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最初是唐玄宗于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立的丽正书院,在洛阳。而后至宋朝,形成了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为鼎盛时期。
明初,书院开始衰败,直到王阳明,再度兴盛,后因抨击时政,受当政者损毁,尤其东林党事件后,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直至没落。清初,对汉文化缺少足够自信与包容,先是抑制,雍正后开始鼓励,直至大繁荣。
清末,甲午战争给了政府当头一棒。康有为提倡戊戌书院改制,却从教育改革被上升到了政治斗争,“名异实同,本不定须更改”,以失败告终,中国之事莫不如此。而后张之洞上书,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强行改书院为学堂。从“名异实同”到“名异实异”,偏要动其根本,人们对亡国之虞的救时首务,已难再辩其所疑。可执行中,改书院变成了废书院,再加之社会动荡,经年战乱,使得千余所书院飘零凄凉。
如今我们再看这段历史,改名更多得还是政治选择,而非社会发展必然。其时,书院也在自我创新和变革,引入新学、西学,限制政府干涉,将科举之业变为经世致用之学。在书院数量年增速远高于清代其他时期的年代,强行改制,让这个处于繁盛增长期的事物戛然而止,必不是正确选择。且王朝末期,人心涣散,诸事后续乏力,无人力推。
我们再来看看慈禧当时所言:书院之设,原以讲求实学,并非专尚训诂词章,凡天文、舆地、兵法、算学等经世之务,皆儒生份内之事,学堂所学亦不外乎此,是书院之与学堂,名异实同,本不必定须更改。现在时势艰难,尤应切实讲求,不得谓一切有用之学非书院所当有事也。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摄影, 湖南, 足迹
第二次来青海,依旧带着点高反。
这里毫无疑问属于藏区,我们总提及的藏区,可以分为三部分:卫藏、康巴和安多,有着“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之说,看着地图便很容易明白。
卫藏,是拉萨以西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包括如今的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林芝西部等地区,是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桑耶寺、扎什伦布寺等,都在这里,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区,所以称作“法域”。康巴,包括横断山区的四川甘孜、阿坝、西藏的昌都、林芝东部、那曲东部、云南的迪庆、青海的玉树等地区,康巴的汉子骁勇善战,很有名,所以被称为“人域”。安多,包括甘肃甘南、青海海北、海南、海西、果洛、黄南等,这有着大片的草原,牛羊成群,是藏区的主要牧场,产良马,所以被称作“马域”。在安多,隆务寺的规模、地位、影响力,仅次于甘肃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的塔尔寺,便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地方。
隆务寺前广场,一座金光闪闪的四面佛,正受着人们千万次的五体投地式的膜拜。那远处的山坡上,是暖暖的阳光和黄土,不知藏着多少芸芸众生或忘却,或渐行渐远的过去。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变老,每每疲于生计应对,不再停下思考,那些读书时或崇高奉献的、或理想浪漫的、或善意面向世界的想法和过往,已越来越少被提及、被记起,成了一片柔弱之地,不敢触及。手机铃声想起,Right Here Waiting,慢慢走向隆务河边。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手机, 摄影, 足迹, 青海
灵泉寺出来,下站广德寺,距离很近,只隔一条江,涪江。
据称,广德寺的古建筑更多,所以对我来说,兴趣也更浓些,属于观音故里4A级景区的一部分。
它始建于唐,据考证应在开元年间,或者更早,距今已有超过1300多年的历史,初名“石佛寺”。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更名“保唐寺”。听名字就猜到了,改名发生在“安史之乱”的那段时期,刚结束几年。
唐大历十三年,被敕名“禅林寺”,之后便走上了一条敕封之路,停不下来。德宗建中初年(公元780年),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名“广德寺”。据统计,它共受到了唐宋明三朝九帝十一次敕封。
广德寺被敕封那么多次,和这里的克幽禅师关系很大,他不仅仅是得道高僧,而且本是李姓,为唐朝宗室,是唐玄宗的侄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广德寺也成为古代朝廷最早钦定的观音道场、皇家禅林,曾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座佛教寺院,有“西来第一禅林”之誉。虽然历史上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但现存的明清建筑面积依旧位居全川之首,多为明洪武年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停车,即见四柱三门式高大牌坊,上书着“观音道场”四字。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四川, 手机, 摄影, 足迹
遂宁,还是中国观音文化之乡。
这个据称还是官方的,网上有资料:2008年1月22日,依照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有关规定,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正式命名四川省遂宁市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但是,他们在2011年又命名了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不知以后还有没?
依据当地的传说和景区介绍,观音菩萨有三姐妹,大姐来到了灵泉寺修行,便是此处;二姐到了广德寺,便是一会将去的;三姐走得远,到了普陀山,是我们常拜的。在灵泉寺内还有一株“观音柏”,在主干离地三米之后,等分成三枝,高达三十余米,树龄已过千年。
只是,这个传说流传并不广泛,也没有太强的民众基础,所以听者往往一头雾水。
人们习惯于给一些佛道仙人增加些有血有肉世俗化的内容,不仅增强了可信度和民众基础,方便传承;也更容易方便设身处地地明了其中道理,方便教育;当然,也有一种神仙就在身边,时时护佑,或不自主地将身边一众神奇事物归结于“显灵”,往往闻者深信不疑。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四川, 手机, 摄影, 足迹
遂宁,取“平息战乱,遂得安宁”之意而得名,与成都、重庆等距离,双流机场过来,两个小时左右。位于涪江边,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但和产榨菜的涪陵没有关系。涪陵是在涪江与嘉陵江汇合后,继续往下,汇合长江后,长江再往东,与乌江的汇口处。乌江发源于贵州,与项羽自刎的乌江也没有关系。乌江曾名巴涪水、涪陵江,有文章说它曾名“涪水”,没找到依据,涪水是涪江。
遂宁是地级市,市内有景点,名“中国死海”,4A级景区,便过了来。
即使不是真正的大海,既然名“海”,那应该是比较宽广,至少能一望无际吧,在西南地区,也只把一些大湖称之海,比如洱海、邛海等。所以,“中国死海”的景区名称,实在有些让人期待,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知识面,以前竟然不知道。直到这个景区刷新了我对“海”的认知,恩,它只是一个人工池塘。
恩,人工、池塘。
怪不得之前在网上看不到它具体的介绍,完全不说介绍,所谓的面积都是景区面积,含着停车场之类的。只是查了很久,才在一些不知是否权威的地方查到了,这些咸水来自于亿万年、数千米的地下。这就让人有些头大了,到底是真正来自地下,还是人工弄了点水加点盐呢?或者补充了点盐?不得而知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四川, 手机, 摄影,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