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飞机上的一本国航杂志,看到一段描述古城保护的文章。讲述在伦敦的街头、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块直径一尺左右的搪瓷蓝牌挂在建筑上,上面写着某某名人什么时间居住于此。
其实,自1867年第一块蓝牌挂在诗人拜伦故居的门口开始,目前已经有了800多块蓝牌子。他们由一个专门的“蓝牌委员会”负责,资助方几经易手,如今是英格兰遗产委员会接管。
虽然每个房屋都有资格申请,但是否成功却极为严格的,它的标准并不仅仅限于建筑本身,还要看里面的人。一般为某个领域内的卓越人物,或者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翻译一下:其卓越的人品和成绩使得见多识广的路人一望便识其人。那些在英国居住过一段时间的外国人的房屋也可申请。比如,中国的老舍,印度的甘地,他们曾租住过的屋子便已挂上了蓝牌。
拜伦、达尔文、莎士比亚、狄更斯、甘地、瓦特、马克思、老舍…
这样的800人,不论政见、不论肤色、不论种族、不论职业,伦敦是如此的大方和包容,让他们穿过各自的时空和领域,留在了此处。如同漫天黑夜里的繁星,在时间长河里平静、沉淀下来,点缀着伦敦这座城,安静、慈祥,却各自依旧伟大着。每每想来,让人不禁心潮澎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英国, 足迹
这次公出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China’s London programme at Lloyd’s。每家公司一到两个名额,我们公司派了我一个。
劳合社,总部在伦敦,关于它的介绍,可以百度之,这里就不浪费篇幅了。劳合社在保险业的地位,自也不需过多描述。它由Edward Lloyd创建于1688年,最初只是一个咖啡馆,人们喜欢边喝咖啡边打听有关航运与贸易的消息,Edward便抓住机遇,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发布消息的中心,来留住顾客。
同时,也有保险商聚集此处洽谈业务。因为船的保额较高,一家承保风险太过集中,所以每当有船出海时,保险经纪人会将承保便条递给咖啡馆里的保险商们,由他们判断和评估后,在便条上按顺序签署自己的姓名及承保金额,直到保满为止。随着市场越做越大,在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使它成为了一个社团组织,2013年,劳合社非车险保费规模达420亿美元,利润53亿美元。
本次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副秘书长领队,大约二十多人。在伦敦参观了很多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总部,见了不少行业牛人,听了不少新见解,还见了一些官员。接待的规格比我想象得要高得多,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只是大多时候没翻译,让人实在有些累。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摄影, 英国, 足迹
这是第一次出国,过了一年多才整理,在我差不多忘记的时候。总觉得英国游记该是个大工程,却迟迟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写些什么。而在这一年间的脚步又从未停止,插队了130篇游记,包括了中国的十几个省和另外两个国家。顾不过来,也便一拖再拖了,积压到今。
教科书上早学过,是英国首先完成的工业革命,是的,发明蒸汽机的瓦特是英国人,工业革的发源地也在这里。随着机器代替人力,进入“机器时代”的英国国力日渐雄厚,即使我们教科书上重点关注的是倾倒牛奶,圈地运动、剥削、劳苦等,却掩不住这个国家的风光。
在取得海上霸权后,英国开始了迅速扩张,占了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历史上有记载的面积最大的国家,被称作“日不落帝国”。直到20世纪下半叶,殖民地纷纷独立,帝国方才解体。
伦敦作为英国首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城市,与纽约并列世界两大金融中心;与纽约、东京、巴黎并称四大世界级城市。是我这次公出的目的地。
十几天的公出,且全程安排轻松,得瑟着保持低调,爽到睡不着。十来个小时的飞机虽然折磨,但在快要降落,看到伦敦的时候,总算一扫而净。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世界文化遗产, 单反, 摄影, 英国,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