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公出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China’s London programme at Lloyd’s。每家公司一到两个名额,我们公司派了我一个。

  劳合社,总部在伦敦,关于它的介绍,可以百度之,这里就不浪费篇幅了。劳合社在保险业的地位,自也不需过多描述。它由Edward Lloyd创建于1688年,最初只是一个咖啡馆,人们喜欢边喝咖啡边打听有关航运与贸易的消息,Edward便抓住机遇,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发布消息的中心,来留住顾客。
  同时,也有保险商聚集此处洽谈业务。因为船的保额较高,一家承保风险太过集中,所以每当有船出海时,保险经纪人会将承保便条递给咖啡馆里的保险商们,由他们判断和评估后,在便条上按顺序签署自己的姓名及承保金额,直到保满为止。随着市场越做越大,在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使它成为了一个社团组织,2013年,劳合社非车险保费规模达420亿美元,利润53亿美元。

  本次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副秘书长领队,大约二十多人。在伦敦参观了很多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总部,见了不少行业牛人,听了不少新见解,还见了一些官员。接待的规格比我想象得要高得多,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只是大多时候没翻译,让人实在有些累。


  做再保的似乎不同于理赔人的乡土气息,大多比较小资,且长期接受西方文化,开口都是中英文结合,偶尔还冒出一个让我想上半天的生僻词。咱当然也可中英文结合,也经常说些英文词汇,好歹也是个白领,只不过搜肠刮肚后才发现,竟然只有两个词汇,分别是bye和ok。
  至于共同话题便更少了,我最喜欢的小吃是烤生蚝,亦或煎饼果子。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出差,机构准备了一瓶红酒,似乎很雅致,还有一套酒杯,似乎更是雅致。机场见到我之后先问我想吃什么,并没说有红酒,似乎理所应当地把总公司想得一表斯文,高大上起来。而我则咽咽口水,说好久没撸串了,路边,烧烤吧,多放辣椒。
  结果就是我们坐在路边,一头汗水,还有人光着膀子,吃着羊肉串、烤韭菜和生蚝,地上满是签子和骨头。同事拿着雅致的红酒傻了,而更雅致的酒杯直接放车里,想都没想拿。红酒?算了,不过瘾,啤酒,冰镇的。

  好吧,过多衍申了,一行人十几天,留下了不少美好回忆,也很开心。不少人给了我很多帮助,还有的成了如今的同事。


  说说本次之行的讨论会。英国这边确实大多很轻松,氛围也相对活泼。


  在我们去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的时候,讨论更是随意,看看课堂便知道了,有些人可以席地而坐,蛮喜欢这样。还有时候,大家就是随意站着,端着饮料,咖啡,或拿着糕点,只是很安静,上面讲的也许是某某大保险集团总部的总核保师,总核赔师。
  卡斯商学院在全球能进前30,其精算学科为欧洲第一,全球第二。


  正式点的有圆桌会议,挺常见。上次公司打算召集些合作伙伴举行圆桌会议,在朝阳门附近几个酒店,竟然找不到,都是那种课堂似的,一人在前,众人在下。不得已,还是用了集团的会议室。这大概就是观念的差距,圆桌更能体现平等,和提升发言参与度。


  每天西餐,基本无中餐,大多不用特别正式。


  正式晚宴,在金丝雀码头的KPMG总部,豪华而隆重。旁边是个英国大妈,很喜欢聊天,对着我问来问去,除了旅游,便是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感兴趣。


  还有劳合社的宴会厅,这里曾接待过英国女王,是那种很传统正式的英式晚宴。每道菜的顺序,不用的刀叉更换,太多的讲究,足以让人抓狂。
  同桌的老外大叔土生土长在伦敦,做理赔的,专业上很自负,但为人随和,且不修边幅。


  当然,老外也懂得中餐,并拿出了茅台,着实让人大吃一惊。所以,当说出“干杯”两字的时候,你已经觉得理所应当。这大概便是融合,便是要和中国人做生意所必需懂得的生意经。他们有些醉着问我,为什么非要让人喝酒,即使对方不喜欢?我回答,you should learn more.


  酒吧,自然也会去。泰晤士河旁边的绝佳位置,俯瞰着伦敦全景。蓝调,轻柔,没有过多喧闹的酒吧,让人对这里开始变得不舍。


  还有阳台,或咖啡,或果汁,侍者不停地端上各式点心或者海鲜,大家随意地几几成团的聊天。外面是泰晤士河,旁边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塔桥与伦敦塔,街对面是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城,天气晴朗。


  伦敦有意思,很大,中心还有一个伦敦市,英文为“the city of London”,很小,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只有1万,受雇人员却达34万,主要都从事金融业,简直寸土寸金,这个市在很多方面独立的。
  劳合社在这里,位置不错,旁边都是各种金融公司的总部。


  右侧便是其大楼,有着12层钢化玻璃的大厦,外部很多钢管包围着,像极了一个石油工厂。


  在楼内电梯里,便可以看到远处的圣保罗大教堂。


  临近窗外,是教堂式的建筑。现代和历史融合,不觉浮躁、不觉浮夸、不觉虚无缥缈、不觉缺少内涵,因为它的根基、它的底蕴都在,这便是我们很多城市所缺少的。一群高楼大厦的开发区,却毫无生机,毫无安全感,像极了海市蜃楼,因为缺少了历史积淀和建筑传承。


  劳合社对自己与众不同的大楼很自豪。几乎完全透明,且有意的用钢板包裹着主要管线,暴露在建筑外部,这着实有些令人惊讶,却又有着不错的实用方便。






  一层大厅中间,是那个著名的,传奇的大钟,每当有大事故的时候便会敲响,然后在旁边作下记录。


  这便是那本书,有专门的人用鹅毛笔,采用最传统的方式,记录着一次次的大事。


  劳合社当然不是一家保险公司,更像是一个市场,里面有很多的承保人,称作“syndicate(辛迪加)”,这便是他们开放的职场环境。热闹,却不乱,干净。





  这是我们的会议室。


  再留一张讲课的照片。



, , , , ,
Trackback

only 1 comment untill now

  1. 好棒啊,伦敦确实让人向往;看到工位不大,但好整齐啊,舒服。

    [回复]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