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登陆携程,发现这次贵州之行如此坎坷,飞机票出单八次,退了六次。由于公司开会向来临时通知,然后又习惯临时取消,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最近几个月都有。殊不知常常会打乱了出行计划,朝订夕退,退票费还另说。
  既然决定了就会一头走到底,哪怕过去只住一晚。这样,就不会时常处于患成患败的操心状态。麻烦和变化是来面对的,而不会成为改变初衷的借口与理由。

  贵州,俗话“八山一水一分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西江苗寨、荔波、梵净山、织金洞、韭菜坪等等,都是让人着迷的地方,黄果树瀑布当然也是其中一个。

  这是黄果树景区内的陡坡塘瀑布,拍摄《西游记》片尾曲,我牵马你挑担的地方。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亲戚过来,带着家里孩子,第一次到北京,于是带去故宫转转。

  故宫已经来过了多次,所以偶尔可以充当半个导游,可惜他们对于古建筑并不大兴趣。后宫和秘史,哪怕淑芳斋、慈宁宫,都是他们感兴趣的目标,还有甄嬛住过的碎玉轩,在哪里,我得问导游。

  拍照不多,这里大多已经拍过多次,况且那天天气也不好,出片效果一般。所以只拍了几张人像和近期比较关注的格扇和梁枋,刚好作为宫廷部分的资料留下来,与其他地方作对比。

  太和殿,下部的红色基调,六抹头的格扇,三块绦环板,各有一条行龙,格心为三交六椀菱花纹,交心为梅花钉,裙板是双龙戏珠的浮雕,四角是大面积的贴金卷草纹。据称这一个大殿,里里外外,合计12600条龙。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南锣鼓巷,一条名气基本等同于故宫,时常出现在各大杂志和节目的胡同,挤着三百六十五天热闹的人群。避开熙攘,走几步便向东拐去,是炒豆胡同。这里有一座清净,不大为人知的王府,也是目前北京少见的一座蒙古族王府。

  僧格林沁,晚晴名将,因有功,加封亲王,故此府得名“僧王府”。
  其食双亲王俸,世袭亲王,谥号“忠王”,配享太庙,朝廷还为其专门建立了祠堂“显忠祠”,至今仍在地安门东大街。纵观清朝几百年,有如此待遇的能有几人?

  和当年战死沙场的僧格林沁对比,是子孙们的落败。僧王府终被后人拆建、变卖,西部成为中学,中部卖给私人,东部除留部分自住外,其余卖给了西北军。如今,里面七零八落,住着操着各地口音的租户。
  推开红漆大门,一段尘封的历史,伴着破碎的花盆、杂乱的电线,还有吱吱作响的门窗。繁华不再。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有富人要喝母乳提神,有城管打死湖南瓜农,有校长拉着学生开房,有公司高管贿赂被抓,李天一闹得亲爹憔悴,郭美美逼得干爹噤声,斯诺登愁问路在何方,邓文迪爱恨情仇不明。
  冯小刚当了春晚导演,苍老师粉丝过了千万,这社会看客决定价值,写新闻以后只出一版。
  娱乐版。

  去了国博一天,写了博客几篇,回来新闻再看,竟似久别多年。一条消息传言,来自古都西安,三百多亿现钱,再建阿房宫殿。一句好友名言,瞬间到了唇间,在此轻轻一叹,送给热闹人间。
  我的妈也。

  国博,免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太多事,却总感觉时间不够,麻烦太多,也屡有抱怨。我想大抵是缘于心绪不定,患得患失,不觉间少了些从容。不再有安排,不再分轻重,而视之只就缓急。做事,有点随波逐流的意思,时常以结论为圭臬,鲜有思考。
  也许,当我们去掉情绪后再来看待每天的事,会发现一切如旧。变得只是我们的情绪,蒙上了有色膜,误导了自己。冲杯咖啡,放点音乐,竟也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春和景明而来。

  国博的最后一篇了。这次总体来说,除了瓷器展外,其他还是看得不够仔细和系统。这里适合看一遍,补充一下知识,然后再看一遍。我想,收获自是极大的。

  古代中国展览中,还有一部分是明清时期的文物。此为康熙画像,清朝宫廷绢本,此应为最接近实际长相的了,还挺像陈道明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