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是个很不常见的字,原意为田间水沟,若不是因为有个城市叫深圳,很多人恐怕一生也接触不到它。所以,一个用田间水沟冠名的城市,能有今天的发展,是何其难也。它发展得很快,甚至于有了“深圳速度”这个专有词汇才能形容。

  说深圳有文化,哪怕深圳人自己也会打怵,文化?
  这里找不到王府、也没有帝陵、园林,地铁可以随意挖,似乎从没遇到过什么文物。而这里却有“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还有“黑猫白猫”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其实,它只是年轻,历史短暂而已。

  这次被问了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深圳有没有特产?一下子懵了。若是让深圳人带点特点,他们的头会嗡一声,若是到深圳出差,想带点特产回去,也同样会翁一声。
  反倒是午饭时,五个人四个菜,还有一盘子辣椒,同事神秘的说,这是“深圳特产”。

  一盘辣椒三两,一百元,号称辣椒中的爱马仕,产自湖南樟树港。嗯,深圳有很多特色的店,店在深圳,而产地不在湖南。类似的还有海南椰子鸡,竟然是深圳的吃法,而椰子和鸡都产自海南。

  深圳的样子。

IMG_20200709_18225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很多地方已不是第一次来,所以关注点开始从景点挪开,每有感悟,大多为心境。不少人到中年的,生活所迫和家庭所累,还有理想和能力受挫,日渐老气横秋、处事圆滑,还能理解,可身边一些新人,明明年纪很小,却分毫没有棱角,也一副随波逐流面孔,不禁让人惋惜。这些年看来,又大多性格使然,几无改变可能。

  出差郑州,很多人说不明郑州有多大,除了六区一县外,还代管五个县级市,包括:巩义、荥阳、新密、新郑、登封。杜甫出生于巩义、白居易出生于新郑、李商隐和刘禹锡出生于荥阳,这仅是郑州的唐代诗人。
  说到性格和棱角,想起了一千多年前出生郑州的刘禹锡,人称“诗豪”。去年出差湖南常德,那里旧名“朗州”,刘禹锡曾被贬朗州司马十年,因此读了很多关于他的轶事。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刘禹锡和小他一岁的柳宗元,同中进士,年仅21岁,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进士很难,明清时期,平均下来,全国一年百人左右,对应着如今的高考,得是省里前三,所以古代有“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刘禹锡所在的唐朝,那就更夸张了,平均每年录取27个进士,最少的时候一年只有12个。
  明清之后,进士分为三甲,一般情况下,一甲有三人,赐进士及第,这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所以,如今旅游时看到进士及第的牌匾,是要肃然起敬的。

  唐朝时,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中进士,往后本应是康庄大道了。但,显然没有。放到如今,我们会发现,一个好的诗人比一个好的政治家更易名垂千古。而唐朝的诗人,一般都是在被贬和不幸中锤炼出来的,那是他的劫。

IMG_20200610_22305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南京在此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名字为“应天府”,或者称作“京师”。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为留都,北京成为“京师”,名字为“顺天府”,南京的名字为“应天府”,因为采用双京制,所以开始有了俗称,“北京”和“南京”。

  在国内,“南京”和“北京”均不是某一个城市的称呼和名称,都有陪都之意,比如“南京”,是指位于京师南方的陪都。东汉时,今之南阳曾名“南京”;唐朝时,安史之乱后,今之成都曾名“南京”;北宋时,今之商丘名“南京”;辽代时,今之北京名“南京”;金代时,今之开封曾名“南京”。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军进入南京,南明降清,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取“江南安宁”之意,为江南省首府,之后江南省拆分为安徽和江苏,“安徽”取“安庆”和“徽州”首字,“江苏”取“江宁”和“苏州”首字。
  在中国,带“京”的基本都是首都,所以清朝急着改名,而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太平天国后,也急着改了其名为“天京”。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把首都定在江宁,确定其名为“南京”。

  有个问题,我们一直不忿的《南京条约》是清朝签订的,为何有“南京”之名?是的,那个条约在清朝是称《江宁条约》,反而西方习惯于南京和北京的俗称,有了《南京条约》之名。

  南京博物院的建筑很大气,为辽代风格,是以辽宁锦州奉国寺的大雄宝殿为蓝本而建。

IMG_20200607_12525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常说南京是六朝古都,没错,却也容易误解。因为在此建都的共十个: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六朝”特指东吴到南朝的六个连续朝代,故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的孙权最先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取意“建帝王之业”。
  公元280年,东吴被西晋所灭,不是灭于曹魏,所以三国里吴是撑到最后的。西晋首都在洛阳,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皇室南渡江南,建都南京,史称“东晋”。南京在西晋时便被拆分为秣陵和建邺,“业”字换为“邺”,可能是讽刺东吴的“建帝王之业”,后又因避皇帝讳,更名“建康”。东晋延续此名。
  此时,北方处于五胡乱华期间,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主的游牧民族对汉族血腥屠杀,东晋虽有北伐,并无太大作为。公元420年,刘裕废晋登基,国号“宋”,史书称“刘宋”,历史上视其为南北朝起点。至公元439年,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南朝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建都南京,也均是汉人政权。五胡乱华中,北方十室九空,赤地千里,大量汉人外逃,渡江到了南京,所以这里被视为那个时期中华文化的正统,和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从这个时期起,长江流域尤其江南得到了大力发展,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了黄河流域,中国的经济中心也完成了南移。
  留住南朝稳定的,并非一条江,还有刘宋的开创者刘裕。他在历史上的赞誉很高,被称为“定乱代兴之君”、“南朝第一帝”。七百多年后的辛弃疾所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便是此人。

  是故,南京多帝陵,第一位孙权,葬钟山,后又陆续来了三十多位,这是南朝时较典型的守陵神兽。

IMG_20200607_13382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南京博物院,并称“中国三大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有过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的倾力经营,集中过全国文物,虽命运多舛,馆藏也依然位列全国前几。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此逛逛。

  如今,南京的名气自然不小,可这座城真正走入人们视野,并开始崛起,已是三国时期。公元229年,东吴的孙权在湖北鄂州登基,然后迁都于此,并更其名为“建业”,南京才始有都城气象。相对比周边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的城市,就属于大器晚成了。

  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之六合区设棠邑,是南京建城之始,那还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公元前541年,吴国在今之高淳区建濑渚邑,因城池坚固,又名“固城”。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今之朝天宫一带筑冶城,相传有座至今未被发现的剑池藏着名剑“干将”和“莫邪”。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了吴,然后在长干里筑起越城,位于今之中华门外,秦淮河畔。一千多年后,李白来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长干行》。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国,后在长江边筑金陵邑,南京的“金陵”之名便源于此。秦统六国,公元前219年,始皇南巡至此,听说城内有王气,便开凿方山,引秦淮河入城,泄了王气,并改“金陵”为“秣陵”,而“秣”为草料之意。

  你方唱罢我当登场的诸侯国,并没给南京带来繁荣,即使到汉朝,这里仍属普遍意义的南蛮之地。汉初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江都王刘非的诸侯国内相继含着南京,但均非国都。
  博物馆的主线不是历史,而是文物,汉朝文物精品大多出土于一个常和小龙虾联系在一起的县城,盱眙。

IMG_20200607_13050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