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元、明、清三代国家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类似于教育部兼清华北大。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
很多人熟悉“太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帝入太学,承师问道,但一直不够系统,也并非教学专用。至汉武帝,其采纳董仲舒之言,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始设太学,成了国家的最高学府。
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在之后的朝代,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也有两者均设的。北齐设国子寺,隋文帝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等,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唐名称不变,国子监总辖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属两者兼设的。国子学和太学兼设时,主要是教育对象的差别,国子学的教育对象仅为统治阶级子弟。
没有想到,幼儿园的毕业典礼,竟然选择了国子监。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举行一些孩子们懵懂的仪式,虽然他们不会理解,但终究在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传统文化重视、敬畏和自豪的种子,也希望他们能够传承下去。
最近工作比较忙,碰巧出差河南商丘,赶紧往回赶,上午还在公司,中午便跑到了国子监。
国子监的核心建筑,是辟雍,建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是古代皇帝讲学的地方,清朝皇帝还要讲课,确实要勤勉一些。
古代“璧”和“辟”是通假字,其四周是汉白玉雕栏和环形水池,似温润玉璧。
幼儿园在旁边屋内举行了仪式。
先是换上传统服饰,然后正衣冠,学习基本形体和拜师礼仪;之后点朱砂启智、背诵《弟子规》,学写毛笔字,一笔一捺、顶天立地的“人”字;再后是拜孔子、拜师、拜父母;随后幼儿园园长讲话,颁发了毕业证。
整个活动,哭了好几个老师和学生,身临其境,也颇有感触。孩子稚嫩的声音里,其实没有太多含义,但他们在这个仪式里,知道了老师很重要、知识很重要,懂得了依依不舍,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