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广州。相识有交集的人和物回到之前的地点,总是让人感觉兜兜转转,有恍若昨日之感。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然后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始皇帝去世后,秦朝大乱,刘邦、项羽起义,可当初南下直指岭南的40万大军,并未回朝勤王。
据说有份“始皇遗诏”,秦始皇曾下了旨,他日秦国若有难,不准班师回朝勤王,因为秦国可以灭,但华夏族群不能灭。一旦撤军回朝,南中国将不再是中国,华夏族群也将受到威胁。这一说法,如今很流行。
秦军当时历经四年,平定岭南之乱,为求长稳,遂开始筑城,可如何选址?
岭南共有三条江,分别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下游交汇,冲积出珠江三角洲。这个三角洲的中心,就是后来的广州城所在。依山傍水,通达三江,在此建城,自然成了控制岭南的关键。
公元前214年,一座以番山和禺山之名命名城市建立,这就是广州城的前身,时名“番禺”。
古城周长只有900米,抬头看了看,比起长春机场的航站楼还小不少,搜了一下,大概只有天安门广场的九分之一。这么小的城,又缺少中原长足的补给和支持,是很难生存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广东, 足迹
又来成都,短短两日。
它在中国西南内陆,没有大海与世界接轨,也没有大江水运便利,却能被社会看好,成为众多五百强企业在北上广深之外的首选,成为国人心目中的最向往城市,甚至没有之一。在各省会里,常年力压群雄成为热搜榜首,杭州、南京、西安、武汉、等等一众不错的省会,都较之黯然失色。
构成它魅力的,除了自然环境,还有那么几个人。
其一,是李冰。
组织蜀人移山凿河,建了都江堰,让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不知饥馑,成了“天府之国”,四川人奉其为“川主”,李冰次子也被演绎为二郎神。鼎盛时期,四川有500多座庙宇纪念这一对父子。
《封神演义》比较火,导致民间更多人以为杨戬为二郎神。其实在国家层面,二郎神是李冰次子。
其二,是诸葛亮。
三国之争,演义里是智谋多寡,当然也有民心所向,而本质还是经济的角逐。中原、吴越、巴蜀,三个核心区的GDP差距是诸葛亮心里的痛,他必须找到新的财赋来源,这就是“蜀锦”。一个上等奢侈品,逐渐被达官贵人争相购买,不仅销往魏、吴,还出口异域。前段时间《国家宝藏》节目里,新疆博物馆带来的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土于尼雅遗址,历经千年依旧色彩明艳、清晰可辩,便是蜀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足迹, 摄影, 手机, 四川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都是被大江大河所孕育。即使放眼于今天,我们仍非常明确地明白,对祖先在长江三峡地区沉淀下来的历史遗迹的挖掘和探索还远远不够,毕竟那是华夏祖先比较早期的活动地区之一。
三峡大坝是震惊世人的工程,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意味着对大自然巨大的改变,建成后的三峡水库将淹没560平方公里,面积达1080平方公里,会有多少古文物遭遇灭顶之灾,或再也不会被世人所见?
1997年6月19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的第二天,国家文物局与重庆市政府联合召开“三峡文物抢救全国协作会议”,这是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的第一个会,足见其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要与三峡蓄水“赛跑”。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宣告建成。同一天,来自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宣布,通过十年对三峡沿岸即将淹没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千余处文物和文物点也已得到妥善保护。这种结果是非常可贵的表现。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抢救行动,仅重庆库区就有1087处文物点列入保护规划,最终考古发掘12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14.3万余件。全国72家考古单位云集三峡,占了三分之二,还有来自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参与其中,也极大促进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2000年9月,国家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把三峡文物抢救中的一部分文物在这里展出。同时,原重庆博物馆并入,并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重庆博物馆的前身是西南博物院,可是成立于1951年的老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重庆, 足迹, 摄影
正在踩点国内的各大省级博物馆,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也有对应的重庆博物馆,只不过它的另一个名字更响亮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它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后者都是比较牛的,首批8家,包括南京、上海、陕西、湖北、湖南、河南、浙江、辽宁,还有北京、重庆、山西3家培育对象,都是省博。而国家一级博物馆已经130家了,首批也有83家,含金量并不太高。
说到远离中原的重庆对人类古文明的贡献,很多人的认知是有偏见和不足的,需看看《远古巴渝》展厅。
直到1984年,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的龙骨坡遗址发现了上千件哺乳动物化石,还有一段左侧下颌骨和一枚上门齿化石,后被命名为“巫山人”,距今有201-204万年,是中国境内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
巫山人成为中国最早的人类,没有之一,取代了之前云南元谋人的这一称号,后者距今约170万年。而且,这个发现还这动摇了考古界普遍认为的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的说法,对人类起源亚洲说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这只是推断、猜测,并不像非洲拥有着非常完整的人类演化体系以及石器遗址、古人类化石。
目前,由于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还是猿,尚有一定的争议。这是95年著名杂志《nature》的封面,标题为《Out of Africa and China?》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重庆, 足迹
我国有些省会的经济不如地级市,南京、济南、沈阳、南宁,还有福州。而福州在福建的影响力,连第二也难保,一是泉州、二是厦门,一个对比经济、一个对比知名度,福州都算不得靠前,存在感较低。
又来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被称为“佛国”,有着多个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那都是我心向往的景点。可惜这次时间安排紧张,基本只在酒店、公司两点一线,下次若有时间,是要转转的。
窗外,有一塔,夜晚四周漆黑,唯塔一身净白,即使心中功利、烦躁或不宁,望一眼,似也能心若莲台、清净无埃。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许便是如此般,潜移默化了一方人的性格。
塔名“定光塔”,但本地人更愿称其为“白塔”,与“乌塔”相对。始建于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由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所建,距今已1100多年,时有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故得名。共七层,砖心木塔,高66.7米。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塔毁于雷火,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又重建,现存建筑是清道光年间重修。最近重测数据,高度为43米左右,显然清已不复唐之壮观景象。
三坊七巷、三山两塔,是福州的两张名片,白塔就是“两塔”之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处于年久失修状态,据说近期已开始维修,到国庆便可重新开放。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福建,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