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又称东岳庙,或泰山庙。在泰安市,因为距离传统的登山口红门有一些距离,所以部分游人并不过来。起初我们也没有重视,以为只是个小庙而已,打算依据登山的时间松紧来决定是否过来,属于填空型景点。但在来的途中查了一些资料,便决定要来了。
岱庙的历史极其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根据导游介绍,其始建于秦汉,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和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分别进行了扩建,尤其后者依据帝王宫殿式样,扩建规模非常之大,天贶殿便建于此时。金代,岱庙部分被毁,元代进行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大部分建筑再次遭到焚毁,清代重修。其成为目前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祀泰山神之地,也是泰山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
这次来这里学习了两个很感兴趣却在之前不知道的知识:
其一,中国有四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曲阜三孔、泰山岱庙、承德避暑山庄,目前四者均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也因此又订好了一条旅游线路安排,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和呼伦贝尔草原一条长线。
其二,中国有三大殿: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泰山岱庙天贶殿。三个均为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其中太和殿最大,天贶殿最老。
正因为如此,对于喜欢古建筑的我们,岱庙不得不来。门票30元,导游50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山东, 摄影, 旅游
十八盘,漫漫台阶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泰山的一个方面,这是登山途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不过由于途中总是人山人海,所以随着大部队的话,也不那么累的。但像这种季节,还是夜爬舒服一些,白天那个温度和阳光,很是消磨人。
途中,见到好多人“之”字形登山,这种登山方式确实可以通过增加路程来减缓坡度,在比较陡的时候,虽然并不省功,但却可以省力。两者的差别就类似于跑一千米与走一千米,很多盘山公路亦是如此设计。但在台阶路上,以这种方式来登山,似乎并不能有效地减小陡坡带来的费力感,毕竟每步抬升的距离并没变化。理论上,台阶比较矮或者无台阶时,应该更加管用的。也许,该找个时间试试效果再说。
下山总是要比上山轻松的,只要护好膝盖,做到适中休息和缓冲,一般情况下要悠然自得多了。尤其修好了台阶的路,对下山的帮助要比上山大得多。那种没有路,一路土坡或者落石遍地的情况,下山会很痛苦,对鞋子和膝盖的要求很高。不管怎么样,今天下山不累,相比起那些满头大汗的登山者,耳畔边时不时地会想起了延参法师的名句: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猜。
昨晚夜爬,身边的景色不得而见,此时方能仔细打量。这个峡谷,左侧树浓翠绿,右侧壁如刀削,脚下蜿蜒曲折,远方层峦叠嶂。细看来,不似北方模样,反倒多了些南方的婉约,只是缺了水声和野花。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山东, 摄影, 旅游
对于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与喜好,哪怕同一个人,也会有着千差万别的排序。经常会有人问我,最喜欢那一座?对于一个爱吹牛的人,最先想到的肯定不只是一个答案,而是这么一段话:
有时候我会迷恋南迦巴瓦,作为桌面久久不忘,但有时也会怀念五台与普陀,静心潜思那片山云水月;我会为了卡瓦格博的日出而从疯狂到沮丧,也会为了庐山的大雾而闷声赶路;会高谈念青唐古拉与纳木错的爱情传说,也会喜欢衡山的小巧别致,抑或泰山的别样气场;为了显摆,我说我喜欢月光下的珠穆朗玛峰,闪烁的银河映着迷人的冰川,而其实,同样的月光,武当山的安静小路与黄山的鳌鱼峰,那被拉长的身影更让我深深迷恋。
对于山,我始终是个谦卑的态度。放下那些浮躁,发下那些经历,每座山都值得你重新学习,认真思考。山似老者,不在乎贫富、不在乎权贵,而是各自不同的阅历有着各自不同的精彩。
随着走过的路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故乡路原来很窄,我们也会慨叹那些曾经仰望的大山,无非两三千米的海拔。但登山不是比赛,也不是数字积累,除了高度和景色,每座山都有着自己的世界。当放不低双眼,放不下心态,匆匆而过的你,错过了一株植物,一块岩石,忽略了一处石刻,一座古庙,登上了山也不能了解山。
山,无凡者。
泰山,论景色不如黄山,论险峻难比华山,论寺庙不若五台,论建筑稍逊武当,而其特有的帝王文化,及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和所形成的古老文明的象征与信仰,却使其昂首天外,五岳独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山东, 摄影, 旅游
盘古开天地,身化五岳,左右臂而成南北岳,头脚分为东西岳,腹部是中岳。根据传说得结论有二:其一,东岳为首;其二,盘古是仰面倒下的。
东岳,泰山,又名岱山,称为“天下第一山”,中国十大名山之首。其拔地通天,雄立东方,被视为“天地中心”、“天地相交之处”,被寓为国家兴盛、政权稳定的象征,得膜拜无数,后来逐渐发展到了帝王的封禅大典,奉为封建国家最高级别的祭祀活动。古语云:泰山安,四海皆安。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而秦汉之后,又有27次,均为之最。这不仅成为泰山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带动了无数的文人雅士慕名而来,那些诗词文墨,那些国画斗彩,那些交融争鸣,无不印证着这里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源泉和古老文明与信仰的象征。它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是第一个名声走出国门的名山。
对于喜欢登山的我,现在才来,似乎有些迟了。
今年的几次出行总是羁绊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变数,假期被工作挤来挤去,变得像个气球,不成形状。这次又是,已经请了假,买了票,订好了时间,又被临时通知去上海开会,而此时已是出发的前一天。
当天晚上武汉飞上海,转天下午高铁至泰安,好在只是费了点周折。若开会地点是个小城市,那这次旅行,终究又会泡汤。
保持着一个好心态,背上行囊的那一刻,快乐便会如期而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单反, 山东, 摄影, 旅游
关于元佑宫的来历,当地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曾有一位纯一道人,法号元佑,道法无边。朱厚熜的老爹与之结为至交,关系颇厚。然有一天午间瞌睡,竟见道人直奔王府内宫,这还了得?大怒而惊醒,发觉是场梦。正此时,忽有两人来报,一人曰:纯一道人于观中坐化了。另一人曰:小世子诞生了。此世子便是朱厚熜,被传为是纯一道人的转世。
朱厚熜登基后,在出生地敕建此宫,名“元佑宫”。其始建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九年方成,已有450余年历史。风格与北京故宫、武当道观类似,是供皇帝返乡、官员朝拜显陵或者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之所。
其两端与宫塘和龟鹤池相连,目前这两池水依旧存在,只不过,宫塘略显沧桑,而龟鹤池已然成为了普通水泥池塘,霓虹闪烁的招牌,加上如今早已不同于“龟鹤延年”的词义,像极了洗浴中心。
上午逛完明显陵,时间充足,早早坐车到了火车站却发现周边没有餐馆,于是又打车来到了市内,随便吃点快餐。名字很类似于肯德基、乡村基,反正也是汉堡与可乐的“某某基”。中国大多企业,对自己的新生品牌缺少足够的信心,总是去傍着那些出名的企业,就类似于前些年的安踏、康踏、贝踏、稳踏、昂踏等等运动鞋,着实让人跌了眼睛。
市内闲逛,随意地走,发现地图导航上有了元佑宫,其实都本已错过,只不过看到塘边的这一景,觉得似乎又有的逛,便回来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NIKON D90, 单反, 摄影, 旅游,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