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史稿

  这本书单听名字就知道很枯燥了,如果再看看那个单调的封皮和毫无卖点的目录,很多人一定相信买它的人多数是戴花镜长胡子的老头或者埋头苦背明天考试的悲催学生。
  我在网上选中它,理由也算牵强,一是刚从西藏回来,迫切地想了解了解西藏的历史,而西藏的历史自然离不开吐蕃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二是曾经去过大理,对南诏国的兴趣蛮浓,于是也纠结到了吐蕃;三是去年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党项那悲催的命运,在遇到忽必烈之前,始终牵绕着吐蕃与大唐;四是,很多理由都归于一个选择,我便来挑选了,而又实在没有其他更有意思的描述吐蕃历史的书了,京东还在做着那忽悠人的满一百返一百活动。

  这本书不厚,却看了好久,每每都是卫生间读物。
  不过这次出差,路上时间久些,又将它放到了旅行箱中。武汉已连绵下雨两周,天气预报说还要两周。一个北方人着实受不了这样的天气,借机出差,去其他城市晒晒太阳,免得发霉。有小雨又听着音乐,总是容易静下心来读些书的。
  所以这次读得仔细,很多地方又重看了一遍。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长春观,为丘处机门徒所建,以其道号“长春子”而名,是我国道教著名的十方丛林,又被称为“江南一大福地”。碰巧周末闲逛,过来参观一下。

  有些资料虽然看着乏味,但还是了解一下的,虽然看起来像极了百度百科。
  北宋时,此地曾有元庆观,为天师道场。后在元初,于此处始建长春观,明永乐、清康熙年间重修,至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毁于战火。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龙门派传人何合春自武当山而来,募得资金,重建寺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侯永德继续修建。
  1926年,独立团叶挺以此为指挥所,部分建筑毁于炮火,而后逐渐修复。至1931年,侯永德再次募得资金,始成今天规模。可惜文革期间遭受冲击,直到1982年,政府重修后,香火才得以延续。

  门票上明明白白标注票价两元,但收费十元。

  山门,面武珞路,又名灵官殿。
  其内供奉王灵官,可知人心,纠人错,好人坏人,是否真心朝真,均能一眼辩出。其又相当于佛教寺庙中的韦陀菩萨,似护法,保护道观。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龙门飞甲


  片名:龙门飞甲/Flying Swords of Dragon Gate(中国·2011)
  导演:徐克 编剧:徐克、何冀平、朱雅欐 主演:李连杰、陈坤、周迅

  1、看到预告片,没犹豫,看了imax。
  2、陈坤的表演很棒,很帅,气场十足,再加上11年行走的力量,越来越喜欢他了。片中的一饰两角很出彩,但挡不住剧本的瑕疵,包括接头暗号的设计,西厂的自相残杀,都显得太监帮过于脑残。只有编剧才能杀死敌人。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周末,天气不错,在武汉市内闲逛。
  本计划去长春观,坐车过长江大桥,在阅马场下车,而后途径蛇山时,发现这里有一个龙华寺,上有匾额:大明成化十三年敕建,2011年重建。敕建,那一定有着辉煌的过去,而2011,那么得现代,着实让我闷了半天,这不刚建么?建设中的寺庙还真没参观过。连售票处都还没有建好,正好免票。

  据查,龙华寺始建于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此时间与庙门口匾额上的成化十三年略有不符,又有志载,“成化十年赐此额”,那便以成化二年为主吧,不能先有匾额后有寺庙,何况还是皇帝御赐的。虽然我极情愿以匾额上的时间为主,但目前寺庙建设者的虔诚之心,认真之情,实在让人怀疑。多数寺庙,只不过是一个景点,一个建筑,早没有了信仰于其中。
  其时,明朝太监王定因母亲生病,而在武昌蛇山选址建寺,为母祈福。后明弘治、清顺治、清光绪年间,多次扩建、重修,曾盛极一时。

  其为比丘尼僧道场,曾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集中了来自72座小庙的172位比丘尼,白天外出生产,夜晚回庙修行。而至文革期间,寺庙又遭受了破坏,仅留大雄宝殿和两块残破石碑。后于1994年进行了重建。
  网络上也找到了几张之前的寺庙照片,确实破旧不堪,而且掩映于高楼之中,难得一见。后因蛇山“显山透绿”工程,随着周边建筑的拆迁,再经修葺,成如今模样。与黄鹤楼景区、长春观,交相辉映。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武汉,雾气总是很大,所以太阳的升起与降落,是很难看到的。虽然住在江边,卧室外便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但这样的情景,一年内也见不到几次。

  早晨起床,睡眼惺忪,拉开窗帘看到此景,便立刻抓来了相机,心情不错,记录一下。
  江中,碰巧有一小舟。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