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一条名气基本等同于故宫,时常出现在各大杂志和节目的胡同,挤着三百六十五天热闹的人群。避开熙攘,走几步便向东拐去,是炒豆胡同。这里有一座清净,不大为人知的王府,也是目前北京少见的一座蒙古族王府。
僧格林沁,晚晴名将,因有功,加封亲王,故此府得名“僧王府”。
其食双亲王俸,世袭亲王,谥号“忠王”,配享太庙,朝廷还为其专门建立了祠堂“显忠祠”,至今仍在地安门东大街。纵观清朝几百年,有如此待遇的能有几人?
和当年战死沙场的僧格林沁对比,是子孙们的落败。僧王府终被后人拆建、变卖,西部成为中学,中部卖给私人,东部除留部分自住外,其余卖给了西北军。如今,里面七零八落,住着操着各地口音的租户。
推开红漆大门,一段尘封的历史,伴着破碎的花盆、杂乱的电线,还有吱吱作响的门窗。繁华不再。
如今,王府前的街道,却已是这般景象,时隔不过百余年。
而往西走不到五十米,便是游人如织,各色皮肤嚼着蹩脚普通话的南锣鼓巷。
虽然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里面的住户复杂,想要清理出来,重新修建,谈何容易。据说这块地方的产权归国家安监总局和北京豆制食品工业公司,曾作为职工宿舍。如今要在这个地价堪比黄金的北京二环内迁出这些人,重新开放王府是何其难?难于再建一个王府。
但若这样继续私搭滥建下去,文物就真的只剩下名字了。
另查资料,僧格林沁被加封的“博多勒噶台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但其府邸规模较清朝其他亲王,却相差实在太多。有一说,僧格林沁起初是承袭的科尔沁郡王,已有王府,加封亲王后,再买旁边院落进行的扩建;还有说,僧格林沁是科尔沁左翼后期人,在其本旗领地有王府,故京城的可能会规模小些。
再看大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