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上清古镇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其他三座分别为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和安徽齐云山。原因,是因为张陵,为汉代名臣张良之后,不到三十岁便已是市级干部,但后来辞官创了道教。因入道者需捐米五斗,又得名“五斗米教”,看过三国历史的都不陌生。后被道教中人增加一个“道”字,尊为“张道陵”。
  张道陵为第一代天师,称“祖天师”,第二代天师是其子张衡,称“嗣天师”,第三代天师为张鲁,称“系天师”,到第四代天师张盛,迁到了龙虎山,并开始于此定居,之后便改称呼为“第N代天师”。

  中国有两个大家族“南张北孔”,是其他家族所比不了的。“孔”是国人相对熟悉的曲阜孔家,从孔子便开始传承,至今未断,已有83代,持续了2500多年,孔氏家谱更是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孔家曾获“衍圣公”称号,世袭了近千年,明朝时曾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直到民国之后被废。
  “张”指的是龙虎山张家,从第一代到如今已传承63代,均尊为“张天师”,持续了1900多年,大多为皇帝亲封,元朝时曾高居一品。第63代天师在1949年和蒋介石去了台湾,虽然在他去世之后,传给了其堂侄张源先,但因册封地在台湾而非龙虎山,并未被大陆道教所认可。大陆这边如今主持龙虎山道务的是第63代天师张恩溥的外孙张金涛,本名鲁金涛,后因“张天师”只传张姓而更易其名,他还有个身份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和龙虎山天师府主持,只是已无官方“张天师”身份。

XGS_0587
  龙虎山曾有一首民谣唱道:”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也许63便是个劫数了。

  而其实,对于这两个家族,放眼于他们的两千多年的历史,无数次儒释道的或尊或贬,无数次的风云际会或沧海桑田,这几十年来的沉浮尊卑,实在是个小事。名号、称谓或尊宠之外,重要的是家族和精神的延续。
  如今,我们知道和这两个家族所并行存在过的曾官封过他们的数个封建王朝都更替了,如刘杨李赵朱等皇姓家族也都散了,唯独这两个世家却一直延续,虽偶有起落,但当放在足够久远的时间长河里,终究是屹立未倒。历史中,衍圣公有着同样的坎坷之路,宋元时期还曾出现过南北两个衍圣公并行,后又统一。所以,哪怕一时的逆境,甚至更迭断代,当置于千年历史之中时,或许都只是临时,都未必是终点。因为儒教和道教都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是一个精神层面的依托,和统治者与当权者比较起来,和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比较起来,事实证明只有精神才能在世间和时间上永存。

  所以,游龙虎山,要到上清古镇。
  戏台如历史,粉墨登场者众,正襟常留者少。

XGS_0584
  上清古镇,历史自然是千年起,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镇”。
  可惜,晚清时,清军和太平军曾在此激战,古建损毁严重,现今主要的景点为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天主教堂等。

XGS_0607
  长庆坊,供奉着“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所以俗称“朱老爷庙”。道家讲究炼丹,常有中毒者,所以对于名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其他宗教。其始建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朝重修所留,为砖木结构。

XGS_0594
  留候家庙,又称“天师祖庙”,是张家的家祠,因自张良起,所以家庙主神为张良。张良是汉朝开国功臣,和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被册封为留侯,故张天师家庙得名“留侯家庙”。

  目前正在装修,未开放。

XGS_0608
XGS_0610
  嗣汉天师府,是张天师及其子孙的居住之所,和孔府一样,属于中国现存的世家“大府第”之一。其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后多次修建,现存古建筑仍有6000余平,基本为清朝遗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仍有太多建筑曾被毁,尤其文革期间,天师府的前部分很多便是仿古建筑。

XGS_0613
  此为府门,金光闪闪,为1990年所重建,上有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匾额书:嗣汉天师府。“麒麟殿”为汉代宫殿,寓指张良;“宰相”则指第38代天师张与材,曾被元朝皇帝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赐金印,视秩为一品,如同宰相般。
  古代的家府府门楹联,主要是用来彰显家族的显赫地位,其实在如今看来,开国功勋和宰相实在太多,大浪淘沙,被记住的却寥寥无几,显然这些官位虚职都不及张道陵创建道教的一人之功。“道教创始人”之名,显然也要高于当权者之封,只是我们总是当局者迷,迷惑亦迷恋。

XGS_0614
  仪门,为近几年新建。

XGS_0617
  旁有“道教祖庭”四字。

XGS_0618
  此进院内,西侧是法箓局,是张天师掌管道教的办事机构,为1998年新建的仿古建筑。
  进入,有一处院落,其内有斗姆殿、玄母殿、慈航殿。斗姆殿供奉斗姆元君,被称为“众星之母”,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她有九个儿子,为玉皇大帝、紫薇大帝、北斗七星,她左右两侧为西王母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袛。玄母殿供奉九天玄女娘娘,也就是女娲娘娘,是斗姆元君的弟子,左右两侧为魏夫人和妈祖。慈航殿供奉观音大士,是道教和佛教共同祀奉的神仙,她左右两侧为何仙姑与碧霞元君。突然发现,这边的神仙都是女性。

XGS_0620
  而东侧,是玄坛殿,为天师做小型法事之所,同为1998年新建。
  进入,同样一处院落,中间有平安桥,然后是财神殿、文昌殿和救苦殿。财神殿内供奉着财神赵公明,两侧是文武财神,即范蠡和关羽。文昌殿内供奉文昌帝君,左右两侧为许逊和葛玄。救苦殿内供奉救苦天尊,他的左右两侧为吕洞宾和黄大仙。这边的神仙都是男性。

XGS_0628
  前走,是二门,为1996年新建,上有楹联: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XGS_0636
  过二门,是玉皇殿,建于1992年,是目前天师府最大的建筑,重檐歇山顶。因其名便知,其内自然供奉着玉皇大帝,近代的雕像,谈不上精美可言。

XGS_0637
  进入下一进院前,此处有仁靖碑,为元朝所留,碑文是赵孟頫所书,极其珍贵。可惜文革期间被毁为多段。

XGS_0673
  一堵红墙,再往后,便是张天师的私人府第了。

XGS_0640
  此处有门,上书“相国仙府”四字。“国”字由“西”、“人”、“国”三个字组成,为道家自创,指西方的国家,怕和皇权发生冲突,以求自保。也指当年刘邦杀了不少开国功臣,而张良明哲保身,全身而退,跟赤松子去做了神仙,所以去相西方之国了。
  “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相传为朱元璋赐予第43代天师张宇初的对联,肯定了“南张北孔”的地位。

XGS_0641
  天师私第分前中后三厅,前厅又名“三省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毁于火灾,于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是府内保存最好的明建清修古建筑。曾改名“天师殿”,所以中间供奉祖天师张道陵,两侧供奉第30代天师和第43代天师像。

  殿中有一块古老的天然圆盘石,鼓状,上有天然花纹,呈太极状,又被称为“迎送石”。讲天师迎客送人,均到此为止,不再出门,以彰显身份的尊贵。

XGS_0655
  中厅,为会客厅,又名“狐仙堂”,其背后有“宗传”金匾,为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万历皇帝恢复第50代天师张国祥“正一真人”封号时所赐。

XGS_0658
XGS_0660
  后厅,原为天师起居之处,上有匾书“教演宗传”,为乾隆所赐。

XGS_0656
  “壶天春永”匾为民国时袁世凯赠给第62代天师之物。

XGS_0662
  再其后,是灵芝园,为历代天师栽花种药之所,也是后花园,园门为八卦形。

XGS_0657
  天师私第西侧,有万法宗坛,为道教最高法坛,是万神聚集之所,是张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象征。道教原有四派法坛,元朝时由正一派统领,故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
  院落内有两株雌雄罗汉松,相传为南宋皇帝赵构所栽,至今已近千年。

XGS_0672
  出天师府,继续东行,有教堂,继续走,过河,走到热得不行,怀疑人生。

XGS_0678
  终于到了大上清宫,其为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

  龙虎山鼎盛时,相传有10道宫、81道观、36道院,被称作“道都”。此地的上清宫为全国之最,也是历史上至今规模最大的道宫,故名“大上清宫”,有“仙灵都会”之名和“百神受职之所”之誉,被称作“中国道教第一宫”。
  其始建于东汉,为张道陵修道之所,曾名“天师草堂”,后来张盛迁至龙虎山后,改为“传录坛”,之后历代均有修建,至元代始名“上清宫”。但民国期间毁于火灾,文革破四旧又毁了最后一点建筑,地上部分仅存东隐院。

  如今,人们挖掘出来遗址,并被列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根据遗址,开始恢复并重建了部分建筑,为今之所见。此为福地门,很宏伟壮观。

XGS_0679
  下马亭。

XGS_0682
  过下马亭,是龙街,要走很长一段距离,到棂星门。
  其后是钟鼓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寓意晨钟暮鼓,此为钟楼。

XGS_0686
  东隐院,此地仅存的明清建筑,因曾做民宅而在文革期间留存。

  至此,回。

XGS_0694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