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福州,其原始居民被称作古闽人,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亡,勾践的后裔逃至此处,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闽越族。族人英雄无诸曾率兵协同诸侯灭秦,而后又出兵帮助刘邦击败项羽,故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国国王,承认了这个国家,建都福州,称“冶城”。但到汉武帝时,已不能容忍这么一个政权存在,便出兵灭了闽越国,毁了城,并将其部分居民强迁至江淮一带,福州衰落。

  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福州,在此处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和屏山圈入城内,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景色,而闽江如丝带穿城而过,三山和一水成了福州标志,城市也得名“三山”。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而后并入北宋。

  清初,清军与郑成功在此展开拉锯战,动荡的时局导致清政府开始实施海禁、迁界政策,再次强迫居民内迁,再次重创福州经济。之后随着社会稳定和海洋贸易发展,福州才重新热闹和发达起来。

  福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之根在三坊七巷。其形成于唐代后叶,繁荣于明清,到清朝中后期发展到鼎盛。现依旧存有古建筑200多座,被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为5A级景区。

XGS_9722
  福州榕树多,走在街上处处可见。自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于此编户植榕,绿荫满城,便有了“榕城”之称,已近千年。

  如今广义的三坊七巷包括:“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一街,即南后街;一河,即安泰河;一山,即乌山。
  从北开始进,沿着南后街而走,西侧是三坊,东侧是七巷。

XGS_9652
  街上商店居多,但不喧闹,多是手工艺品和小吃,颜色都很鲜明和亮丽。偶尔下着点小雨,雨不大,也不必撑伞,不时地在路边避避雨便可。

  右侧有一排长廊,坐着满满的当地人和游人,聊天避雨,好不热闹。长廊两侧有着精美雕刻的垂花柱和当地特色的灯笼。

XGS_9655
  南后街上的建筑,粉墙青瓦马头墙,有着徽派建筑的特色。

XGS_9723
  董执谊故居。

XGS_9734
  小巷大抵是这个样子。

XGS_9780
XGS_9796
  里面分散着一些景点,如郎官巷的严复故居。
  主座是清代建筑,花厅为民国双层楼房,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要单收票,便没有进入。发现只要门口挂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全是单收费,由此可知景点的评定是何其重要了。

  严复,为《天演论》的翻译者,清末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国人之一,福建人。虽然以前考历史的时候经常背诵,但我依旧把他和天津的严修弄混了,后者才是严范孙,南开大学的校父。

XGS_9705
  葛家大院,位于黄巷。

XGS_9748
  天后宫,为清代建筑,正殿的雕像和镀金的藻井很漂亮。
  碰巧雨大了,在此休息了一会。

XGS_9710
XGS_9715
XGS_9718
  三坊七巷还有寿山石展览,寿山石,为中国“四大印章石”之一,是中国的“石中之王”。
  看不懂玉石,便简单查了一下介绍,关于“中国国石”的评选。1999年是第一届,选出了福州寿山石、昌化鸡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辽宁岫岩玉和内蒙巴林石作为候选石,寿山石名列榜首。之后的00年和01年均有评选,寿山石均为第一,还获得了“石中之王”的称号。02年,再次评为第一,被中国珠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查了一下材料,这个协会很牛,国土资源部部长为理事会会长,副会长是温家宝的妻子张蓓莉。只不过想看看最终评选结果在他们官网怎么说,且看看02年后的动作,结果找了好久没找到,网站实在太差。

  寿山石的颜色很美,尤其在灯光之下。

XGS_9666
XGS_9670
XGS_9672
XGS_9673
XGS_9675
XGS_9677
XGS_9678
XGS_9685
XGS_9686
XGS_9687
XGS_9691
XGS_9693
  转天出发去厦门,经过闽江。这条发源于福建,亦从福建入海的大江,是福建最大的河流。
  有水的城市,很美。

XGS_1055
XGS_1059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三坊七巷》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