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文明都是被大江大河所孕育。即使放眼于今天,我们仍非常明确地明白,对祖先在长江三峡地区沉淀下来的历史遗迹的挖掘和探索还远远不够,毕竟那是华夏祖先比较早期的活动地区之一。
三峡大坝是震惊世人的工程,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意味着对大自然巨大的改变,建成后的三峡水库将淹没560平方公里,面积达1080平方公里,会有多少古文物遭遇灭顶之灾,或再也不会被世人所见?
1997年6月19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的第二天,国家文物局与重庆市政府联合召开“三峡文物抢救全国协作会议”,这是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的第一个会,足见其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要与三峡蓄水“赛跑”。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宣告建成。同一天,来自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宣布,通过十年对三峡沿岸即将淹没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千余处文物和文物点也已得到妥善保护。这种结果是非常可贵的表现。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抢救行动,仅重庆库区就有1087处文物点列入保护规划,最终考古发掘12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14.3万余件。全国72家考古单位云集三峡,占了三分之二,还有来自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参与其中,也极大促进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2000年9月,国家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把三峡文物抢救中的一部分文物在这里展出。同时,原重庆博物馆并入,并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重庆博物馆的前身是西南博物院,可是成立于1951年的老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重庆, 足迹
正在踩点国内的各大省级博物馆,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也有对应的重庆博物馆,只不过它的另一个名字更响亮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它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后者都是比较牛的,首批8家,包括南京、上海、陕西、湖北、湖南、河南、浙江、辽宁,还有北京、重庆、山西3家培育对象,都是省博。而国家一级博物馆已经130家了,首批也有83家,含金量并不太高。
说到远离中原的重庆对人类古文明的贡献,很多人的认知是有偏见和不足的,需看看《远古巴渝》展厅。
直到1984年,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的龙骨坡遗址发现了上千件哺乳动物化石,还有一段左侧下颌骨和一枚上门齿化石,后被命名为“巫山人”,距今有201-204万年,是中国境内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
巫山人成为中国最早的人类,没有之一,取代了之前云南元谋人的这一称号,后者距今约170万年。而且,这个发现还这动摇了考古界普遍认为的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的说法,对人类起源亚洲说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这只是推断、猜测,并不像非洲拥有着非常完整的人类演化体系以及石器遗址、古人类化石。
目前,由于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还是猿,尚有一定的争议。这是95年著名杂志《nature》的封面,标题为《Out of Africa and China?》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重庆, 足迹, 摄影, 手机
我国有些省会的经济不如地级市,南京、济南、沈阳、南宁,还有福州。而福州在福建的影响力,连第二也难保,一是泉州、二是厦门,一个对比经济、一个对比知名度,福州都算不得靠前,存在感较低。
又来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被称为“佛国”,有着多个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那都是我心向往的景点。可惜这次时间安排紧张,基本只在酒店、公司两点一线,下次若有时间,是要转转的。
窗外,有一塔,夜晚四周漆黑,唯塔一身净白,即使心中功利、烦躁或不宁,望一眼,似也能心若莲台、清净无埃。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许便是如此般,潜移默化了一方人的性格。
塔名“定光塔”,但本地人更愿称其为“白塔”,与“乌塔”相对。始建于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由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所建,距今已1100多年,时有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故得名。共七层,砖心木塔,高66.7米。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塔毁于雷火,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又重建,现存建筑是清道光年间重修。最近重测数据,高度为43米左右,显然清已不复唐之壮观景象。
三坊七巷、三山两塔,是福州的两张名片,白塔就是“两塔”之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处于年久失修状态,据说近期已开始维修,到国庆便可重新开放。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福建, 足迹
总是被认为是个不大合群的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圈子,出差一个月,遇到人林林总总,感受颇深。这次在深圳出来吃饭,小龙坎火锅,香油加大蒜,总算还有个能聊的。
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或者工作,总是不自主的会形成些圈子,只是感受或界限明显与不明显而已。似乎朋友圈也常有些鸡汤类的文章,告诉你要选择或是远离什么样的圈子,是的,做人的道理都很有道理,大多人都能懂,为何还是做不好。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事强求不来,甚至说选择不来。与其说如何选择圈子,不如去要求自己做什么样的人。
我个人最不喜欢负能量的圈子,在一个公司十几年,身边来来往往流水般的不少人,负能量的大概都走不远、升不高。我觉得总是认为社会不公,抱怨命运,甚至把他人成功归于社会出身和关系的人;总是认为人人都和自己作对,事事逃避责任,只会责怪他人而不知自省,不去面对或者认识不到自身能力不足的人,被称为负能量。他们的期望所得大于自己的能力上限,他们做不到通过努力给自己带来改变。这类的圈子,或者这样的人,要远离,甚至淘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或者说混迹在什么样的圈子,往往会影响到你的价值观、为人处世,甚至改变人生。周围人都充满了负能量,每天身边都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生不逢时,你也会变得缺乏热情、缺乏上进,毕竟开口抱怨总比动手努力容易,抱怨被重复多了也就信了努力无用,变得消极颓废,关键身边人都这样认为,恐怖不恐怖?中国女排的惠若琪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比赛时会紧张么?她说不紧张,因为身边都是不紧张的人,都很轻松。反倒若有个人紧张、消极,队伍内部便会相互影响,整体的气势也便没了。在一个集体里,互相传递正能量有助于整体发展,那要个负能量干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广东, 足迹
出差比较久,中途在杭州有个周末,休息一天。
也许是疫情闷得久,腿脚都僵了,所以驱车到周边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吸吸氧,也顺便看看茶。
浙江的茶,最有名的无疑是龙井,比起十大名茶中的其他几位,更家喻户晓些。尤其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等,这些年在市场上的名气越来越小。西湖龙井的名气,主要是拜乾隆所赐,乾隆帝六下江南时,四上龙井,并题诗六首,还亲封了“十八棵御茶树”,导致龙井茶甚至一度成了中国名茶之首。
茶叶是讲究出身和产地的,龙井也是,主要有三个地方,西湖、钱塘、越州,它们依据地名称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西湖地区的质量最佳,其他地方的是不能称为“西湖龙井”的。
西湖龙井又分一级和二级,一级主要包括“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也就是目前的西湖风景区范围。二级就是整个西湖行政区辖内了。
西山是天目山山脉,正好处于天目山余脉和平原的交接地带,其主峰如意尖的海拔虽然只有537.3米,但依旧成了杭州城区的最高峰。中国第三阶梯的这些城市,海拔都这样。它处于西湖区,所以这里的茶叶叫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品种,主要包括群体种和龙井43,前者就是老龙井,也是乾隆帝御封的那些树,而后者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出来的,几乎占据了主流。西山这边,我们所到的龙坞镇,基本都是龙井43。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手机, 浙江,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