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来过几次,发现这次有新的展览《非洲雕刻艺术展》,于是进来看看。

  非洲是人类诞生的摇篮,可如今比较贫穷。它就像我们的农村老家,其他大洲就像从农村进城的人,有的到了小城市,有的到了省会,有的到了一线城市;有的在城里打工,贫困潦倒,有的刚奔小康,解决温饱,还有的衣着光鲜,到了金字塔尖。可很多人开始歧视和嫌弃农村老家,就如同很多人对非洲带着有色眼镜。
  这里有很多国家和很多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和多样的习俗。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非洲雕刻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它们不仅风格奇异,而且不乏写实,有着刚力柔和的线条与夸张的手法,露出了原始笨拙的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又常以变形、夸张、粗狂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被人们所认可。

  谢燕申祖籍广东,现为多哥非洲国际艺术馆馆长,几十年收集了数以万计木雕,捐给国博一部分在此展览。多哥、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加纳、喀麦隆等国家,只是听说而不了解,来这更多只是猎奇,还欣赏不了。

XGS_0865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读完了刘慈欣的《三体》,梵高的大作“星空”便久久浮现在脑海。北京的资源也实在是好些,碰巧国家博物馆在举办“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又碰巧小伊喜欢绘画,兴趣很大,索性便趁着周末来了。对于一些抽象的名画,小孩子比起我们这些固化了审美观念的人,更懂得欣赏。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生于1853年,荷兰人。那是清咸丰三年,那一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沙俄侵占库页岛,大清国摇摇欲坠,上海的列强蠢蠢欲动。那一年,威尼斯上映了轰动世界的歌剧《茶花女》。
  梵高常常示人的形象胡子拉碴,感觉是个老头,其实直至他1890年开枪自杀,也仅37岁。

  如今梵高的画很贵,却不少。他一生共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可生前只卖出去了一幅,还是他弟弟通过他人转买。他不善交流,也没世人能懂他内心的孤独,他唯一的依靠只有他弟。或许正是因此,才有了他的伟大。不管多简单的线条,多鲜艳的颜色,他的作品都似乎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怆。

  梵高生前很落魄,如今却备受追捧,那些让和他同时代绝大多数人茫然的画作,如今却出现在了拍卖会、博物馆、明信片、经典书籍上,显得那么有气质和品味。可如今的绝大多数人,依旧是一脸迷茫的欣赏。

XGS_084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以前并不了解开封铁塔,4A的牌子虽有些吸引,但也没太大动力,后来发现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才有些重视,毕竟首批全国文保都是响当当的,里面同样的塔类文物是大雁塔、应县木塔、崇圣寺塔等。

  它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已有近千年历史,可单是千年历史也并不动人,毕竟上面几个都是同时期的,大雁塔更是早了一个朝代,况且论精美程度,应县木塔远胜铁塔。
  它所打动我的,是生在这么一个多灾多难的城市,这里流传着“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之说。黄河被称为“悬河”,河床比开封城高了十几米,装着滔滔不绝随时可生灵涂炭的黄河水,李白曾曰“黄河之水天上来”。明朝李自成决黄河堤致使开封百万人口只剩了不足两万,足见其威。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这样的水淹全城,历史上好多次,可之后倔强的人们依旧原地原址原貌重新建城,才有了六座摞在一起的城墙。而开封所剩的古物不多,唯独这宋代的琉璃塔岿然不动,见证了这个城市一次次的涅槃重生,犹如指明灯。

XGS_046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中国有十大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其一。其他九幅还包括:《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很可惜,似乎都没看过原作,以后逛博物馆时该重点关注了。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属于宫廷画师,这幅画画完献给了宋徽宗,徽宗用瘦金体题上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之后随着“靖康之耻”,流落到金,又到民间,几经辗手,最后入清廷,编入《石渠宝笈》。清亡,溥仪带出,再次流落民间,后被发现,重新归到故宫博物院。
  因为它的名气比较大,千百年来,流传出了很多摹本或伪造本,光是藏于博物馆的,就有30份不止。其中明代仇英本版本和清代五位宫廷画师联合创作的版本,均根据明清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调整,同为精品,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作,想看不易,最近也要2020年9月,故宫举办《清明上河图》与历代风俗画展时,必人山人海。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进行1:1的还原建造,基本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虽是5A景区,原不以为然的,可这次看完《东京梦华》的表演,绝对值得一来。

XGS_001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开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虽有“八朝古都”之称,但显然在冷兵器时代,平原之上无险可守的它并不适合做首都。尤其宋朝,燕云十六州都到了契丹手里,北面的长城也丢了,游牧民族基本可以骑着战马横冲直闯、长驱直入,仅靠着一条黄河作为屏障,自是痴人说梦。

  作为五代十国里杀出来的帝王,赵匡胤深知冗兵之害,自然想“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那便迁都,长安这种坐拥八百里秦川、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地,比开封强了太多。

  先迁洛阳,然后长安。但,有些困难。
  首先,经过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那一众战争后,长安早已宫阙萧条,不复有当年盛唐的皇都气象,建设起来比较费银。宋朝刚建立,国库并不充盈。其次,宋朝都城人口已远超当年长安,过了百万,粮食供应是个大问题。而开封坐落在运河连接黄河的枢纽,有便捷的漕运,供养如此庞大的人口和军队不成问题。
  最后,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发迹于开封,经营于开封,而洛阳是皇太子赵德芳的势力范围,在政治考量上,赵光义自然反对迁都。赵匡胤打下南京,俘虏南唐后主李煜的转年,和赵光义深夜饮酒,转天就暴毙,留下了“烛影斧声”的成语。是否死于其弟之手,历史没有定论,但赵光义确实成了下一任皇帝,即宋太宗。

XGS_9514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