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

  老子的诞生地,在周口鹿邑太清宫。最初是老子庙,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时汉恒帝曾两次派大臣来此朝拜老子,后改为老子祠。汉恒帝刘志可算不得好皇帝,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一句“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他就是那个“恒”,因终结外戚专权而封了“宦官五侯”,让东汉进入了更加黑暗的宦官时代。他来此朝拜老子,不是求道,而只是为寻找不老之术。

  至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并赐姓李后,这里便成了皇家太庙,起了宫阙楼宇,如同大唐盛世巍峨壮观、富丽堂皇。高宗李治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封老子母亲为“先天太后”。至玄宗时,达到鼎盛,常驻五百军士于此。前宫祭祀老子,称“太清宫”,后宫祭祀其母,称“洞霄宫”,两宫之间有河,其上为“会仙桥”。可惜,随着安史之乱和唐朝衰落,最终毁于战火。

  宋时,宋真宗率群臣朝拜于此,并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重修后的太清宫再次盛极一时,文人骚客驻足于此。同样,靖康之难给它画上了句号。

  之后历代虽有重修和重建,也已难再复唐宋盛状。现存建筑和文物仍有,所以它不仅是4A级景区,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门,第一进院有金代石碑,立于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差不多已近千年历史。上有重修太清宫记,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其中有:亳之太清宫,即老子旧居也。今之太极殿,即老子降圣之地。

  当时的鹿邑归亳州辖。

  这里的古建筑其实不多,比如太极殿。它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但其实是汉、唐、宋、明、清不同时代建筑材料构成的混合建筑,基础是汉的、斗拱是宋的、檩条是明的。历史上一次次的战争把曾经恢弘的太极殿彻底毁坏后,总会遗留下一些柱础基石或建筑构件,每当下次重修时,人们便会特意留上一部分前朝的印记,算作传承,亦或警示,或者是精神和文化传承不朽的见证。

  大殿前面有两株古柏,相传为老子所手植,纹理一个左旋、一个右旋,有点像太极里的阴阳二气,故称“阴阳柏”。就这两株古柏,唐玄宗还专门下过诏书,称其为“瑞木”,欧阳修、陆游等人也多有咏赋。

  殿上有匾,为范曾所提“老子故里”。

  范曾这个南开校友,最近新闻不断,可惜是花边新闻。已经86岁的他宣布和小了整整50岁的徐萌在一起了,据说和家人闹得有点不合,天津传出了很多野史。

  过太极殿,左侧有一株楮树,名字不常见,但其实全国各地有分布。它的聚花果是红色的,很鲜艳,很多人应该都见过,北京路边有不少。这棵相传也是老子所植,距今也已两千多年。老子当时书写用竹简,而此地柱子稀少,便用楮树的树皮代替竹简写书,故所植。

  这个树出名,是因为这棵树在老子母亲诞辰,也就是农历三月十五的那天,开始徐徐往外冒白烟,宛如仙境。遂被称为神树,引众人朝拜。

  三清殿,很大、很气派,而且还是重檐庑殿顶。可这个顶却搭配了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总觉得怪怪的。其内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过大殿,继续往后,前往老子故居。路过一片梅花,开得正旺。老妈很喜欢,说当年做姑娘的时候学绣花,就是绣梅花,但当时没见过。

  老子故居

  这里同时还是个古陶瓷博物馆,下面两个都是唐代彩绘陶塔。

  继续向前,走好久,到洞霄宫的牌坊。

  其后的圣母殿,和侧面的娃娃殿都是清代建筑留存。清代时道家没那么受重视,所以看起来很寒酸的。若是再和同时期曲阜的孔庙相比,那简直就天壤之别了。

  再后,气派的太一元君殿。如今的社会没有单一信仰,不会非要儒释道选一个,修成这样只是为了旅游招牌。

  旁边,有小路,路边有花。

  有石碑,名气不小,为宋真宗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撰额,所以又称“三御碑”。圆形碑首,有二龙浮雕,下座赑屃,栩栩如生,通高8米,横宽2米,重达50余吨,一部分在地下,很是气派。当然,不是故意在地下,而是历代黄河改道,导致地表越来越高而已。

  其内容是歌颂老子母亲,故又称“先天太后之赞碑”。宋真宗书法造诣极高,也有不错的书法和艺术价值。文革虽有断毁,但基本没有残缺,碑文也保存完好。

  其后是先天太后墓。

  景区太大,只能电瓶车出,路边好像海棠花,春光正好。

, ,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