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飞屋环游记/Up(美国·2009)
导演:彼特·道格特 鲍勃·彼德森 出品:皮克斯
1、皮克斯的动画常常有两条线,一明和一暗。明的那条线是快乐和温馨的童话,讲给未涉世的孩子们听,而暗的那条线是催泪和感人的思考,讲给已大概明白了生死离别和爱恨情仇,甚至对生命和死亡的意义也开始思考的大人们听。这两条线,让观影的人各取所需,大人和孩子都能有所得。在这部电影里,老爷爷Carl和小男孩Russell救大鸟,与坏人的斗智斗勇是明线,是给孩子们听的故事,要勇敢、善良。而Carl和妻子Ellie一闪而过的一生,和这其中引发的思考,则是暗线,是给大人们看的,催人落泪和珍惜当下生活的。我们只谈后者。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再来福州开会,一个并不是很轻松的会。
基本没出酒店,有思考放空,也有感慨,不怀态度的就事论事何其之难?其实取决于事实上能力的高低。
夕阳西下,窗外一片温暖,极目远方,这片金黄色的群山里,走出了不少名人,林则徐、陈景润、严复、林徽因、冰心等,还有一个似乎名气不大,但却令化学大放异彩的人,侯德榜。
作为化学专业的学子,若选个专业里的标杆,在国内非侯德榜莫属,甚至会认为他的贡献远超其他的福州人,只不过实业家不如政治家、文学家拥有更大的知名度而已。林徽因、冰心怎能望其项背。
1911年,他考入清华,10门功课均满分,轰动校园。2年后,被保送美国麻省理工深造。后受范旭东邀请回国,到永利碱厂,终制出纯碱,打破了洋碱垄断。因为很多工业都要用纯碱,而这项技术已被国外垄断了70余年,攫取了大量利润,所以非常关键。新中国的第一号发明证书便给了侯德榜,用于表彰他的侯氏制碱法。
他的头衔有很多,科学家、化学家,曾任新中国化学工业部副部长,被誉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他的“红三角”牌纯碱在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这本书有多火,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销量4亿册,豆瓣评分9.1。到如今才读。
怎么定义一本书的好坏,因为它本身,还是它所引起的共鸣?如果共鸣仅是一个共通的话题呢?这些或许和书本身无关,若它只是个引子的话,那这本书算不算经典?
读了又读,远不如想象中或者期望中的好,甚至说远远不如。
作者是个法国人,名字是记不住的: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本身是个飞行员,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法国被德国打败的时候,流亡美国,开始了文学创作。《小王子》就是写于那个时期,创作于1942年,出版于1943年,此时他43岁。
一个小孩说,有一种车他最喜欢。于是大人们纷纷猜测,是奔驰、宝马、奥迪等等。结果小孩说,他最喜欢垃圾车,因为垃圾车来的时候,会有音乐。
其实不同经历、背景、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仅仅存在于小孩子和大人之间,还在小孩子之间、大人之间,这便是所谓的三观。本书中的故事和观点,很多便是出于此。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