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印度,分布世界。在向外传播的途中,与各地的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三大支系: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其实,这是按照语系进行的区分,免去了可能涉及的贬义。它对应着我们常说的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当然,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属北传佛教。

  我们曾一度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这本是大乘佛教对他们的贬称,他们自己则叫“上座部佛教”,所以也没有“下座部佛教”。大乘和小乘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小乘佛教只求自己解脱,不渡众生;大乘佛教则要普渡众生。看似小乘佛教太自私,其实不然,是误解。
  小乘佛教认为人是人、佛是佛,人不可能成佛,最多是通过修行到罗汉的果位,把自己解脱出来,不是不愿成佛,而是成不了佛,那自然不可能度别人。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人本来就有佛性,只不过被迷住了,没有开发出来,通过修行就可能被开发出来,修成了佛,那当然就可以度化他人了。曰“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一旦拨得云开,便可“一悟即至佛地”。“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道出了本意。

  藏传佛教有藏区远古的苯教和社会种种影响而成,随着元朝忽必烈进入大都,方到北京。明清两朝多重视,清朝尤甚,皇帝多信,雍和宫成了中心,从它的英文名字“The Lama Temple”便知。

XGS_4270
  门口的四柱三门七顶式牌坊,共三座。

XGS_4243
XGS_4236
  雍和宫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赐予了四子雍亲王,名“雍亲王府”。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帝国未来的主人乾隆出生于此。后来雍正继承皇位,在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其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三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驾崩停灵柩于此,雍和宫也得以将绿色琉璃瓦换成了黄色。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雍和宫被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现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买票,先过昭泰门,然后是雍和门,即天王殿。

XGS_4259
  红漆大门,九九的金色大钉,彰显着皇家尊贵。

XGS_4263
  两侧是钟鼓楼,四角攒尖的黄色琉璃瓦顶,一东一西,晨钟暮鼓。

XGS_4264
  时间比较赶,前面也来过了多次,所以这次径直往后走,要先看看大佛。虽然这里说着开放时间到五点,可几乎四点,甚至更早,有些殿就会关门。正是因此,以前错过了雍和宫三宝之一的大佛。

  这便是放置大佛的万福阁,双层楼,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这里的最高建筑。阁内供奉着地上18米,地下8米,合计26米高的弥勒佛站像,由整棵的白檀木雕刻而成,特别震撼,据称是七世达赖当年的贡品,如今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据说此木源于尼泊尔的原始森林。

XGS_4283
  禁止拍照,也便了了眼缘,这里不发了。

XGS_4314
XGS_4301
  万佛阁牌匾,背后是“龙草和玺彩画”的梁枋,枋心、箍头为龙纹,藻头为草纹。

XGS_4294
XGS_4287
  大殿,日沉后变得安静。

XGS_4312
  八角攒尖的碑亭。

XGS_4262
  上有精彩别致的斗拱。

XGS_4344
  雍和门,四点半便已紧闭。

XGS_4339
  前天夜晚,请弟一家吃的全聚德,然后晚上逛逛南锣鼓巷,还挺冷。

IMG_8288
  从南锣鼓巷走到与北锣鼓巷的交口处,转向鼓楼东大街,一直走到鼓楼,然后向南走地安门外大街,再向西走烟袋斜街,一直到后海,方才往回走。

IMG_8297
  今天则从雍和宫出来,直接奔前门大街。

XGS_4367
XGS_4360
  正阳门箭楼,虽是箭楼,可如今早已没了“武”的色彩。

XGS_4386
  正阳门城楼,也便是常说的“前门”,北京城的南大门,是老北京的“京师九门”之一,为明代所建,是北京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城门,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的正阳门,除了皇帝出行外,终年不启。
  话说,每逢打仗,遇到紧急情况,守城士兵便会在这里挂灯示警。若是悬白灯一盏,则代表敌军围城,形势紧急;若悬灯两盏,则代表已城门攻破,短兵相见,近身肉搏;若悬了三盏,则表示城门失手,危在旦夕。当年李闯王兵临城下,崇祯皇帝看到正阳门悬起了三盏白灯,便逃出了宫外,自缢景山。

  如今,我们更多的是想起一首歌,《前门情思大碗茶》: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饱含着泪花,它饱含着泪花。

XGS_4402



, ,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