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大陆最为有名的景点,莫过于日月潭。在生日的当天,赶到了这里。

  来这总会想到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日月潭》,那是我们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并埋在心底。如下: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后来,日本人在此建了水电站,导致日月潭水面上升,如今的形状已看不出日月,更像了一片枫叶。
  而那个岛,本是土著邵族人最高祖灵的居处,也是邵族人早期的聚集地之一,所以名字在1999年已经改回“拉鲁岛”,那是它原本的名字,是去除政治意义后对于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XGS_730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台湾的寺庙很多,夸张点来讲,比便利店还多。网上查到一段数字,说台湾的寺庙有登记的是12083座,而2014年时运营中的便利店,只有10069间。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台湾岛的面积,其实只有重庆市的一半不到,装下那么多寺庙,密集程度可想而知了。

  寺庙多,一方面原因是当地原有的崇拜,对神灵和一些著名人士的,这是习俗而成;另一方面,是49年大量内地人员来到台湾时,带着各地的习俗和“本地神灵”,一些在此扎根。
  扎根的原因有很多,是那段等着反攻大陆却慢慢失去希望的时代,不能回家、也不能见到家人,在孤独和抑郁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寄托和诉说,让这些本地神灵有了扎根的基础,得以发扬。

  这次行程中,也有一个寺庙,是中台禅寺,这其实并不是我本意想看的那种古老的寺庙。
  它建于1994年,2001年建成,据称设计者是个名人,和台北的101大厦同一人。建筑确实宏伟,花了不少钱,但这个对于寺庙来讲,当然不是首位,对于旅行团来说却是首位,交通方便,设施便利,还免票。

  一株老根紫薇,在门口,开得正是漂亮。

XGS_7202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怦然心动

prxd
  片名:怦然心动/Flipped(美国·2010)
  导演:罗伯·莱纳 主演:玛德琳·卡罗尔 卡兰·麦克奥利菲

  1、一个很经典的片子,名气不小,在豆瓣电影的top250榜单中排名第24,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有将近90万人评分,得分9.0,这样的评价,这些年的国产片里是没有过的。可能确实不错,但比期望值低了不少。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1949年,随着国民党节节溃败,上百万的军民随蒋介石来到台湾。刚开始,大家还坚信能随着委员长打回大陆与亲人团聚,可随后希望越来越渺茫。国民党为了安置他们,建了一些简易房,还有日治时期的遗留建筑,很简陋,形成村落,称“眷村”,据称有800多个,即使到了如今,国民党军管的还有530多个。

  那时台湾很落后,蒋经国便亲自带着20万年青军人进入群山连绵的中部,修建了从西部到东部的中横铁路及苏花公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纯靠人力拿着简单工具开凿,给台湾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这些人其实很凄惨,没文化,年龄也越来越大,除了苦力,基本没谋生手段。离开大陆时,家有老有小,好多还是新婚不久,如今却在眷村苦苦熬着,慢慢失望,慢慢老去,没家人一点信息。一旦老了,无亲无故,孤苦伶仃,当时国民党政府称他们为“荣民”,建些“荣民院”进行安置。可陈水扁一上台,就改了称呼为“中国难民”,停发养老金,如今都成了国民党的自掏腰包。

  我们比较熟悉余光中的《乡愁》,那符合大陆需求。而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民国四大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一首《望故乡》,其实更加感人: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清净农场,便是当时为安置台湾老兵而建,给他们从事农垦,为了能养活自己,如今成了景点。

XGS_700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来电狂响

ldkx
  片名:来电狂响/Kill Mobile(中国·2018)
  导演:于淼 主演:佟大为、马丽、霍思燕、乔杉、田雨、代乐乐、奚梦瑶

  1、也许人到中年后,看什么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电影,似乎都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