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威尼斯的绘画、建筑、雕刻、歌剧、历史都是知名且著名的,但更让它广为人知的,被人们第一时间记住的,是水。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水都”、“百岛之城”。
这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在水上,但那是迫不得已,绝不是因为浪漫。它们先用木头打地基,一根接着一根,密密麻麻,然后上面放木板、石头,开始盖房子。所以,很多人说威尼斯水上是城市,水下是森林。但若说木头会在水中越来越硬,不会腐烂,就有些言过其实了。选择木头是那个年代不得已的选择,终究是扛不住岁月的。
海平面在上升,是大气变暖的结果,似乎已经开始了许久,大家早已习惯。
还有一个问题,意大利在国界上属于欧洲,但其实它本是非洲板块的一部分。非洲板块一直在向北漂移,挤压着欧洲板块,被迫向下,这导致了阿尔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降,每100年下沉1.3厘米。
一升一降,让威尼斯的水灾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开始加剧腐蚀的基础,形成了大威胁。
阴天时,景色打了折扣,大体如此模样。
这里处处是水,且为了环境,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只能靠船。当地有一种比较纤细、造型轻巧、有着独特尖头的小船,被称为“贡多拉”。据说当年大家互相攀比,极尽所能地装点和粉饰,导致威尼斯不得不用禁令做了要求,去除了其多余装饰,还都被漆成了黑色,禁令虽然已经没有,但传统延续到了今天。那是1562年,中国的明朝时期。
只不过,贡多拉的价格实在太高,每小时数要钱千元的样子,想想钱包的厚度,还是算了。公共交通就已经够让人瞠目结舌的了。买了两日的通票,也就是坐了几次公共渡船,要20欧一个人。即使第一天只是上朱代卡,差不多百十来米,单程也要7.5欧。
快艇出租车的价格同样离谱,也是差不多的价格,现在想想跟团挺好了。
阴天的海水有着另一种颜色,更让人安静,这种氛围下看看这里的教堂和博物馆,反而容易陷入思考和想象。欧洲的城市,千百年来,样子变化并不大。走在期间,一个桥一个桥,一个巷一个巷,如穿越回曾经一般。
丢掉手上的地图吧,那个很难看明白,随意地走就好。若真想弄清楚路,节省时间或者避免不停转圈,比较好的办法是Google地图,开着导航,非常方便。
说到交通,要说一下这里离谱的高物价了。威尼斯的常住人口,在上世纪,中国的解放前年代,还有十几万,但到现在已经不足十万。而每年来旅游的人,都要2000万以上。
旅游带来了高收入,所以政府之前一直在鼓励,甚至很多政策都在为旅游让路,但旅游也间接导致了高成本,还有了很多不便,一些日常消费的商品都被玻璃、面具和各类游人喜欢的饰品所替代,买个蔬菜、买个柴米油盐很困难,高租金还导致了酒店和公寓出租热,本地人不得已开始了搬离或者经营公寓,收入虽多了,生活却不便了。
当然,这些都是报纸和报告上的内容,游人并不关心,也挡不住游人的热情。
夜幕下,圣马可大教堂的夜景,这个广场是威尼斯海拔最低的地方,几乎下个大雨就会被淹。网上很多在这里游泳、划船的照片。
虽然市中心几个地方还算有人,但整体来说晚上比较安静,很少喧嚣。商场到点关门,游人到点回去睡觉,偶尔有些酒吧和咖啡馆开着,但比起国内的南方古镇,简直可以说是冷清。
每个图片都还要加上水印,真细心呀
话说水城威尼斯,我总有不好的联想,即那些人的排泄物是不是都进入水体之中了……
@随望淡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