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或者香格里拉的魅力在哪里?我想,一是它的历史,是政治力量主导下的以藏传佛教为基调的信仰更替,为其遗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和古迹;二是它的山水,这里是横断山脉、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云南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都在这里,纵横交错,沟壑万千。三是它的寓意,那象征着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也许只有在深入雪山峡谷、原始森林,远离尘世喧嚣之后,才能得见香巴拉。

  迪庆是个藏族自治州,下辖两县一市,它们所组成的行政版图恰似一只蝴蝶,右翅是首府香格里拉市,左翅是德钦和维西两县。它的山水景观便集中于蝴蝶左翅上部的德钦。它位于云南和西藏的交汇处,是横断山脉的北端,平均海拔4265米,即使县城也要3400米,和拉萨持平。
  历史上因交通不便,德钦一直是贫困县,而原因恰是这里位于雪山和冰川景观的核心地带,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地。而当国泰民安时这些便成了资源,如今的德钦已靠着旅游业摘了贫困帽。

  当年的大陆板块相撞,引发横断山脉急剧挤压、隆升,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被约束在60-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后,共同切割出壮阔峡谷,而后奔波在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之间。这一上升、一下切,共同造就了这方景观,而其中的翘楚,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卡瓦格博莫属。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藏区分为三部分:卫藏、康巴、安多。法域卫藏,主要包括前藏的拉萨和山南、后藏的日喀则、以及阿里地区,是原吐蕃本部,是藏文化中心。人域康巴,则包括四川甘孜、西藏昌都、青海玉树、云南迪庆等,主要在横断山脉的大山大河之间,康巴汉子横刀立马,丹巴女子妩媚婀娜。马域安多,包括西藏那曲、甘肃甘南、四川部分阿坝、青海除玉树外藏区,在横断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产良马。写着复杂,若打开地形图一眼明了。

  香格里拉,属康巴藏区。最先传入这里的是苯教,是藏族本土宗教,要早于佛教。直至吐蕃时期,佛教才随军传入,和苯教形成了共存局面,并逐渐成为主导。之后崛起的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萨迦派八思巴为帝师,故其势力借蒙古军进入了滇西北。可元朝昙花一现,其后的噶举派和依附明王朝的丽江木氏联合,木氏土司武力征服中甸后施行以教固政,被认证为噶玛巴转世,噶举派遂成主导地位。
  清初,朝廷与蒙古和硕特部联合,施行以蒙治藏策略。后者先后控制了青海和西藏,而与他们合作的是格鲁派。五世达赖借着和硕特部大军摧毁了噶举十三寺,强制中甸教徒改宗,之后格鲁派取得主导地位。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康熙同意五世达赖选址此处建寺,“嘎丹·松赞林”由五世达赖亲定,“嘎丹”寓意传承格鲁派祖寺嘎丹寺,“松赞”则代表天界三神的游所,“林”便是寺庙之意。其实,康熙的赐名是“归化寺”,寓意很明显。

  所以,在香格里拉这片土地的历史上,教派的选择,很多时候并非信众决定,而是站队正确与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到独克宗古城,很多人会迷惑这的名字。它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是香格里拉市,至于市内随处可见的中甸,则是香格里拉的曾用名,因为是二十一世纪才改的名,所以原名仍还有使用。也就是说,如果旅游的人说迪庆机场、香格里拉车站、独克宗古城,或者某客栈中甸分店,大概率是同一个地方。

  它的主要历史,可以用这四个名字简单串起来一下。
  独克宗,是古城的名字,建于吐蕃时期,对应着中原王朝的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距今已1300余年。原是金沙江畔的军事要塞,其名是藏语“月光城堡”之意,3300米的海拔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古城之一。随着吐蕃统治而来的还有藏传佛教,并成为延续至今的文化主基调。
  中甸,也是忠甸,是这片行政区的名字。明代,丽江的木氏土司依靠着中原政权日益强大,势力逐渐扩展到藏区,并统治这里百余年。统治期间,更其名为“忠甸”,取意“忠于明王朝的地方”。而且,木氏在此强制使用纳西语,推广纳西三多神信仰,可藏文化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使得纳西文化逐渐由统治姿态变为融合共生,甚至到如今已隐约不见。那也是独克宗古城最繁荣的时期,因其位于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是进入藏区的首站,也是最艰险路段的起点,被马帮称为“鬼门关”,之后便要连续翻越12座雪山了。

  整个城市弥漫着茶叶、酥油、马粪、香火的味道,不论佛教徒、纳西族,还是口音糅杂的马帮,都在虔诚祷告,只不过有的为来生,有的为前路。而他们当时眼里的月光,至今仍在,如“独克宗”之名。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本次云南之行已串起了纳西族的历史,但缺少一个来此的每个人都听说却极易被忽略的重要信仰。为什么在丽江随处可见的不是纳西纸、纳西文、纳西经,而是东巴纸、东巴文、东巴经?为寻找答案,到了白水台。
  金沙江的一侧是丽江坝和玉龙雪山,而它在另一侧,哈巴雪山北麓,属香格里拉境内。因交通不算方便,且没在主干道上,来这至少要多出四个小时车程,故游人很少。它的景色和四川黄龙相似,但规模略小。来这显然不是单纯的看自然景观,而是因它在东巴教中的地位,类似于基督徒眼里的耶路撒冷。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宗教,也是全世界唯一仍存续的原始宗教,它完整保留了多神崇拜、象形文字、自然伦理,因经文讲师被称作“东巴”而得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纳西族的迁徙史密不可分,所以不仅有着古羌族原始信仰的烙印,还一路融合了藏区苯教巫术、中原佛道元素,最终由东巴什罗在白水台顿悟而创建。
  东巴什罗是宋末元初之人,被尊为东巴教主,相传由其母吞食白水台的彩石而孕。少年时曾失踪七日,回来后便“能见万鬼之目,能书天界之文”,遂在白水台完成了东巴教的首部经书。如今的东巴经仍有数万卷留存,是纳西族对人类起源、神灵信仰、民族风俗、万物认知等方面的思考,构建出了完整的宇宙认知、社会伦理、自然生态等,他将纳西族的原始巫术升格为宗教,完成了质变过程。东巴文,这种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便是因传授东巴教而生。

  东巴教最重要的祭天台便在白水台这片圣地,东巴祭司踩着钙化池起舞,纳西族人负粮绕台撒种入池。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丽江虽然有三江并流这么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但因核心景点在香格里拉,所以来这的人并不怎么关注。剩余的自然景观非玉龙雪山和虎跳峡莫属,本还有泸沽湖,但往返至少两天的行程却拦住了不少人。

  玉龙雪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不仅是中国最南端的雪山,还是北半球最南端的冰川。有这么两个“最”,所以对雪山的雪量和冰川的体量,就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虽然它一年四季都有雪,但夏天很少,虽然冰川也依旧存在,但预计2070年将完全消失,就剩了那么几十年的光景。据称,如今门票收入的30%已开始用于这里的人工降雪。雪山都需人工降雪了,这也属实罕见了。

  因为它是这片地区的巅峰高度,而且雪山融水滋养了丽江坝和纳西族,所以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纳西族的神山,也是纳西三神山之首,另外两座则是和它隔金沙江对望的哈巴雪山,以及丽江坝西侧的老君山。纳西族老宅的正房、东巴经的存放处都必须朝向玉龙雪山,葬礼《神路图》所指引亡者灵魂回归的地方也是此处,它在纳西语中称“乌鲁”,为“银色石头”之意,故东巴经文的首句都是“乌鲁盘尼土”,即“玉龙雪山脚下”。正因此,虽然玉龙雪山不高,但仍为处女峰,也已被禁止攀登。

  当第一缕阳光点燃扇子陡的雪顶,东巴祭司正摇铃向着深潭撒下青稞,而滇金丝猴跃过了冰川末端的冷杉林。玉龙雪山不是风景,而是我们活着的祖先,是呼吸的神灵,是丈量生命的尺度。这是纳西诗人的神山。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