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托利欧山是罗马七丘之一,其它六个分别是帕拉蒂尼、埃斯奎利诺、维米纳莱、奎里那莱、凯里、阿文蒂诺。它们曾被不同人群所占领,后来大家交流增多,便把山丘之间的沼泽地清理干净,逐渐连在了一起,形成了整个罗马,故罗马又名“七丘之城”。
从酒店走到罗马广场北侧,南侧是七丘之一的帕拉蒂尼山。我们则在北侧沿着台阶而上,很短,便到了卡比托利欧山顶端的广场,其由米开朗基罗在1538年设计而成。广场上共有三个宫殿,东侧是元老宫,现为罗马市政府所在地。南边是保守宫,北边是新宫,它们二者均为卡比托利欧博物馆(Capitoline Museums)。
这个博物馆在大多旅游介绍上的名气一般,但Lonely Planet推荐,所以便过来了。它建于1471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博物馆,当时教皇向罗马城捐赠的青铜像成了这里的镇馆之宝。
在如此密集的审美疲劳之后,很多雕像看起来都是那么相似和不足以使人惊艳。如今整理照片,几乎是很随机和不经意地从一堆看着类似的照片里选了一张,剪裁得只剩面部,发现竟是如此标致。再想想那些罗马时期的雕塑,是多么令人震惊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意大利, 世界文化遗产
圣天使堡(Castel Sant’ Angelo)坐落在台伯河岸,属于意大利,但在Lonely Planet上的介绍中,却将其放到了梵蒂冈,让人不禁疑惑。它们都曾属于教皇国,据说城堡内还有密道,可直接透过城墙连接到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那是一条供教皇在危急时刻使用的通道。
我们从梵蒂冈散步而来,它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的边界只存在于地图上,实际几乎没有影响。随意进出,也随意通行,比起从广东到港澳可方便多了,虽然后者还是同一个国家。
圣天使堡的名字虽然挺好听,但它最初的作用却是陵墓,由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在公元139年亲自指挥建造。后来还被用作监狱、宫殿,现在是博物馆。老外在这个方面确实没什么讲究,欧洲很多城堡都是陵墓、监狱、宫殿混用,反正差不多的样子,功能也相近,都有着极好的防御。
古堡的出名不是源于自身,而是其前面的一座桥,它被誉为罗马最美的桥梁。上面共有十二尊天使雕像,每个天使手里都拿着一样耶稣受刑的刑具,据称它们是由贝尔尼尼亲自雕刻而成。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意大利,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Day2:梵蒂冈-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大教堂-圣天使堡-喷泉广场
今天的主要行程是梵蒂冈,这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可虽然拥有独立主权,却四面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若是直观点的话,是北京朝阳公园的七分之一,当然朝阳公园也大得有点离谱。一个和北京机场差不多大小的国家,自然不会建机场或者高速了,只有一个小火车站,和八百多米的铁路线。
它位于罗马市区西北角,台伯河西岸。目前拥有572名公民,包括了306名外交官、86名瑞士卫队,73名主教,还有其他。似乎没有具体干活的,是的,它没有工业、农业、矿产,国内的水电煤、食品、生活品等,均从意大利进口,就是如此任性。
可它虽然小,却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为天主教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那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所以别看国土面积小,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比起中美之类的大国并不逊色。况且,它还是个金融大国,在欧美的投资高达几百亿美金不止,算算人均GDP?
目前中国和梵蒂冈是断交状态的,它承认台湾政府,是台湾的22个邦交国之一,也是在欧洲的唯一一个。此外,梵蒂冈还将获得中国政府承认的主教开除了教会。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意大利, 梵蒂冈,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Roma, non basta una vita!
这是意大利语,翻译过来便是:罗马,一辈子也看不完。
除了那些所谓的必游景点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是要过来的,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而很多人却把它忽略了。虽然它和斗兽场咫尺之隔,但这里游人很少,和斗兽场相比,简直可算门可罗雀。
它是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心,不仅有着大理石修建的神庙、教堂,还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公共空间。前段时间整理一篇文章,查到了罗马法,然后了解到了《十二铜表法》,它是被元老院在公元前451年公布于罗马广场的法律,因由青铜铸成,共十二块,故得名《十二铜表法》。它以法量刑,公示于众,可查可依,法律不再是由贵族考虑自身利益的随意解释,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这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说:“罗马三次征服了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整个行程之后,在思考,也许还应该有艺术,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代表的多彩的文艺复兴艺术。
天气是极好的,在古罗马广场登高远望远方的穹顶。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NIKON D90, NIKON 18-200mm,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意大利, 世界文化遗产
罗马斗兽场(Colosseum),是古罗马历史的标志,也是原始残酷力量的纪念,是罗马武力征服周边并成为鼎盛帝国的崇武精神的一种反映和需求。
古罗马人对这里进行的“演出”很痴迷,这曾无数次上演动物和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的争斗与厮杀,成为无数动物、囚犯或角斗士的葬身之地。据说仅在斗兽场的开幕头百天庆典中,便有9000头野兽死在了舞台,而在其漫长的历史上,更是堆砌了50万人的性命,令人咂舌。
其位于罗马市中心,开工于公元72年,至82年完成,速度堪称个奇迹,尤其对比着如今懒散的意大利人。据说是在征服耶路撒冷之后,驱使着8万名犹太战俘而建。虽然现在仅剩下断壁残垣,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几乎成为了意大利的旅游标志,每年吸引着约500万游客至此。
曾看过一部电影《角斗士》,在片中,罗马皇帝用大拇指来指示角斗士的生死命运,向上是生,向下即死。如今从意大利回来,查了很多关于罗马、关于那段时期的历史,发现自己当初真的没有看懂那部电影。如同曾经在大学宿舍看《Braveheart》,梅尔·吉布森在阵前的演讲和在临终的那一呼“Freedom!”,曾让我们血脉贲张,觉得这电影真是牛掰,觉得这就是经典。而后随着脚步渐多,真正开始了解苏格兰那段历史后,再感受电影,才知道自己当时的肤浅,它所意寓的比自己当时所限的知识范围能了解到的更深阔、更厚重、也更雄旷。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意大利,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单反,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