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一家人来了杭州,因为有孩子,便不能全是纯自然或纯文化的景点,需要去些游乐园,所以第一站为宋城。杭州以宋文化为卖点,是因南宋时为都城,名“临安”。但很多人不知,南宋最初并非建都杭州。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大臣三千余人被金人掳走北上,北宋覆灭。金人撤军后,强立了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史称“伪楚”。金人撤后,张邦昌迎回孟皇后垂帘听政。
  金人攻破汴京时,赵构因在河北而躲过一劫。金兵进皇宫,按宫中名册清点后妃,凡有位号的嫔妃无一幸免,均被虏到了北方,受尽凌辱。而孟氏此时被废,加之寝宫失火而离宫住在私宅,亦躲过一劫。

  张邦昌,是北宋末年宰相,说实话,他未必想当这个傀儡皇帝。但金人需要有个汉人代理,来收租纳贡,虽有汉人提议另立赵氏,但均被金人否决,所以张邦昌几乎成了唯一人选。《宋史》里对这段时期的描述,都不大可信,毕竟是当政者所书,而在《大金国志》内则有相对详细的记录,称张邦昌曾以死相逼,而金人以屠城相挟,最后迫其继位。
  金人一撤,他便还政于赵氏,虽然也曾有人劝他不如干上一票,还政必死。可中国的儒家思想不会歌颂任何理由的逾制行为,所以张邦昌的评价向来不高。同年,他便被赵构另罪赐死,而非因称帝之事。

XGS_273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到宁波出差,正好遇到了国庆,所幸就在这边休假了。今年的生日也是在宁波,平静度过。

  喜欢古建筑,所以到了宁波是不能错过保国寺的。这个寺庙并不以宗教闻名于世,而是以建筑,其内的大殿是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木建筑之一。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中国的古建筑大多木质,所以留存时间不会很长,如今千年历史以上的仅十几座而已,包括:山西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山西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山西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福建华林寺大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山西崇明寺中佛殿(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河南济渎庙寝宫(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甘肃莫高窟431窟(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天津独乐寺观音阁(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山西游仙寺毗卢殿(北宋淳化年间,公元990年-994年),广东梅庵(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以上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木质古建,正好10座。
  排名第11位的便是保国寺大殿(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距今的历史刚过千年。而刚去过的河北正定隆兴寺牟尼殿(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排名第17位。
  前3名都在山西,前10名有5个在山西,前30名有21个在山西,山西真是古建筑留存大户。

XGS_1399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每每去一个博物馆,除了当地主要历史相关的文物,一般不会错过的还有青铜器、瓷器、佛像几个展览,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几个大类。看得多了,了解得多了,往往就越觉有趣。

  谈到瓷器,我们的目光往往看向南方,不论景德镇,还是这些年又重新火起来的一些古瓷,大多都延续着南方瓷器的名号。而其实,不论是宋朝的几个名瓷,还是唐朝及以前,北方的瓷器向来都有一席之地。
  唐朝时,北方窑厂是可以和南方窑厂分庭抗礼的,北方邢窑的白瓷和南方越窑的青瓷,分别代表着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便是我们常说的“南青北白”或“南越北邢”。若不是宋朝在靖康之耻后丢了大半北方,衣冠南渡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政治中心南下,使得南方瓷器发展成一枝独秀,那我们今天的瓷器说不定会有着更耀眼和多彩的光芒。

  河北博物院里,自然会有邢瓷,因为邢窑在今之河北邢台,包括内丘、临城一带。它创于北朝,兴盛于唐,主要以白瓷为主,有“似雪类银”之誉。若按照年代来欣赏,对比可能会更明显一些。

  这是北朝时期北齐的青釉仰覆莲花尊。器形比较大,胎灰白细密,釉色有些青绿,做工细腻,装饰华丽,是北齐瓷器常见的典型样式,这件也是北齐瓷器中屈指可数的重器。在国博有件类似的。

IMG_20200613_13590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河北博物院里最有名的文物,莫过于满城汉墓所出土,比如我们所熟悉几乎耳熟能详的登上过历史教科书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皆是此墓出土。

  汉代墓葬因为随葬物品丰富,向来被盗墓者所窥,固有“十室九空”之说,而诸侯一级的大墓居然还未被盗掘的,在全国非常罕见,一张手数得过来,所以这让很多人都惊诧不已。
  它的发现是在1968年,因为军事战备施工而偶然得见,但当时正处于文革的迷狂年代,反四旧浪潮颇高,所以它的挖掘收到了周恩来的直接指示,并由军队护卫,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

  满城汉墓位于现今河北保定市满城区陵山主峰的东坡之上,而“陵山”之名便因此而来。其采用了以山为陵的营建方式,墓道墓室都是凿山而成,是我国目前已挖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
  其中,刘胜墓东西长51.7米,南北宽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2700立方米;其妻窦绾墓东西长49.7米,南北宽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达3000立方米,这都是凿山中空而成,工程量是何其之大。汉墓的随葬品向来丰富奢华,这出土的文物高达1万件,该遗址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名气最大的文物非长信宫灯莫属,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尤其前段时间还登上了《国家宝藏》。

IMG_20200613_160630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随着对史前文化的了解,在逛博物馆的时候也越来越关注这部分,往往就驻足多看两眼。
  河北除了中山和燕赵之外,最具代表的文化,应该首推磁山文化,属华北地区黄河中游新石器文化,因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大约年代为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因为它突破了仰韶文化的年代,甚至往前推进了将近千年,因而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和斐李岗文化一样,都是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属于仰韶文化的前身和源头之一,故又被泛称为“前仰韶”文化。

  在磁山文化遗址里,人们首次发现了粮食粟、家鸡和核桃,为中国最早、甚至是世界最早。
  磁山遗址挖掘出了灰坑468个,其中88个底部有粟灰,厚度在0.3米-2米之间,达到2米的有将近10个。现代人们根据粟灰推测还原之前所存储的粟,竟然高达惊人的5万公斤,这在那个年代是难以想象的。
  人们曾普遍认为核桃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所以又称“胡桃”,这次也在磁山遗址有发现,说明中国在7000年前便已有种植。除了河北,中国其他地区遗址也陆续发现了早于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的核桃。倒不是争论哪里的早,这只是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种植物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导致,植物的繁荣便在不同地区上兜兜转转。
  之前,世界上公认印度是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磁山文化发现后,比之早了3300多年。

  这是直壁平底陶盂及倒靴式支架,方便火烧加热,为磁山文化所独有,也是它最具代表性的文物。

IMG_20200613_162638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