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1

  曾经很喜欢科幻,尤其高中时期,那阵看《科幻世界》,很入迷。比起当时很火的《读者》、《知音》、《青年文摘》更受欢迎多了,只不过太过上瘾,而且似乎对于高考作文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克制。
  况且,都是彩页,属于那个年代里比较贵的杂志,需要几个人攒着伙买。

  之后,再接触科幻,就仅剩下电影了。
  这次,刘慈欣的《三体》获得有科幻世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震惊世人,这是亚洲人第一次染指这个奖项。一下子,铺天盖地的《三体》、铺天盖地的刘慈欣,各种新闻报道和吹捧,那始于2015年。《三体》三部曲,也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并由此将中国的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如今,人们才发现,原来刘慈欣的作品在1999年至2006年间,连续蝉联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银河奖。那获得雨果奖,其实绝非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年初,《流浪地球》大火,成了中国电影票房的黑马,高居国内史上第二,这一年被媒体称作中国科幻电影元年。那是刘慈欣的作品,所以,买了套《三体》,准备读上一读。

st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神秘巨星

smjx
  片名:神秘巨星/Secret Superstar(印度·2017)
  导演:阿德瓦·香登 主演:塞伊拉·沃西、梅·维贾、阿米尔·汗、提斯·沙马

  1、印度拍了很多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片子,比如男尊女卑、比如基础设施、比如贫富差距等,但这些会抹黑印度么?不会的,只会让我们觉得这个社会有要改变的决心,只会觉得这个国家在开始变得“伟大”。毕竟,改变要从认识和正视自己的不足开始。而我们对于揭露国内一些社会现实的电影,往往没有把它们放到国际上的勇气,认为家丑不可外扬。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这本书,买了很久没读,尝试过,但白落梅的文字多华丽,少内容,所以一直读不进去。
  直到今年去了开封,看完《东京梦华》,优美凄凉的八首宋词串起了宋朝历史,慨叹文辞的同时,再次引发了对宋词的兴趣,故又拿起这本书,重头读了一遍。
  若是单单看宋词,其实并不那么动人,而若了解词后之意,那便魅力万分。而若仅仅这些,其实仍是表里,若能花些时间背诵,念出词韵词律,才更知其味,魅力更深。

  以前最喜欢苏东坡的词,豪放不奔腾,缥缈不虚无,婉转不悲凄。总是在旷达之中渗透着人生哲理,能让人和他一起走入风起云涌的境界,然后归于淡定从容。如同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有幽默般的生活小品,悟出来人生哲理,如《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yjscdsg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我的·2018

  很多事,一旦放下了一刻,就很难再一时拿起,比如这个总结,拖了又拖。心里也是明了,一旦今年放下,那也许就会有第二次,甚至很多次,故时常想想它,不至于让自己故意地视而不见。
  总结,是给自己个交待,没成想有天会成为负担。其实,负担的不是这个事本身,而是自己较针的态度。年初便已写好,到至今改了不下几十遍,在工作、生活压力日趋增大的中年,也不失为一件美好。不论脚步多匆忙,肯回头看看曾走过的路,不枉费了那些磕绊。
  大体,很多事,本没有好与不好、成与不成,只有坚持与不坚持。持之以恒,其他就有了。
  不因年龄和烦杂而失初心,为所幸,故记之。

  家

  18年,工作很忙,到家孩子已睡、出门孩子未醒,基本是个常态,有时甚至一周见不到,也只能看看她熟睡的样子。妻换了工作,比以前顺心了很多,却很忙,半夜常开会。这一年交流少了,很多天说不上句柴米油盐孩之外的话。
  18年,小伊长高了许多,超了一米二,很多地方都要买票。这一年,孩子总是给我们惊喜,开始变得懂事、开始变得坚强,大多时候能够讲通道理,并且互相理解。这一年,她学会了轮滑、学会了国画,猫头鹰是最满意的作品,还有金鱼、虾、蝴蝶都很棒,国画蝴蝶是要和她学的。周末赖在被窝里,嘴里不停喊着要结婚的样子,成了18年最深的印象。
  18年,家里没有添置新的花草,米兰生了病,香味少了很多,喷点波尔多液会好些,但之后又依旧,前几日彻底做了修剪,然后换了土,希望19年能好起来。琴叶榕长了不少,基本到了房顶,再长一节就准备掐头憋茬。年底,文心兰和蝴蝶兰相继开放,和去年基本同时,如今反而要植物钟来提醒我们,眨眼间又是一年,去年炸辣椒油的画面依稀还在,今年就有点嫌了麻烦。19年要换些新花的,有些生机、有些每天念想的事,才会有种真实的踏实感。

  老家

  18年,若是给家选个关键字的话,大抵就是“病”了。老妈的血管问题,让她多了些日常药片,今年又得了慢性胃炎和反流性食道炎,都是慢性病,不仅要好好调养,更要学会在意。前段时间感冒,一口气吃了四粒康泰克,说怕传染孩子,多点剂量好得快,然后胃痛了好久。老两口的观念虽然在变,但仍有不近的路要走,身体何时欠下的账,都要老了慢慢埋单。最近买了点三七,打粉、称量、裁纸、包装,一家人忙了一天。岁月的静好无声,大抵便是古人所言的天伦之乐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浮丘山,因靠河,地形犹如水上行舟,故得名“浮丘”。其海拔103米,相对高度45米,和大伾山相望,中间是古城。看着没有多少绿色,也没多少亭台楼阁,属于很多人提不起兴趣的景点。

  下车,有城隍庙,比较新,逛了一下,满眼“财财财”,然后左侧寻一路,继续往上走。
  没有什么指示牌,只见不少拆迁和挂着算命牌子的小院,估计不会错,又几步,到了售票处。
  买票,售票员和检票员是同一人,只能支付宝或者微信,不是官方账号,是转账给售票员个人,且不提供纸质门票,这么明目张胆的公款私囊啊,看来是长久习惯后的使然。

  浮丘山上,有个始建于明代的碧霞宫,建筑比较精细,算得上明代建筑的佳作。自明嘉靖年间开始的以朝拜碧霞元君而形成的古庙会,至今已延续了几百年,和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为“华北四大庙会”。它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到二月二,会期长、规模大,且仍保持着明清特色,一直居于四大古庙会之首。

  从大伾山,到浮丘山,短短一条路,竖着很多石牌坊,这是庙会的中心地带。

IMG_845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