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物馆(3)

  商代的山东,站在商王角度,可分为三个区域,一是商王旧地,主要是西南部。二是商王朝通过战争东拓所到之地。三是青州以东,为商朝势力始终未到达的区域。

  商夷战争贯穿了整个商代,到晚期愈演愈烈。同时,与东夷作战,极大消耗国力,这也是加速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纣克东夷,而殒其身”之说。周武王伐纣时,大部分商军,甚至可以说主力部队,都被牢牢地牵扯在东夷之地,在商朝灭亡的朝歌战役中,其主力部队还没能赶回朝。

  此前,商王面临的更大威胁来自东边,可他讨伐一次东夷,往返要几个月。而周武王从起兵到凯旋,仅用了78天,便在这个空档。留在东夷的十万商军,还有传说漂洋过海去了南美,便是以后的印加文明。

  这件商代青铜器亚丑钺,出土于青州,为镇馆之宝。器身是比较有特色的人面纹透雕,狰狞恐怖,上有铭文“亚丑”二字。和它同时出土的还有其他带有“亚丑”铭文的亚丑斧、亚丑锛、亚丑觯、亚丑觚等。

  它所出土的墓地有四条墓道,毫无疑问,那是仅次于商王的墓葬,有可能便是当地诸侯国的王。史学家认为是“丑族”,很可能是和商朝结盟而存在的独立国家,经济繁荣,势力不低。

继续阅读“山东省博物馆(3)”

山东省博物馆(2)

  下个展馆,是山东历史文化展。

  沂源人的发现,让山东境内古人类的活动时间推前到了60万年以前,和“北京人”属同一时期,但骨骼更粗大一些。目前中国大地上出土的史前人类,按照年代排名,依次是元谋人、勋县人、蓝田人、北京人、沂源人。

  沂源位于淄博,因处于沂水之源而得名,有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在原始森林覆盖的大山里面,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溶洞,其内冬暖夏凉。史前古人类生存能力较弱,也不会盖房子,自然形成的溶洞便成了它们最好的庇护所。此外,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来源于沂源的民间文学,现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了新石器时代,此地依次又有:后李文化(距今9000-7000年)、北辛文化(距今7000-60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400年)、龙山文化(距今4400-3800年)、岳石文化(距今3800-3400年),已成比较清晰的文化脉络。而在考古上,习惯将自后李文化起,上面这条线的人称作“东夷人”,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广义上可囊廓从大连到上海之间的沿海地区,包括山东全境、辽东半岛、河南东部、河北南部、安徽东北部、江苏东部等。而东夷文化的起源,随着沂源人的发现而有所改变,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这是省博里山东史前文化的脉络整理。

继续阅读“山东省博物馆(2)”

山东省博物馆(1)

  打卡省级博物馆,到了山东。进门第一个展厅是佛教造像艺术展,知道了龙兴寺。它在青州市,于1996年一处学校操场施工时被发现,在仅长8.7米、宽6.8米、深3.45米的土坑内,层层叠叠400多尊佛像。其中,最大的高3.2米,最小的仅20厘米。当时轰动一时,世界都为之惊叹,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历史上,龙兴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唐宋时期曾为皇家寺院,但在元末明初后,就突然没了记载。这次根据出土佛像上的铭文,发现最早的雕刻于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时间跨越了500年,距今已千余年。

  只可惜,大多佛像都已破碎不堪,而且是埋藏之前被砸毁。虽然原因尚无定论,但较普遍的认知是宋金战争或灭佛运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运动,即“三武一宗法难”,北魏太武帝灭佛时,青州还不属北魏,但后面的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它都赶上了。佛像被毁后,僧人不忍,便偷偷收集起来,在举行了仪式后进行掩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

  它们曾被人顶礼膜拜,也曾被人恶面相砸,但庆幸的是,800年后,它们的微笑再现世间。那怜悯未因残缺而减一分,那艺术又一次让世人倾倒。山东省博展出了不少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像,称其为“青州风格”:背屏式造像中,龙与莲花玲珑剔透的雕刻;单体造像中,薄衣透体的修长造型。

继续阅读“山东省博物馆(1)”

千佛山

  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就剩这个没来。现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千佛山,古称“历山”,为泰山余脉,海拔仅285米,因舜曾在此耕作,所以又名“舜山”、“舜耕山”。相传舜十分孝顺,但他的继母依旧对他很不好,几次加害于他,最终还是因为误会而被舜父逐出家门。

  舜便来到了历山脚下,开始烧荒垦地。慢慢在他劳作的地方,又兴起了礼让之风。因其品德,他到哪都有人愿意追随,后来尧将娥皇女英嫁给舜,并禅位于他。

  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北周覆灭,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直至公元589年灭陈朝,中国终于结束了自西晋之后的五胡乱华和南北对峙近300多年混乱局面。哦,陈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姓氏和国号相同的正统王朝,很意外。另外,王者荣耀里的伽罗,原型便是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她被称作“千古第一妒”,因为隋文帝后宫虚设,生前只她一人。她是河南洛阳人,起了这个富有佛教色彩的名字,自然是信佛。

  杨坚也信佛,并深信自己受佛法保护,故登基后,一度把佛教列为国教。而其母是济南历下人,所以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正好是统一全国之后,在千佛山大兴造像之风,距今已有1400多年,现在仍可见的佛像,还剩130多尊。

继续阅读“千佛山”

万寿寺

  万寿寺,即便在北京寻找,也不可多得的八重殿、七进院寺庙。分三路,中路主体建筑,西路皇家行宫,东路僧人起居。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后多次被毁,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重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了不少皇帝、妃嫔及皇室家族的艺术品。

  万历皇帝因父亲遗愿,拿出一些私房钱,其他皇家亲戚又凑了点,建了这个皇家寺庙,用于存放经卷。并亲赐“万寿”之名,张居正题写了“敕建万寿寺碑文”。后来,万历还把永乐大钟存放在这,作为镇寺之宝,直至乾隆年间才被移至大钟寺。

  明末,万寿寺毁于兵祸,而清朝一建国,便着手进行了重建。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完成,那是他们入关后的第二年,顺治帝还亲自为万寿寺赐匾“敕建护国万寿寺”。

  寺庙的高光时刻在乾隆朝,乾隆不仅重修了寺庙,还增建了西路行宫,然后在此为崇庆皇太后庆祝了60岁、70岁、80岁三次重要的大寿。彼时国力正值昌盛,百官云集,自是热闹非凡。

  清光绪年间,寺庙再次毁于火灾。再重建,便是慈禧了,基本成今之样貌。因离着颐和园不远,慈禧常来礼佛,并在西路行宫里休息,故又被称为“小宁寿宫”。宁寿宫是慈禧在故宫的居所。

  花5年的闭关大修,去年刚开放,所以来转转。如今玉兰花盛开。

继续阅读“万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