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工作,前往通辽。

  通辽的前身名为哲里木盟,建国后,初归内蒙古,后来划归吉林省,再后来又划回了内蒙古。其距离辽宁和吉林都差不多100公里,但距离内蒙古的省会呼和浩特却有将近1500公里。从北京过来的机票比从呼市过来的,便宜很多…
  之前有个同学是通辽人,一口的东北口音,这次来了,感觉的确如此。

  其境内有科尔沁大草原,是我之前对这里唯一了解的,出了个孝庄皇后。韩磊那的那句:“只等到漆黑夜晚,梦一回那曾经心爱的姑娘”,很是喜欢。
  前段时间的地震,便发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

  这次时间很急,只呆了两天,基本一直在为了工作跑来跑去,去现场的往来途中,用手机随手拍了几张。
  来之前刚刚下过雪,这边北风呼啸,万木枯黄。临近黄昏时,低低的云,阳光依旧热烈,洒下。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似乎每次从成都回北京,都能看到相对漂亮的云。这次的时间更是不错,基本是在落日时分到达北京,所以提前就预备好了单反,期望能拍到一次飞机上的晚霞。
  似乎最近往来成都次数较多,我的游记又因工作原因时常推迟。所以,这里说的还是3月24号的事。

  一路的好天气,如这般。
  天有薄薄的云,给风景覆盖住了一层纱,但依旧可以看出山峰形状,隐约着起伏。另有云朵团团,太阳也是合适角度,一缕缕的光,让云有了层次与明暗。只是飞机上的玻璃有些模糊,却使光线成了麦穗形状,又像极了儿时的糖纸。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成都东南方,龙泉驿,有名曰:“中国水蜜桃之乡”。
  听同事说“成都国际桃花节”正在此处举办,又讲这里有漫山的桃花,红铺遍野,灿若朝霞。描述得那么美丽,那么迷人。于是就来了。
  那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前了,3月22日。

  经过很累的一周工作,然后什么都不想,在这里彻底地放松、彻底地休息。
  夜晚,散步龙泉街头,温柔而凉爽的清风,明快而透亮的夜景,惬意而自在的脚步,酒足饭饱之后,买了些鸭脚和水果,伴着那明亮圆月,水声潺潺。

  龙泉,美丽的地方。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去峨眉山,自是不愿错过旁边另一个感兴趣的景点,乐山大佛。

  古代常有水患祸人,重则城没人陨,轻则船覆物失,一旦在面对大自然无能为力时,人们往往会祈求神灵,寻找寄托。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这三条都不怎么安稳的家伙于此处交汇,更是灾害频发,时有船翻人亡。
  海通法师欲凿弥勒佛像镇水去灾,易暴浪为安流,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筹款始建。相传,当时有官吏来索要好处,法师言辞以拒:“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吓退了官吏,传为佳话。
  但在其圆寂后工程被搁置,过了10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金续建,但其调走后,再次被搁置,又过了40年,另一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继续筹金续建。历经90年后,大佛终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修好。

  其位于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之上,凿壁而成,因山而又得名“凌云大佛”。通高71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与峨眉山一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国家5A级景区。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与同事一起出游,似乎可聊的事情除了工作之外并不太多,也许我不善于和别人寻找共同话题,所以常常一个人走得很快。等人时拍拍花草,或者闪入路旁景点,寻找着惊喜。在普贤菩萨的道场,寺庙是我最想去的,可惜这次错过了报国寺,真是遗憾,这大概也是公出的不便,行程并不由己。

  从金顶下来,步行至万年寺途中,遇到了猴子,很多的猴子。
  早听说峨眉山的猴子很调皮,常常抢夺行人的东西,所以它们也是我来之前期待中的“景点”。这里的导游一般都会一脸歪笑地劝女孩子不要穿裙子,毕竟丢了东西还只是个小事。

  这次途中共遇到了两群,正好前有一人拎着一兜水果,这个家伙冲上前去一把抢过,大有“此山我开,此树我栽”的架势。然后很不屑地分开众多水果,唯独相中了这个最大的芒果。坐到临崖的栏杆上,熟练地剥开皮,吃得津津有味。显然,它平时没有少吃。
  一副满足的表情,还做起了鬼脸。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