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游记(2)·新都桥-理塘-香格里拉

  折多山,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往西便是真正的藏区,这已经到了青藏高原的东部。过了它的第一个镇子,便是新都桥,其实可以立上个牌子:欢迎来到藏区。

  新都桥是个很小的镇子,但名气很大,如今满是酒店和饭馆。它被誉为“摄影天堂”,大概是因为处于318川藏线上,是进入西藏的第一站,而镇子的海拔已有3300米,基本和拉萨持平,所以又成了很多人进藏的最后一站,止步不前了。加上以前进藏不容易,照片传出去也不多,有些人带着单反拍点高原特色的照片,尤其是早晨和黄昏,阳光刚起、有点晨雾、树叶金黄时,回去吹吹牛,便有了这么一个称号。

  如今,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发现它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景色也很一般。那些照片中的景色在高原随处可见,有点树和水就行,和高原上的众多镇子没差异,除了商业味道更浓郁。所以,“摄影天堂”这个称号已经越来越不被提起,除了当地民宿或旅游公司。

  在这里安排了住宿,但并未特意安排镇上和周边的景点。今天的行程是从新都桥出发,过雅江、理塘,然后进入稻城县,住在香格里拉镇,就是稻城亚丁景区的门口。

  早晨八点半出发,新都桥镇,小山包上的寺庙。

继续阅读“川西游记(2)·新都桥-理塘-香格里拉”

川西游记(1)·成都-泸定-康定-新都桥

  为什么要来川西?毫无疑问是因为稻城亚丁。那,为什么要来稻城亚丁呢?

  也许是要一次逃离城市和俗务、回归原野;也行是要一次解放大脑,改为挑战体能极限,去享受身体的疲惫;亦或是要一次高原雪山的净化心灵之旅。曾有过很多次想来的冲动,总因没准备好而放弃,这次也差点。孩子还小,担心高反,工作很忙,无法确定行程等。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永远有各种理由。

  临时做的决定。机票早已全价,再加上全程包车,花费不菲。何况是第一年结束疫情后的火爆长假,各种拥堵的新闻早已跃然眼前,甚至我提前四个小时出发去机场,依然差点误了飞机。一盆凉水泼下,可惜没有浇灭心中的悸动。有些路,注定不好走。可那又何妨,打开音乐,一首《蓝莲花》,拽回318。

  是啊,这次走的就是318。放下百日会战和那遥不可及的目标,拿出已经落灰的单反,才发现已经有些年头没动了,特意带了24-70mm和70-200mm两支镜头。又从箱子最底部,翻出了登山包和冲锋衣、冲锋鞋,上次穿它们还是在尼泊尔的安娜普尔纳峰大环线,整整过去了8年。探路者的质量确实不错,依旧可靠。

  游记开头选个照片?那是在新都桥的鱼子西,拿着长焦拍贡嘎雪山时,碰巧有一群路人入镜。恰巧,符合刚到川西时的心情。仿佛耳畔已经响起许巍的声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继续阅读“川西游记(1)·成都-泸定-康定-新都桥”

山东省博物馆(4)

  泰山在山东,到此举行封禅大典,被誉为皇帝的最高荣誉,但凡有点功绩,朝中有眼力见的大臣就会上书,撺掇皇帝去封禅了。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来泰山封禅的却只六位: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其实还有几个不错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据说都准备来了,要么被魏征劝住,要么天公不作美,愣是没去成。也有些皇帝来了,但只祭祀未封禅,比如杨坚、康熙、乾隆,别人来一次,乾隆却来了十次。还有,别人都只封禅一次,而汉武帝却有八次。

  人要有自知之明,很多名人是要被放到聚光灯下,不停被人拿着放大镜检视的,就像封禅大典。作为皇帝,哪个想要去泰山,自然是没有人能拦住的,那拦住他们的是什么?是百姓的悠悠众口、是历代文臣喋喋不休的议论、中华民族传承千万代的历史凭说。自从宋真宗去泰山封禅后,被历史嘲笑了一千年,甚至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导致之后再没有过封禅。朱棣、康熙再有想法,想想今后要和宋真宗并列,也便罢了。

  其实,站在宋真宗的时代背景下,他虽没有其他五位那种开创性功绩,但也不乏是个好皇帝。《檀渊之盟》的签订,让宋辽近百年再无战事,只是给人家交岁币的事,无论如何美化,都是泱泱华夏历代所不好接受的。

  封禅是两个动作,“封”是祭天,“禅”是祭地。秦始皇封禅时,曾在泰山立碑,传闻是由宰相李斯撰写和雕刻,现石碑存于岱庙。此外还有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琅琊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此为琅琊刻石。

继续阅读“山东省博物馆(4)”

山东省博物馆(2)

  下个展馆,是山东历史文化展。

  沂源人的发现,让山东境内古人类的活动时间推前到了60万年以前,和“北京人”属同一时期,但骨骼更粗大一些。目前中国大地上出土的史前人类,按照年代排名,依次是元谋人、勋县人、蓝田人、北京人、沂源人。

  沂源位于淄博,因处于沂水之源而得名,有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在原始森林覆盖的大山里面,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溶洞,其内冬暖夏凉。史前古人类生存能力较弱,也不会盖房子,自然形成的溶洞便成了它们最好的庇护所。此外,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来源于沂源的民间文学,现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了新石器时代,此地依次又有:后李文化(距今9000-7000年)、北辛文化(距今7000-60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400年)、龙山文化(距今4400-3800年)、岳石文化(距今3800-3400年),已成比较清晰的文化脉络。而在考古上,习惯将自后李文化起,上面这条线的人称作“东夷人”,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广义上可囊廓从大连到上海之间的沿海地区,包括山东全境、辽东半岛、河南东部、河北南部、安徽东北部、江苏东部等。而东夷文化的起源,随着沂源人的发现而有所改变,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这是省博里山东史前文化的脉络整理。

继续阅读“山东省博物馆(2)”

山东省博物馆(1)

  打卡省级博物馆,到了山东。进门第一个展厅是佛教造像艺术展,知道了龙兴寺。它在青州市,于1996年一处学校操场施工时被发现,在仅长8.7米、宽6.8米、深3.45米的土坑内,层层叠叠400多尊佛像。其中,最大的高3.2米,最小的仅20厘米。当时轰动一时,世界都为之惊叹,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历史上,龙兴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唐宋时期曾为皇家寺院,但在元末明初后,就突然没了记载。这次根据出土佛像上的铭文,发现最早的雕刻于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时间跨越了500年,距今已千余年。

  只可惜,大多佛像都已破碎不堪,而且是埋藏之前被砸毁。虽然原因尚无定论,但较普遍的认知是宋金战争或灭佛运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运动,即“三武一宗法难”,北魏太武帝灭佛时,青州还不属北魏,但后面的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它都赶上了。佛像被毁后,僧人不忍,便偷偷收集起来,在举行了仪式后进行掩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

  它们曾被人顶礼膜拜,也曾被人恶面相砸,但庆幸的是,800年后,它们的微笑再现世间。那怜悯未因残缺而减一分,那艺术又一次让世人倾倒。山东省博展出了不少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像,称其为“青州风格”:背屏式造像中,龙与莲花玲珑剔透的雕刻;单体造像中,薄衣透体的修长造型。

继续阅读“山东省博物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