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3)

  丝绸之路展,是甘肃省博的重头戏。关于这条路,国人已太过熟悉,但以往更多听到的是历史地理、是社会意义,而这条路上实实在在的文物,并未怎么被关注过。所以来次甘肃省博,自然不要错过。

  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文明已经形成,稍后,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日益强盛。漫长岁月里,北方的草原文化不断向南渗透,中原的农耕文化也不断向外扩展,并且借着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上的驰骋、迁徙过程,又把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各个绿洲连了起来。
  事实上,甘肃作为中国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区之一,其发达的早期青铜器文化和对马的驯养,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交往范围。在和周边文明发生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使得它成为古代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东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带。当然,碰撞和融合的历史上少不了鲜血,背后站台的中原王朝的实力则起起伏伏,使得这里的生活也并非平静,大漠孤烟下的悲壮和粗犷,总是不禁让人想起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的主题曲。

  这个展览里,最先看到的是一个仰韶文化彩陶,但样式却是个权杖头,并和埃及地区和两河流域的做了对比。大概中国的其他地区,不会出土这种文物,尤其还是在7000-5000年前的史前文化时期。

  彩陶权杖头,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在四坝文化(公元前1900年-前1400年)遗址也出土了类似的玉石权杖头。

继续阅读“甘肃省博物馆(3)”

甘肃省博物馆(2)

  红陶之后,甘肃省博的第二个展览是庄严妙像佛教艺术展。展览以历史时间为主线,分为佛法东渐、盛世梵音、花落人间、花萼同辉、敦煌遗珍等六个部分,用文物展现了佛教在甘肃这片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轨迹。

  汉武帝凿通西域后,佛教自东汉开始传入中国,而河西走廊上的甘肃则成了佛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僧侣在此西来东行。
  “天下石窟在中华,中华石窟在甘肃”,甘肃的石窟可由西向东分为河西、陇中、陇南、陇东四大窟群,共五十多处石窟。有被称作“绘画博物馆”的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以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和南北石窟寺等。这些石窟从十六国开始,一直延续至宋元,有的甚至延续到明清了,时间跨度长达1600年之久。中国四大石窟已经都去过,有两个便在甘肃。

  自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十六国时期,甘肃地方先后为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及前秦、后秦、西秦所统治或部分统治。碰巧这些统治者大都尊崇佛教,尤其喜欢开窟造像、建寺立塔、翻译佛经,特别是北凉时期。《雪中悍刀行》的北凉,和这不是一回事。
  北凉都姑臧,也就是如今的武威,开创者是段业,但被匈奴人沮渠蒙逊篡位。之后发展为凉州最大势力,还灭掉了西凉。后投降于北魏,亡于柔然。沮渠蒙逊时期是北凉政权的鼎盛时期,承玄是他的年号。

  田弘石造佛像,北凉承玄二年(公元429年)。

继续阅读“甘肃省博物馆(2)”

甘肃省博物馆(1)

  到甘肃,打卡省博。

  大约一万年以前,人类发明了陶器。后来随着工艺成熟,大概八千年前有了彩陶,首先诞生于我国的渭河流域。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神秘的线条,既是生产力的体现,也是先民精神世界的展现。哪怕已隔了几千年,每每在各博物馆里再次注视着它们,依旧能够感受到祖先的某种意愿表达和企盼,它总能让我们静下来、慢下来、沉下来。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论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黄河,还是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亦或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出的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我们教科书上曾经缺失的部分内容。而甘肃的史前文化中,大多含有多姿多彩的彩陶,这成了甘肃数千年连绵不绝的独特文化传统。历经五千多年的彩陶文化,其数量与种类、制作水平和工艺,还有取得的艺术成就,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有着浓墨一笔。

  目前省博的展览中,最早的彩陶来自大地湾文化,其主要分布在渭河、西汉水流域,距今已有8000-7000年。不仅是我国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彩陶的古文化之一。大地湾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遗址,发现于甘肃天水,被认为是仰韶文化的来源之一。

  绳纹圜底钵,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公元前6000-前5000年,中国最古老的彩陶之一。
  绳纹是史前陶器最常见的图案,是用缠绕草、藤之类绳子的工具拍打胚体而成,一般密密麻麻,多在腹部。

继续阅读“甘肃省博物馆(1)”

潮州古城

  潮州,国家历史化名城,以前似乎来过,又似乎没来过。上次是工作,在这呆了些日子,但每天就是现场和酒店,无暇多看其他。

  我们对潮汕这片地区的认知,基本上就是牛肉和其他吃食,此外还有在抖音上源源不断地传统习俗短视频,比如豪迈的英歌舞,热闹的迎老爷等等。当我们在感慨千城一面、民俗逝去、老物不在时,潮汕这片地区的人民却千百年来自顾自地拜神明、祭祖先、说潮语,食茶看戏,族堂议事,婚丧嫁娶,自成一派着。

  原因,一是他们足够远、足够偏,在中国的南端,又在广东的东端,谁都不挨。
  中国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不论群雄逐鹿或朝代更迭,大多与其无关。即使到了广东,从广州到潮汕的距离约等于从北京到呼和浩特。除此之外,中间还隔着座莲花山脉,它成了潮汕和珠江三角洲之间的天然屏障,造就了潮汕相对封闭的地理格局。
  韩愈被发配潮州时,来时是抱着必死之心的,诗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这便是中原人士在唐朝盛世时对这片蛮夷之地的普遍认知。中原王朝上次关注到这里便是隋朝,也仅留下了“潮州”这个地名,因地临南海,故取“潮水往复之意”。

继续阅读“潮州古城”

广济桥

  到潮州,怎么可能错过广济桥,它和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名桥”。横跨着韩江,是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主要通道,如今一侧是潮州古城的东门,一侧是韩文公祠。

  其始建于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当地太守以86只巨船连接,架设浮桥,始名“康济桥”。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浮桥毁于洪水,新任太守重修,将船增至106只,并在西岸建仰韩阁,开始了桥上建亭阁。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在西岸增筑石洲(桥墩),并在石洲与岸间架巨木成桥,下面可过船筏,广济桥初步成了浮桥与梁式桥结合的形制。
  之后历任官员修桥建洲,渐成规模,哪怕经历的不同朝代。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进行了空前规模的重修,不仅加固了之前的桥墩,还在其上建起126座亭屋,亭屋之间是12座楼阁,不仅防止行人遭日晒雨淋,还兼作经营商铺之用。江心急流之处,用3根重达4000斤的铁索将24艘船连结为浮桥,并名之“广济桥”,取意“广济百粤之民”。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减去浮桥用船6只,成了如今的“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格局,从始建开始,长达359年。

  这个桥的样式,在中国桥梁史上是孤例,它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而且中间浮桥三三一组,在过船的时候可以解开,让出航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4A级景区。
  如今,浮桥每晚断开过船,白天再次合并供人游览。只是昨天暴雨,今天江水急,所以浮桥未连。

继续阅读“广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