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比较有特色,有它独一无二的特点和风格,再加上喜欢古建,所以一直就想来。如今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徽州的古建有三绝:民宅、祠堂和牌坊。中国自汉代起施行里坊制后,坊与坊之间的通道建有门,方便通行,坊里的告示一般就贴到了坊门上,后来里坊制没了,但带有表彰功能的牌坊却留了下来。
牌坊大多是木质,但因大多露天,时间久远后保存至今的,多为石质,徽州这片土地上留存最多。
徽州多牌坊,且多贞节牌坊。贞节观是种精神糟粕,也并非中国各个朝代一始贯之。我们熟知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县令和太守都曾遣媒人来找被休回家的刘兰芝,唐朝二婚的武则天更是当了皇帝。贞节观念的强化始于宋朝一堆儒学家,程颐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朱熹又把“夫为妻纲”提升到了“三纲之首”,他便是徽州人。
明清时期尤甚,尤其清朝,规定了节妇和烈女的定义,要求各级政府每年上报清单,一个地区节妇烈女多寡成了民风教化的政绩,要编入正史和地方志,官府和家族会得到荣誉。地方或家族缺这么块牌坊就觉低人一等,家教有污,导致出现了逼守活寡,甚至逼死活人的现象。那遍地的贞节牌坊、主流的女学书籍、传颂的贞烈悲声,都在潜移默化着夫死改嫁或失身他人是伤风败俗,不断把女性财产化、物质化。
接上前面几篇文章,徽州从商的人多,大多男性都出门在外经商,常年不回。而家里的老人,孩子都需有人照顾,所以很多徽商出门前,先结婚,然后在妻子怀了孕或者生了子后出发,留下了以女性为主导的家庭。
所以,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为了安心在外从商,徽州之地便极为推行贞节之事。无窗的民居、遍地的牌坊、严格的礼制、无声的教化,不知毁掉了多少女人的幸福。很多女人只是在结婚后见过自己的男人,然后就守了一辈子活寡,守成了一座牌坊。
棠樾古村里,第一个进入的景点便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清懿堂,又被称作“女祠”,便是为了纪念为徽商的辉煌做出了巨大牺牲的女性们。匾额上的“贞烈两全”为曾国藩所书。可,对于这些孤苦一生,仅天井相伴的女人们,站在她们的角度去看,真的是两全了么?
旁边有世孝祠,由时任两淮盐务总商的鲍志道修建,建于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
敦本堂,又被对应着称作“男祠”,现存建筑同为鲍志道修建,建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
清乾隆帝曾题联:“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这个“江南第一乡”,说的就是棠樾村,其“棠”字,取义《诗经》的《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寓意着“德政”。“樾”字,意为树荫。“棠樾”即为甘棠树荫,德政庇护,或者靠德行开枝散叶之意。
村落始建于南宋,徽州官员鲍荣来到此处,并在这建了第一处宅院。但直到他的曾孙,全家人才都搬了过来,开始繁衍生息,并逐渐成为一方显赫家族。
敦本堂,并非宗祠,仔细看,门上有匾,书“鲍氏支祠”。在徽州,祠堂分两类,一类是宗祠,一类是支祠。一个村落的一个姓氏,一般只有一个宗祠,里面祭祀一世祖,所以鲍氏宗祠里供奉的应是鲍荣。还有一类是支祠,那可以有很多,祭祀一世祖下面的分支,由各自儿孙各自祭。敦本堂属于鲍氏支祠,里面供奉的是八世祖,可能他这一支下面的子孙比较争气。
徽州祠堂,都少不了“忠孝节义”四个字。
最有名的是牌坊,主要有七座。从古村往外,第一座,是鲍灿孝行坊,上有“圣旨”二字。
一般来说,牌坊不是随便造的,有严格的程序和流程,大体有四个等级:御制、恩荣、圣旨、敕建。
级别最高的是“御制”,由皇帝颁旨,国库出钱;然后是“恩荣”,也是皇帝颁旨,由地方出钱;之后是“圣旨”,想要建牌坊的先申请,然后由地方政府逐级上报到皇帝,经圣旨批准后,自己出钱建造;最后是“敕建”,也是自己申请,政府逐级上报,到皇帝批准,只不过这个是口头批准,没有圣旨,当然也是自己出钱。
查了一下,刚去过的徽州古城的许国石坊是“恩荣”。
鲍灿其母脚部有疾,久医不愈,看着母亲难受不忍,便持续吮吸脚部血浓,终至痊愈。其孝行感动乡里,请旨建了此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
元朝时,歙县守将叛乱,抓到了棠樾鲍氏父子,要杀二人之一。结果父子争死,以求他生,竟然感动的叛军不忍下刀。后来,永乐皇帝朱棣立了此牌坊。“御制”是牌坊的最高级,由皇帝下旨、国库出钱,永乐帝还在上面写了首《慈孝诗》。
清朝时,乾隆帝下江南,听说了这个故事,便有了开头所说的那副对联: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慈孝”二字,便是来源于这里。并拨款重修了牌坊,刻上了自己的对联。一个牌坊,经两个朝代的皇帝加封,并不多见。
鲍文龄之妻江氏,26岁守寡,含辛茹苦,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代名医,自己也活到了80高龄。族人请旌立坊,建于清乾隆年间。
其后有亭,名“骢步亭”,因形似古代官帽,又名“官帽亭”,始建于明隆庆年间,为了纪念西汉御史鲍宣。鲍宣祖孙三代都是御史,为官清廉,常骑青骢马出巡,故得此名。亭损毁多次,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和嘉庆年间重建。
过亭子,是第四座,乐善好施坊,又名“鲍漱芳父子义行坊”,上书“圣旨”二字。鲍漱芳是大盐商,水灾时积极捐款,又在家乡修建祠堂、学堂、铺桥修路,义举得到了官府认可,请旨建了牌坊,建于清嘉庆年间。
第五座,鲍文渊妻节孝坊,上书“圣旨”二字。鲍文渊之妻吴氏,是继妻,29岁时丈夫去世,守寡一生,对前室之子视如己出,尽心抚养,成了著名书法家。此外,她还尽心照顾婆婆,给亡夫祖上重修了墓,安葬了族中没钱下葬的人。她的举动打动了当地官员,便打破了继妻不给立坊的规矩,上报皇帝,得到了圣旨建牌坊。
不过,即使如此,牌坊上“节劲三冬”的“节”字,依旧特意把上下部分错了位,以表示继妻和原配的差距。这妥妥的封建文化糟粕啊。其建于清乾隆年间。
第六座,鲍逢昌孝子坊,上书“圣旨”二字。鲍逢昌之父在明末战乱时失散,杳无音信,其子鲍逢昌在14岁时,便开始沿路乞讨,千里寻父,最终在甘肃的寺庙里找到了生病的父亲,他为父亲吮吸浓疮,并扶持回家。回家后,发现母亲病危,又到浙江寻药,最终药到病除。人们称其天鉴精诚、孝愈其亲,当地政府便请旨建了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
第七座,鲍象贤尚书坊,上有“恩荣”二字。鲍象贤为进士,曾出任兵部右侍郎,镇守云南、山东有功,不过后来得罪了奸臣,几起几落。死后被追封为工部尚书,所以这个又叫“尚书坊”,建于明天启年间。
走到村头,从这边往远看,第一座是上面所说的第七座,依次类推。七个牌坊,忠孝节义都有涉及。
欣赏完牌坊,回到棠樾村,村子不大,就两条街,前街和后街,时间充足,闲逛一下。
基本是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闲逛,这里面好几处。这是前文提及的鲍氏始祖墓园,应该算是这个村落里的第一个建筑。
去鲍家花园的小路已经关闭,需要从大马路上绕行,要走很远一段路。
鲍家花园是著名徽商鲍启运的私家花园,很大,曾经也很精致,与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为“江南三大私家名园”,后毁于太平天国战争。如今虽然自称已经修复,并成为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也是最大的盆景观赏地,但实在不推荐,很无聊,景色粗糙,就是大,很一般。
棠樾村里的女祠,便是这个园主鲍启运所建。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