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似乎金字塔和木乃伊成了最主要的标志,以至于在我写完大英博物馆的第一篇埃及后,得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怎么没有木乃伊?好吧,是还有一篇。
古埃及人有着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把死亡看成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继续“生活”。所以为了能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不错,才有了大量的陪葬品、殉葬品和金字塔。不论何种文化,掌握生杀大权的统治者多有此观念。
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复活观念,如同法老所说:“我要为自己造一个墓地,千年不坏,老远就能看见,神答应回来唤醒我”。我们看过太多电影都借鉴了这么一个想法,并将其在荧幕上变成了现实。
相传,地神塞布的儿子奥西里斯很有本事,还当过埃及法老,如中国的神农般,教会了埃及人各种技能,被称作“尼罗河神”,但最终被心地阴险的弟弟害死,在西方兄弟相残的故事比比皆是。他妻子找回了尸体又被其弟偷走,还分成48块丢在不同地方,妻子又千辛万苦寻找,并逐一就地安葬。之后他儿子长大成人,杀死仇人,继承王位,将父亲尸体逐一找回做成木乃伊。然后在神的帮助下复活,并成了阴间的主宰和审判者。
以上就是木乃伊的来历。故事也不断被法老们用来禁锢思想,他们不仅在神的帮助下统治人间,还能控制死后世界。于是他们死后,将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遍,做成不朽的木乃伊等待着神的帮助,梦想着复活。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埃及馆,大概是多数人到这里的目标,不可错过。要先到一层,这里的雕像很不错。
这个是公元前1270年,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的雕像。在当时平均寿命不到40岁的年代里,这哥们活了90多岁,在皇位上呆了60多年,立了12个继承人,都在他前面死了…
当然,除了生育了96个儿子和60个女儿外,他的人生更加传奇。他10岁参军,20岁已经开始指挥战役,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了他在三千年前拟定的完全符合现代国际规范的军事合约,这成为人类历史上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争的第一个实例和文字记载。此外,他更是把大把时间花在了建筑上,在埃及大地上,如今仍能到处挖到他主持建设的各种遗迹。
这个雕像有着谜一样的微笑,戴着眼镜蛇王冠,一块自然双色的花岗岩,区分开了头部和身体。像高2.67米,重7.25吨,站在下方感觉很震撼,正是因为它的巨大,当初为了搬它而在右胸部位钻了一个洞。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曾赞叹:“拉美西斯二世名震整部埃及历史,他确是绝顶英俊,脸部轮廓分明,鼻子高挺,微笑中带着一种只有埃及才有的纯真而缥缈的眼神。他一生政绩、战功都十分出色。”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苏丹、埃及,大概在这几年会去的,只是碍于那里的环境,让人有些难以下决定。埃及的局势总是不稳,而苏丹更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且还有“世界最不安定国家”的帽子。给人的印象便是肚皮胀大、四周瘦弱、皮肤黝黑的孩子和绝望呆滞的眼神。
努比亚文明,是一个被人忽略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低调的文明。它是苏丹和部分埃及的过去,它也曾是最辉煌的文明之一,有着让人引以为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它是地球上的第一个黑人文化,并且不少学者深信着他们是地球上的第一个人种,是生命的起源,是传说中的伊甸园。
如今的中文网站里,我们百度一下它的名字,靠前的却仅仅是台手机。
努比亚人分布在尼罗河中上游一带,那里有着让我之前并不是很清楚,如今依旧,却在看了介绍后有着无比向往的努比亚遗址区,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里并非尼罗河的泛滥区,所以并不适合耕种,这使得他们在古埃及文明发展的时候,还处于食物采集时代。所以他们的大多数时期是埃及人看不上的荒芜地区,亦或臣服于埃及。事实上,它们两者的历史相互纠缠,在埃及统治期,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努比亚进行重造,使其完全埃及化,看看这些壁画。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G”是Greek,代表希腊;“R”不是跑男,是Roma,代表罗马。
其实在这一层有着好几个馆,有些半开放式的,它们与埃及馆挨着很近,中间还有亚述馆,逛的时候并没有逐个拍出馆号,所以整理得比较慢。加之当时走得比较随意,虽然感觉差异有些大,也有些不以为然,结果不经意地在几个文化展览间互相乱串,且很多文物的标识牌没有拍,这让我后期归类整理用了很久。为自己知识的匮乏而埋单。
这几个馆,集中展出了希腊与罗马的雕刻艺术,其中以希腊为主,也是这次整理出来的重点。今年想着国庆去趟意大利,在那里呆上十几天,回来对罗马定有另一番感受。
对希腊的了解不多,除了雕刻便是神话,除此之外的印象都不大深。因灿烂辉煌的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起源之一,是需要单独一个长线旅行,静下心来,小心翼翼地去接触的,等着时间。
他们的雕刻,也是以神话人物和著名历史人物居多,面部、身体、衣物的线条都很美,也写实,这点是和中国写意、不直名其意的表现形式差别明显。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如果以到过每个省来算作走遍全国的话,我基本完成了,如果以到过每个地级市来算的话,我想也应该有了大部分,改天仔细数数。相信这种意义上的走遍全国,也是能实现的,走遍中国每个市。
每次事后整理博客,都会发现一些错过的美好,每当去了一个新地方,又总能发现一些曾经不以为然的遗憾。比如博物馆,在刚刚喜欢上旅游的时候,是不会被安排在行程单之中的。像比较有名的陕西省博物馆,都是去了西安好多好多次后,才抽出了时间过去。而依旧,只是走马观花。之前看得比较仔细的,除了国家博物馆,也只有湖北省博物馆了。
如果让我再重新安排行程,我想,这些省级的博物馆,是不该错过的。它们集中展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精华、文化底蕴,并把他们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点排列成线,规律呈现出来,对于你了解一个地区、了解一个民族、了解你所见所闻,让它们从画面变成立体,有太大的帮助。而且,你懂了这些,才更会发现你所见的景象的伟大,越是了解,越是会发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些历史有着太多的震撼。
如此,方能将到此一游变成阅历,才能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划上等号。
而且,随着去的地方越来越多,看得文物越来越多,你会发现看懂它们、读懂它们也变得更加容易,它们也不再是千篇一律、不再是枯燥乏味、不再是过目便忘,这需要一个积累。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英国,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