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悉尼-北领地(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为什么要来这里?花了5倍于北京到澳大利亚往返机票的成本过来,就来看看这些石头?是因为它的名气大,还是因为它的不容易到达,好彰显一下自己的独立逼格?又或许皆有之吧。
最近的医院在450公里以外,景区的大奔坏了,最近的4S店相离2000公里,超市的东西有点贵,但东西南北各走出500公里范围,也找不到第二家,这里就是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在沙漠和戈壁滩的腹地,在澳洲的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
北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北部,首府是达尔文。其地广人稀,约占澳大利亚总面积的20%,相当于8个河南省的面积,将近40个台湾省的面积,人口呢?20多万,和我们公司整个集团的人加起来,差不多。这得多地广人稀啊。北京人口数量是其百倍,面积却又是其百分之一,情何以堪。
北领地的五分之四面积位于热带范围,普遍高温干旱,从飞机上可看,这里大片红土地,地表裸露着,有点生命禁区的感觉。只有靠近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的地方有些树木,颜色黑了些。
虽然乌鲁鲁名气大,几乎举世皆知,但我们第一站是由36块巨石组成的卡塔丘塔,便是下图的巨石阵。
这里只有两个旅行社,其中一家提供中文服务,你要是想听些传说和文化上的内容,除非英语词汇包罗万象,否则还是别自取其辱了。中文导游是一对夫妇,就这么两个人,这么些年来,来过的都是他们接待。人还不错,挺随和的。
女人正在准备怀孕,有点孕前忧虑症,我们反倒成了开导者,所以聊得最多的不是景点,而是孩子。但还是讲述了不少景区的游览须知,大多是规矩和禁令。
乌鲁鲁早已盛名在外,即使觉得这个名字不大熟悉,但一看到那个石头的样子,大多人也都反应出:“是它啊”。是啊,很多全球必去的景点名单内都包含着它,它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旅游标志,不管是明信片、各种书籍,甚至Lonely Planat的封面,都是它。可它的出名,也绝不是只靠着大石头的样式和颜色,亦或靠着“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这样的称号,那不足以吸引人们花高额的机票钱和两三天时间,来到茫茫戈壁间,只为看它。它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与之相同的双重遗产,有泰山、黄山等,都是景好,且同样的文化气息浓郁。
在同一个公园内的卡塔丘塔(Kata Tjuta)的名气要小多了,甚至鲜为人知。其名源于当地土著人的语言,意思是“很多个头”,因为它是由36个独特的红色的石头组成的巨石阵,从天空上面往下看,就像一个个脑袋。后来,虽然被一个白人探险家命名为“奥尔加山(Mount Olga)”,但人们越来越喜欢“卡塔丘塔”之称呼。
先是远观整体情况,因为一旦走近,眼前所见也便几块,因为它们实在过于巨大。最高的一块石头,超出了北京的香山,那可是一块石头,便有了一个半东方明珠的高度,委实惊人。
乌鲁鲁和卡塔丘塔都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山,有关乌鲁鲁的传说已开始被世人所知,导游能夸夸其谈许久,但关于卡塔丘塔的传说,我们知之甚少。甚至当地的土著阿南古人,也对此也避讳不谈。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里是土著男性成年礼要来的地方,是他们祭祀或者举办一些男性仪式的地方,是个“男人的秘密”。
为了尊重当地的文化和部落秘密,这里的旅游活动被严格限制,只有两条路线可走,除此之外,其他地方不被允许进入,更不准随意穿行。两条路线包括一条环绕卡塔丘塔的徒步,称作“valley of wind”,另一条路线是参观瓦帕峡谷(wapa),前者要四五个小时,后者需要一两个小时。我们要看日落,选择了后者。
便是此处,由此进入。
石头都是红色的,颜色有些很深,不同角度去看,不用时间去看,颜色不同,甚至还有着不小差异。单反的白平衡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否则不容易还原真实色彩。
阿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