家们讨论吧。

  清昭陵始建于1643年,同年葬清太宗皇太极于其内,1644年定陵号为昭陵,1650年孝端文皇后入葬,1651年,陵墓初成。后经多次增建,成为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基本沿袭了明代皇陵规制,但建筑形式又融入了满族风格,值得一来。2004年,与永陵、福陵,合称盛京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门票30元,另需加公园门票6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旅顺有太多的历史遗迹,但大多与那昏暗的战争有关,记录着那段悲愤的侵略史。虽说历史不能忘记,也不用躲避,但总归太过沉重,遂建议换个自然景观。听说这里有黄渤海的分界线,虽然不是最适合的观测季节,但也总比计划中的旅顺监狱受欢迎得多。
  我们选择的观赏地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老铁山上。分界线即从这里开始。


  两个海的分界线还是很明显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海底地沟、潮汐和地球引力的相互作用。远处有些发黄的是渤海,近处稍微显蓝的是黄海。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