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让人开始关注古蜀国,但因并无实在证据,很多都为传说。
相传,居住青藏高原的羌人迁居,进入岷山地区,被称作蜀山氏。后有子女嫁给黄帝,生子,名蚕丛,教化民众种桑养蚕,成了第一代蜀王。后与商朝交战,落败,迁往四川盆地,柏灌为第二代蜀王。其后,鱼凫成为第三任蜀王,目前认为三星堆的主要文物与第三代蜀王鱼凫密切相关。
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册封杜宇为蜀王,准予建国,族人迁至广汉平原建古蜀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杜宇又被称做“望帝”。后因来自荆楚地区的开明氏成功治理了古蜀国的水患,深受人们爱戴,成了第五代蜀王,但被秦所灭,国亡。
这是世界上最早,最高的青铜树,高384公分。树上有9只铜鸟,在中国的神话中,鸟是太阳的象征,那么这个神树也许便是传说中的扶桑,是用来连接天地之间,连接人神的登天之梯。因为神树顶部有损坏,所以并不确定是否还有一只鸟,这样便可以对应上《山海经》中所述“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之言。与树干相傍,有一条头朝下的铜龙,身上挂着刀状的羽翅,有可能是巫师上下天的坐骑。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四川, 摄影, 足迹
三星堆,被称作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国遗址。它的时间跨度达到了2000余年,被官方命名为“三星堆文化”。它的发现不仅震惊了中国,还震惊了世界,不仅将四川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也改变了中国古代文明史。
我们曾一度认为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而后传播到全国,但三星堆不仅验证了文献中对古蜀国的记载,也将其历史推前到距今的5000至3000年间,相当于中原的夏和商,甚至更早的文化中心。如此,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未必只有黄河,三星堆将长江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华文明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雅斯贝尔提出,判定一个文明的要素,需要城市、符号、祭祀和金属器。在三星堆,除了青铜器带着些中原文化特色,其他的出土文物都有着强烈的独特风格,有着明显的自成文明体系的框架。那高鼻巨目,阔嘴大耳的面具,还会让人想起异国异乡,甚至外星文明。
如同我们看到的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具有浓厚的神巫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观体现,不同的水土和文化带来了另一片丰富多彩的想象世界,让人着实惊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四川, 摄影, 足迹
培训,至四川德阳,别称“旌城”。中国大多的铸钢设备,都是德阳造,这里出了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50%的大型轧钢设备。
因时间有空,喜欢古建,便到德阳文庙看看。它是西南地区最大,全国第三,仅次于曲阜和北京的孔庙,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誉,列为全国文保。不过,向来第一鲜有大议,而第二、第三会因不同排名方式而层出不穷,个人感觉德阳文庙在全国数来,不至于如此靠前的。
其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当时在城东,后坍塌。明洪武三年(公元1368年)在城南重建,但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重建,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大规模修葺,现存格局基本为此时所留。汶川地震中受损,部分建筑有脱落或裂纹,如今尚有痕迹。
闹市之间,便一眼而见,道冠古今的自信,大多只出现在文庙。
牌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层庑殿顶,黄色琉璃瓦,三顶呈“山”字。基座是红砂岩须弥座,每每看到,便会想起凤凰古城。主体为砖,与北方常见的木牌坊有所不同,故一度以为是山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四川, 摄影, 足迹
出差路远,从雅安一路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这里处于川滇交界,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四川民族种类最多,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地区。最大的节是火把节,小学课本上便有,这次时间对不上。
到这里时已经接近半夜,饥肠饿肚的,在酒店旁边找了一家炭炉烧烤,浓烟滚滚。
凉山州的首府是西昌市,古称“邛都”,除了归属中央政权外,还在唐朝先后归属过南诏、大理,吴三桂也曾占领过。“西昌”之名始于清雍正年间,可能与曾经的建昌府、建昌卫之名有关,没有查到相关介绍。只是如今以卫星发射基地而被人所知,历史几乎已被湮没。
西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也有着“春城”之名,是除西藏地区外,日照时间在国内数于前列的,故冬季游人甚多,尤其春节前后。水果也很香甜出名,芒果、枇杷、草莓,都还不错。
西昌给人的感觉很好,走在海滨大道上,干净、温暖、美丽、平静,非常好的感觉。她和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并称“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四川, 摄影, 足迹
泸山又名“蛙山”,在西昌的邛海南岸,海拨2317米。若是只看山本身景色,那来这是个错误,若是想登高揽邛海,或者感受寺庙文化,那便值得。在这座山上,有差不多十座古刹,佛教、儒教、道教均有,在四川,峨眉皆佛,青城纯道,唯泸山三教合一,已相处了千余年,实属罕见。
车停一处,约百级台阶,其上为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建筑,红色墙体,一副皇家气派。金匾黑字,书着“光福寺”三字。其曾名泸山寺、大佛寺,始建于唐天佑年间,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是目前泸山上最大的建筑群,也是泸山的主庙,香火最为繁盛。
相传明成化年间,皇妃久病不愈,偶然夜梦一庙,醒来后派人四处寻找,得知此寺与梦境相合,遂前来朝拜,而后痊愈。龙颜大喜,遂赐名为“光福寺”。
此为寺内景色,绿树浓密,远处为藏经塔。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NIKON D800, 单反, 四川, 摄影,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