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天了,云南都回来了,还是赶紧把大同的攻略整理出来吧,要不再等等就过去仨月了。嘿嘿,改了一下文章日期,所以它显示的还是5月份…

D1(04月04日)
00:38–06:21  北京西至大同        火车票     54*2
06:50–07:40  火车站至云冈石窟      车票      40/2
08:00–10:40  云冈石窟          门票、导游费  30*2+80/2
10:50–12:00  云冈石窟至大同       车票      25
12:00–13:00  东方面食馆         饭费      50
13:00–16:00  午休
16:30–17:00  九龙壁           门票      10*2
17:00–20:00  扫马路、小吃        打车、小吃   10+40
21:00      大同住宿          住宿      168

D2(04月05日)
06:45–07:30  起床      
08:30–09:50  大同至恒山         车票      25*2
09:50–13:30  恒山            门票      15*2+18*2
13:30–14:00  恒山至悬空寺        路费      5*2
14:00–15:00  悬空寺           门票      30*2
15:00–16:10  悬空寺至应县木塔      车票      11*2
16:10–16:50  应县木塔          门票      30*2
17:00–19:30  应县至大同         车票      20*2
19:30–22:30  压马路           饭费、打车   50+10
22:30      大同住宿          住宿      15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04/06 10:00–11:00

  对城墙的兴趣总是那么大,大同也不例外。一看地图上标着两圈古老的城墙,便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可惜,第一次找城墙属于闭着眼瞎撞,沿着西大街走到西头,又沿着东大街走到东头,然后又一路向南,走到了东南角的雁塔。幸好,看到了一眼城墙,可惜已经到了晚上。朦胧中只记得:土城墙,有点破。
  今天逛完上、下华严寺,打算徒步走到汽车站。如果地图没有错的话,应该会遇到一段大同城墙。

  果然如所愿。


  大同城墙,始建于北魏时期,当时这里还是都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北魏城墙旧址上修建了现在的城墙。有史料记载:“明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周长十三里,高四丈二,址砌以砖,墙以砖。门四: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各门建楼,角楼四望楼五十有四,窝铺九十有六。”
  曾经,大同城墙呈方形,以石块为地基,墙体采用“三合土”逐层夯成,再外砌青砖。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因明朝与蒙古的军事抗争,其又作为军事重镇,修建得自然不能含糊。城墙高14米左右,女墙约占2米,最宽处可达16.6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从酒店出来,步行便到了华严寺。

  来大同之前,对华严寺很是期待,主要因为它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也最大的辽金时代寺庙。想象中,它会有点不同,会不会在契丹族的经营下,在庙内出现些奇怪如玛雅图腾之类的建筑?恩,略带神秘。

  华严寺,始建于辽代,其现存最早的建筑是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在金军攻陷大同,赶走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的时候(公元1122年),大部分毁于战火。不过,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朝廷于原址上对它进行了重修,现存大雄宝殿便为当时大作。至明代,朝廷一纸公文将其收为国有资产,并于宣德、景泰年间进行大修。明中叶,华严寺一分为二,成上、下两寺,各开山门,独立运作,至今。上寺以金代所建大雄宝殿为主,下寺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当然,参观也要买票两张,而且一个庙门朝东,一个庙门朝西,中间还不通…

  契丹民族信仰“好鬼拜日”,崇拜太阳,把太阳当成了神,所以一早起来就要朝东拜日,习俗便坐西朝东,华严寺亦如此。

  09:40–10:00 上华严寺 门票20元

  大雄宝殿西是一个破旧的小门,破得让人不能相信这里竟然还需要买票。按照目前的物价,一张票的价格都可以买下它现在的这个门…
  该殿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而后毁于兵火,现存建筑为金代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重建。两个寺庙的游人都很少,零零散散,香火更是少得可怜。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04/05  16:10–16:50

  应县木塔,座落在山西北部的应县县城,从悬空寺坐车到浑源车站,然后坐中巴12元,经过70分钟左右,便到了。这个景点在这次的旅游安排中一直处于摇摆位置,去恒山的路上还在决定是否要来这里,是否值得来这里。因为这段路程实在不能算方便,时间也比较长。因为悬空寺出来的时间尚早,便奔这里来了。
  下车后,是辽代文化街,到头,浮图宝刹的牌坊前买票。原价60,清明期间半价30。如果不是对建筑很有研究,如果木塔依旧不对游人开放,还是别买票了,在外面看看就得了…

  应县木塔,全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全世界最高的木塔,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合称世界三大名塔。站在其下感受千年前的壮观,想象着一个木架上无数忙碌的工人,塔中是一座座庄严肃穆的佛像,那种感觉,只有身临其中才能知道。

  牌坊与木塔间有观音,留像后继续往里走,检票进入。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04/05 14:00–15:00

  从恒山停车场上车,然后十几分钟便到了悬空寺,只要沿着盘山路一直走就可以了。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的翠屏峰崖壁上,最高处曾经离地面90余米,不过由于河床的常年淤积,至今只剩下了58米,这也足以让人慨叹了。站在谷底仰望,悬空寺仿佛嵌于半山间,犹如壁画一般。因为悬空寺,我们才选择了大同,这里是这次旅行的重点。曾听到传闻说悬空寺几年后就不对游人开放了,所以尽早赶来,但通过这次的“实地考察”,这传闻应属杞人忧天。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风水日晒雨淋地走过了1500多年,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门票60元,清明节期间半价。当你身于其中,凭栏远眺时,有人告诉你它已经1500多岁,那种感觉是相当棒的,很多记不全的诗词呼之欲出,旁边几个人惊得张开大嘴,I can’t believe that!再想想那住了两年就裂缝的大学宿舍,相信我,给你一个炸弹,你会毫不犹豫地投过去,欣赏那灿烂绽放的烟花…

  悬空寺座北朝南,建筑构型沿着崖壁的凹凸自然而成,虽然面积仅152.5平方米,却有大小房屋40余间。寺院、禅房、钟楼鼓楼、各种殿堂应有尽有,毫不含糊。内还有铜、铁、石、泥佛像80余尊,且多为艺术珍品。其空间利用极其充分,不会因地形特殊各种限制而给人滥竽充数的感觉。

  寺庙正下方地面有一石,上有李白手书“壮观”二字,因放在同一照片内感觉寺庙偏小,故舍去。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