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我一个主要的旅游清单,长沙的开福寺位列其中,所以到此一览。
  其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大多数人记不住,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南楚、南唐、北汉,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
  其中,南楚的首都是长沙,大概也是长沙历史上第一次为首都,其时称“潭州”,被改为“长沙府”。当然,汉时这里曾为长沙国,是汉属诸侯国,也可称为都城。“长沙”之名也是始见于汉的。
  哦,南楚亡于南唐,李后主的南唐,但当时的皇帝还不是李煜。

  南楚的建立者是马殷,在此处营建了行宫,并建有会春园,为避暑胜地。其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建立了开福寺。马希范即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使此成了当时著名的风景胜地。

  开福寺屡有修葺,到明清时仍香火繁盛。明代文人李冕还曾题诗《开福寺》:“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
  可惜,大部分建筑,尤其大殿毁于文夕大火,如今部分是修葺、部分是重建。此为山门。

XGS_7088 继续阅读“开福寺”

曾国藩墓

  曾国藩,很难定性为他是为什么“家”,比如军事家、政治家或者文学家之类,因为国内曾出现过曾国藩热,所以一度被捧为一个“完人”,而其本质是一个名臣,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赞誉已实属不低。一个完人,是很难在一个朝代风雨飘零之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

  他自称为曾子七十世孙,生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之后官运亨通。而他更大的作为,在于创建了湘军。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末至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初,太平天国在广西发起武装起义,并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出广西、进湘鄂,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攻陷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清政府在太平军前软弱不堪,不得已鼓励各省举办团练,用这些地方武装遏制太平军发展。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初,正因母丧而回乡守制的曾国藩奉命筹划湖南团练,并借此机会着手组建了湘军。

  湘军的将领基本都是湖南本地的封建儒生,曾国藩与他们既是同乡,又有着同学、师生、亲友关系,所以对湘军一直有着牢牢的控制权。而士兵则为将领招募的当地农民,大多有着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也基本只听一两人之命,外人难控。湘军其实也成了中国近代军阀割据的主要源头。

XGS_7080 继续阅读“曾国藩墓”

雍和宫

  又至雍和宫,这大概是北京香火最旺的寺庙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恰是上香的日子。
  很少烧香拜佛,除了平安、健康之外,也没有什么所求。只如今,加了一个机动车摇号,切实刚需。

  清朝,有“潜邸”之说,专指皇帝出生或居住过的地方,又名“潜龙邸”。因往往会被赋予各种神秘和神圣色彩,故在皇帝登基之后,是不允许再有人居住的。雍正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雍亲王府,所以在他登基后,家人就搬离了此处,并改为雍和宫。虽说是荣光,但一个得势的王爷搬起家来,也挺折腾。

  搬家次数最多的,是北京的醇王府。醇王府原在西城区,本是纳兰明珠的宅子,也是著名词人,吟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性德成长的地方。后被和珅相中,并占为己有,又几经周转到了醇亲王奕譞手里,所以改称“醇王府”。奕譞次子载湉成了之后的光绪皇帝,醇亲王府便成了潜龙邸,醇亲王一家高兴之余,也得搬家。
  他们搬到了后海北沿,重建了醇王府,因在北面,故新的王府称“醇王府北府”,老的称“醇王府南府”。后来,奕譞第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而其所生长子溥仪也当上了皇帝,所以这个北府也成了潜龙邸,又要搬家,这次搬到了中南海西北角。因载沣此时为摄政王,所以新王府被称作“摄政王府”,只不过到清朝灭亡时仍未竣工。这就是北京历史上有三个醇亲王府的原因。

  成了潜邸,虽然不能日常居住,但可改为行宫或庙宇,雍和宫便一直是皇家行宫,后被乾隆改为庙宇。

IMG_20210921_143236 继续阅读“雍和宫”

国家地理展

  《国家地理》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展览,过来参观。
  一进门,这张浅绿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难民,便深刻地抓住了人们眼球。这是一张1985年刊登在《国家地理》封面上的照片,这个少女当时14岁,在这个眼神里有恐惧、有仇恨、有警戒等。对于阿富汗的情况,这张照片,这个眼神,便足够了。照片的意义很大,更容易让人触动和共情,引发反战的舆论和支持。

  参观时,阿富汗正在经历战争,塔利班势如破竹地打败政府军,已经到了首都郊外。今天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塔利班已推翻了原阿富汗政府。至于孰对孰错,往往都是由胜者来书写,我们也无意去深究,只希望阿富汗能摆脱战争和混乱,让人民生存有保障,获得争取幸福的机会。

IMG_20210821_143312 继续阅读“国家地理展”

首都博物馆·玉器

  首都博物馆的玉器,因为它们背后的人和故事,别有洞天,应该是最有意思的。这件玉扳指,为镇馆之宝之一,据称评估后,价值两个亿。
  我们看连续剧,会发现清朝的王公大臣经常戴着扳指,甚至一些古装武打片,清朝之前的官宦人员也有戴的,尤其一些江湖门派的掌门人,甚至拿这当掌门信物,这其实便就有错误了。

  扳指,又名“班指”,最初是有实用价值的,为拉弓时保护手指,戴在右手的大拇指上,部分有弦槽。满族八旗子弟因重视骑射,基本人手一个,但最初多采用韧涩材质,常见的是驼鹿的鹿骨和鹿角。
  满人入关后,随着生活安逸骄奢,逐步有了犀角、象牙、玉、瓷、翡翠等名贵原料制成的扳指,开始追求美学价值和身份认同,从皇帝到商贾,成了一种时髦,人人竞相戴之。甚至有了文武扳指之分,文扳指偏薄,上有诗词和雕花,武扳指偏厚,多兽状造型。当时京城流传:贝勒手中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

  虽然清朝之后才发展成为一种首饰并附带各种身份信息,甚至可能成为掌门信物之类的,但它的出现其实很早,中国最早的扳指实物出土于商朝的妇好墓。但汉族地区的传统样式为梯形,一边高、一边低,明朝及以前基本均是如此,而满族、蒙古族的扳指,一般为圆柱体,便如此件样式。
  这件扳指能成为镇馆之宝,除了它的材质,的确晶莹剔透、翠绿欲滴,还因为它的主人,李莲英。

XGS_6989 继续阅读“首都博物馆·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