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悉尼-邦带海滩-鱼市-悉尼大学-大剧院-情人港

  办理澳大利亚的签证,看起来复杂,准备的东西也不少,但实际上去签证中心后,当天便收到了电子签证,这大概得益于中国大多数人都豪爽消费习惯,现在出国要容易很多,尤其旅游签。

  北京和悉尼有着三个小时的时差,这边下午15:45出发,那边转天09:30到,中间会在南京经停一个半小时左右,差不多飞行时间15个小时左右。本想着带着小伊一起过去,但主要还是碍于这个飞行时间和澳大利亚大多相对荒凉的景点,犹豫了好几次,最终放弃。
  这几乎是最便宜的机票,东航的,往返2274元,含税,简直便宜得让人发指。若是坐国航的直飞,早点买票的话,3000元也差不多可以往返了。今天我从上海回北京,正在机场候机,机票价格1290,若是往返,比去悉尼要贵些了。

  飞行时间比较久,又没有带书,便把电脑上的几个电影,比如《金刚狼》系列都看了个完。虽然下载了一些攻略放在电脑上,但还是没有静下心去读。

  转天快到时,飞机上见到了圆形彩虹,期待一次好运之旅。

XGS_469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本计划着每年出去一下,选个国家,呆上十几天,慢慢体会异域的民俗风情,接触不同的山水风貌。在今年还没来得急选择的时候,被选中了澳大利亚。

  来之前对这并不是很了解,只知它的国土面积很大,孤独的漂在南半球的太平洋,满是袋鼠。还知道前总理陆克文是我们集团下属大学的名誉校长,讲一口地道的普通话,但对华政策却若即若离,不算好。

  近期工作较忙,来之前没怎么查攻略,虽然买了本Lonely Planet,但发现实在太厚,也懒得带着。索性还用老办法,搜了澳洲全部的世界遗产名录,拿着地图,对比交通,决定行程安排,两天便确定了全部。
  澳洲名气最大的是大堡礁,但因攻略做得晚,直升飞机和浮潜已很难预定,只能被迫调整了多次行程表,直到出发前。这导致在澳洲本土多乘了一趟飞机,还要坐通宵巴士。可它在出发后,却因Debbi飓风而被取消。
  埃尔斯岩太远,距离悉尼两三千公里,往返要花一万以上,浅俗地认为它只是块石头,值不值的问题犹豫好久。最后决定去,因为那的星空,因为它的名气,毕竟已有那么多人口口相传。事实证明,这是个正确选择。
  塔斯马尼亚岛据说不错,但因本次没有自驾条件,恐怕玩得浪费,便没安排。结果因Debbi飓风而取消的大堡礁让我们空出不少时间,最终还是来了,看来很多事情是自有注定的。

plain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印度,分布世界。在向外传播的途中,与各地的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三大支系: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其实,这是按照语系进行的区分,免去了可能涉及的贬义。它对应着我们常说的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当然,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属北传佛教。

  我们曾一度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这本是大乘佛教对他们的贬称,他们自己则叫“上座部佛教”,所以也没有“下座部佛教”。大乘和小乘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小乘佛教只求自己解脱,不渡众生;大乘佛教则要普渡众生。看似小乘佛教太自私,其实不然,是误解。
  小乘佛教认为人是人、佛是佛,人不可能成佛,最多是通过修行到罗汉的果位,把自己解脱出来,不是不愿成佛,而是成不了佛,那自然不可能度别人。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人本来就有佛性,只不过被迷住了,没有开发出来,通过修行就可能被开发出来,修成了佛,那当然就可以度化他人了。曰“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一旦拨得云开,便可“一悟即至佛地”。“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道出了本意。

  藏传佛教有藏区远古的苯教和社会种种影响而成,随着元朝忽必烈进入大都,方到北京。明清两朝多重视,清朝尤甚,皇帝多信,雍和宫成了中心,从它的英文名字“The Lama Temple”便知。

XGS_427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正月初五,弟一家三口要来北京转转,我便陪着,从老家提前回了京。

  来了很多次的故宫,其实依旧还是百看不厌,家里也不少故宫相关的书,比如安如意的《再见故宫》、李旻的《细说故宫》等,都还不错。以后估计还要来很多次,每次总要找个不同点,去发现些新的东西,否则岂不无聊?每次都在看三大殿或者慨叹太和殿,也实在会有些枯燥。

  选出一张看起来颜色最温暖的照片,这是琉璃。600年前,哥伦布出发时的目标,曾是流淌着黄金的东方之城,那便是西方人梦中的紫禁城。流淌着的黄金,则是闪耀着金色的琉璃瓦。琉璃瓦也几乎成了中国古建筑的象征。到了清朝,普通官员和老百姓已不被允许使用琉璃瓦,它也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然,它也贵,一片琉璃瓦需要16道工序,经历49天方成,有“一片瓦、一两银”之说,如今的工业化产品与之不可同年而语。
  其颜色很多,常见的有黄绿蓝黑,等级依次下降。黄色琉璃瓦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或者皇帝敕建的寺观、坛庙等,铺设时若带其他颜色剪边,地位稍次之,敕建的大多如此。

  本来是说这个龙的,跑了题。周边很多人分不清龙和蟒的差别,古代官员可以穿蟒袍,其形状与龙相似,神态也几乎一样,主要的区别在脚趾上,龙是五趾,蟒为四趾。当然,腿都是四条。知道这些,就不会随便指着一件蟒袍就说龙袍了,还在怀疑颜色问题。明清时代尤多。

XGS_420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春节回静海老家。

  发现家里很多都变了,也许是已许久没回。以前还能保持着一个月回来一次,但自从小伊出生,一般都是爸妈来北京,每每见了人,老家便回得少了。看着老家的一切,还是那么亲切,那是一种莫名所以的感觉。家里换了衣柜、冰箱,还改了厕所位置,前几天新给爸妈购置的新电视,已经挂到了墙上,一切又是那么新鲜。

  这个房子已经有些老了,已三十多年。后面正好有一片空地,是当年爸妈填起的一个土坑,曾计划着给我盖一套房子,在这结婚生子,宜享天伦的。结果,没有想到我竟然考上了高中,又到了南开,读完研又去了北京工作,似乎已很难达到父母最初的要求,一大家子前后院,一起上班、一起种地、一起过节串亲,孩子和猫狗前后院跑着,做好了饭招呼一声。老妈说,其实现在也挺好,就是你们累些。

  去年在北京安置好房子后,又想起了老家。今年回来,发现只比我小两岁的老房已经有些破旧,于是想着继续把房后那块被我们当了十几年菜园的地收拾收拾,然后盖处房起来。新房总是会舒服些,给爸妈。

  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放烟花,所以春节回来也给先我们几天回老家的小伊买了点。除夕夜,站在院子里,有些烟花,风风火火的,预示着一年的顺利和健康。

XGS_3477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