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太多事,却总感觉时间不够,麻烦太多,也屡有抱怨。我想大抵是缘于心绪不定,患得患失,不觉间少了些从容。不再有安排,不再分轻重,而视之只就缓急。做事,有点随波逐流的意思,时常以结论为圭臬,鲜有思考。
也许,当我们去掉情绪后再来看待每天的事,会发现一切如旧。变得只是我们的情绪,蒙上了有色膜,误导了自己。冲杯咖啡,放点音乐,竟也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春和景明而来。
国博的最后一篇了。这次总体来说,除了瓷器展外,其他还是看得不够仔细和系统。这里适合看一遍,补充一下知识,然后再看一遍。我想,收获自是极大的。
古代中国展览中,还有一部分是明清时期的文物。此为康熙画像,清朝宫廷绢本,此应为最接近实际长相的了,还挺像陈道明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90, NIKON 18-200mm, 足迹, 摄影, 北京, 单反
《古代中国》占据了整地下一层,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将各个时代的特色、文化展示出来,各时期的文物又相关联,一脉相承,似乎沿着一条无形的线进化着,在这,那种有形地发展与进步一目了然。还有同时期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物聚集一处,环境迥然、民风差异,更易让我们了解历史发展背后的必然和它的固有道理。
若是有时间,用一整天的时间好好感受一下,看千古烟波浩荡,听万民百世轻唱,一个文物是史书一册,一个文物是丰碑一座,深藏的故事是浪花一朵,深藏的故事是泪珠一颗,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悠悠岁月,长长的河,如今只留下神的飘逸,神的传说…
每天有讲解,一次两小时,但场次并不多。下次需要提前查好时间,这样会看得更明白些。本次主要看了明清和唐宋,本文重点整理明清以外部分。
此为隋朝嵌珍珠宝石金项链、手镯。项链由12个金质链珠组成,每个链珠由12个金环焊成,每个上面各嵌有10颗等大珍珠,项链下坠极品鸡血石和青金石。放大细看,做工极其精细。这件宝物出土自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等级最高的隋代墓,九岁女孩李静训之墓。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足迹, 摄影, 北京, 单反, NIKON D90
佛像展旁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在这方面确实孤陋寡闻,看不大懂。一眼望去,只感觉和其他博物馆内的展品大同小异,都是那些样子,都是那些年代。反倒是感觉要算湖北省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展览更好,不仅有曾侯乙编钟的震撼,越王剑、夫差矛的神奇,而且展品也更加多样,要精彩得多。
也许这是个门外汉的看法吧,外行看热闹嘛。
不过,被称为“镇国之宝”的后母戊鼎,是第一次见到真身,来国博主要就是来看它。昨天又看到新闻,圆明园鼠首、兔首高调入藏国博,看来有机会还要过去一次。
国博称其“后母戊鼎”,估计这是代表官方进行了更名。甲骨文中,字的反写与正写并存,“司”与“后”是同一个字形,当初郭沫若曾认为“司”字有祭祀之意,故名其“司母戊鼎”,沿用至今。而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应为“后”字,取“王后”之意。根据越来越多的同时期古物出土,此类物品上铭刻名词要比动词更合理得多,故有更名。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足迹, 摄影, 北京, 单反, NIKON D90
相对于其他,略微喜欢佛教文化一些。也许是平时旅游,所参观的古迹或文化景点中,多与宗教有关。而旅游中的另一个文化大类,民族民俗,似乎对于在景区一走而过的游客,其表象早已与众多的小商小贩联系起来,被披上了一层廉价、重复的眼光,从心里已经难以在羼杂、林目的信息中去接受它们。
目前,似乎比较久远和古老的建筑物和景点,大多是寺庙。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道教和儒教的寺庙少之又少。本来散落各地的文庙、武庙应该留存的,但因为各种原因而被破坏。土地庙、龙王庙同样拥有较多的数量,但因一般规格较低,而难以得到长久保存。
国家博物馆里有《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过来看看。
宋代以后,木雕佛像开始流行,而且经历了一个盛唐的文化积淀,佛像追求美的表象而不失宗教端庄,线条简单却又流畅精美,如这个宋代的彩绘木雕观音像,面部的雕刻精美绝伦。
“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18-200mm, 足迹, 摄影, 北京, 单反, NIKON D90
国家博物馆,一直想要过来,却始终没有安排。相对于这类的景点,我似乎显得有些浮躁了。妻有了身孕,行动不便,周末无所事事,索性过来溜达溜达。
其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人民大会堂对面。似乎从某一年开始,北京的博物馆均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即使如此,里面的人依旧不算多。看到不少父亲带着小女儿过来,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我的兴趣。
除了陕西博物馆数次路过错过外,其他几个国内相对较大的博物馆大多已经去过。但每次出来,都会感慨自己的匮乏。是的,见闻愈广,求知愈渴。国家博物馆,所呈现的信息量必然也是巨大的。
这里有几个专题展览,首先去的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
此为清乾隆黄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贲巴瓶。这是藏传佛教中,在佛事活动中的净水瓶。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和达赖班禅的交流相对密切,加上北京建了不少藏传佛教寺庙,这类器物出现了不少。皇家的代表色彩为地,清朝登峰造极的粉彩,艳丽而不失法事之庄严,很是不错。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足迹, 摄影, 北京, 单反, NIKON D90, NIKON 18-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