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歌曲《沙漠骆驼》刷了屏,节奏感很强,歌词大意又能触动逼仄而活的大众,或许也是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也都有想过逃离现在生活,不管那是社会公众眼中的好与坏、得与失,且顾去远离一切,去流浪漂泊,以梦为马,再不负韶华。
沙漠、星河、鹭鹰、烈酒,在高楼大厦和平尺见方的办公桌,在一块块的电脑屏幕和深夜加班的职场,有着浓浓的理想主义诱惑,一眼难忘,欲罢不能:
我跨上沙漠之舟,背上烟斗沙漏,手里还握着一壶烈酒。漫长古道悠悠,说不尽喜怒哀愁,只有那骆驼奔忙依旧。什么鬼魅传说,什么魑魅魍魉妖魔,只有那鹭鹰在幽幽的高歌,漫天黄沙掠过,走遍每个角落,行走在无尽的苍茫星河。
抖音上动辄百万的点赞量,余音还在绕梁,可在决定为这首歌写点文字的时间里,它似乎就已不再那么火了。原来人们对于理想的坚持,竟如同人到中年后的气力,那么一闪而过,就迷失在昨夜的那壶老酒。是被打击的麻木不仁,还是压力下的现实理性?让那可能实现的梦,就这么错过,连挣扎都觉浪费。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浙江, 上海, 足迹
上海泰安济南,泰安有泰山、有方特,逐渐成了京城周边的旅游担当,靠着泰山这座金字招牌不断再延伸其他旅游资源,撑起一个周末或者小长假,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走在泰安城内,找个人员密集区,各色小吃也能让人眼花,只是乍一看还以为在北京,锅盔、烧饼、奶茶、小火锅,传统意义上的当地小吃并不多,特色不足。这大概是每个城市小吃街发展的瓶颈,千篇一律,臭豆腐、小串、炸鸡、奶茶基本成了统一模板。
到济南,只在车站附近将就一晚。除了东北部沿海地区的海鲜,山东整体上就没有多少让人有吃的欲望,济南更是如此,名声在外的煎饼卷大葱,似乎更适合一个人的周末。若是不是有个趵突泉,也许还真的应该在泰安多住上一晚,环境好、吃得好,也不用舟途劳累,折腾着让人眼睛凌乱的高铁票。
可偏偏有些城市,就靠着一个景点、一件事、亦或一个人,就会让你不顾劳累地折腾而来,还乐此不疲。而这一生之中,我们对于有些人、有些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趵突泉之名,大抵是九年义务教育之人所知,慢慢的,类似情形竟然成了如今四处奔波时,偶尔心有所暖的一种情怀。“天下第一泉”和5A级景区的名头,也比不过老舍笔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的描述。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手机, 上海, 山东, 足迹
今年冬天来得早些,还没感受秋天便被冻得哆嗦,前几天泰山下了雪,想起泰山之行还没写些什么。泰山,古往今来的别名很多,其实记住“岱山”即可,所有东岳、岱岳相关的寺庙或神仙,大多和泰山相关。
其海拔不如恒山和华山,在五岳中也只排名第三,若是和西部一众雪山比起来,最高峰1545米的海拔,简直不堪一提。但为何它的名气如此之大?甚至在国内可以算作众山之王,山中帝王?
它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一并旅游相关的顶级称号。可能还是在于文化认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故珠峰是地理上的最高峰,而泰山则是文化上的最高峰。有云,有眼不识泰山。
古代神话里,盘古死后,倒在神州大地,头部化为东岳泰山、脚部化为西岳华山,左臂成为南岳衡山,右臂成了北岳恒山,腹部则是中岳嵩山,泰山便为五岳之首。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907年),泰安府玉构在泰山顶所题的“五岳独尊”的四个字,还曾出现在老版五元人民币的背后,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认可。
它旁是平原丘陵,相对高度虽只有1300米,却能“一览众山小”;它山脉绵亘,底盘扎实,又能让人感觉“稳如泰山”、“重于泰山”。此两者都是中华文化里所期盼的神明所能。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手机, 世界自然遗产, 山东, 足迹
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北京,若是很有可能只来一次,故宫和长城往往是首选。所以我们来了长城,八达岭长城,这个每到节假日必然登上热搜,且每每人满为患如同高峰期地铁站的景点。它基本可以成为代表中国的明信片,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据称全世界只有16个国家的人没来过这,大概都是没建交的。
长城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战争频繁,很多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在边境修筑了一些防御性的关、亭、塞等,后来进一步把它们用城墙连接起来,便成了长城。秦、燕、赵三国为了防御游牧民族,曾大规模修筑过长城。而当时的北京属于燕国,燕为了防御山戎部落而修建的燕长城,便是现今八达岭的前身。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然后派蒙恬和太子扶苏,指挥30万大军和数十万民夫,用了九年,在秦、燕、赵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形成了秦代的万里长城。那数十万民夫中,便有孟姜女的老公。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鼎盛时期。修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东起辽宁虎山,经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近万里。
如今我们所见的长城,大多都是明朝所留。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 北京,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虽在北京,但很多名气很大的景点,其实并不常来,包括圆明园。住在东南,往西北走到圆明园,要花上两个多小时,比去一趟天津的海河或者水上公园都费时间。这次有同事带着父母来,所以过来陪一下,也顺便来看看,它其实直到08年才成为4A。
圆明园,是三个园子,包括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在清代,因其精美和瑰丽,被称作“万园之园”,因清朝皇帝大多盛夏来此避暑,故也被称作“夏宫”。魏璎珞和袁春望便在这呆了两年,几乎对食的意思。
古代皇宫里,多少人寂寞一生,所以就有了宫女与宫女之间、宫女与太监之间的对食,大体就是结成伴侣,一起吃饭,但无其他。明清之后,有了进一步的关系,称作菜户,他们共同生活,形同夫妻,只是因为太监的身体所限,而在某些方面有些欠缺,但一般很稳定,且大多能终身厮守。
圆明园之所以出名,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历史,因为那段屈辱的历史。也许,便是为了这爱国教育意义,政府一直没有修复它,也正是因为它的状态,修复和不修复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
官方记载,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是康熙赐给雍正的。后来不断扩建,尤其乾隆时期。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成一片废墟。成了国人都很熟悉的样子,至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北京,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