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故事,人们往往望而生畏,因为太过繁杂,而一旦沉下心、静下心,又往往不可自拔。
西域为何如此有魅力?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内心的英雄情结、大国情结,是我们在这里曾左右了众多国家的命运。如果中华民族开启并赶上了大航海时代的班车,那或许可在离着我们更近的时代里寻找出一段类似的历史,而我们显然不情愿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羡慕欧洲人大航海时代的英雄故事。
车师国,在汉与匈奴的夹缝中,被以博格达山为界限分裂,山南有车师前国、车师都尉国;山北有车师后国,车师后城长国。这四个国家完全是两个量级,车师后城长国和车师都尉国的人口不过千人,弹丸之国。
如此分割是汉中央的政治手腕,在如此重要的交通枢纽上,一个国家做大,威胁可是不小,分裂是保障汉王朝统治的必然。即使车师某一国臣服匈奴,汉朝还可保障另一国留在自己的统治下,不至于战略全失。
至于车师前、后国旁边的两个微型小国,只是为了进一步削弱车师国的实力,增加内耗,但也正是因为此,在汉朝对这里的控制力减弱时,这两个被扶植的小国,被兼并是几无悬念的。
车师前国的首都,便是交河故城,又名“雅尔湖故城”,是吐鲁番旅游的一大热门,距离市区十余公里。是中国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部分。被称为“东方庞贝城”,与楼兰齐名,至今已超过两千多年历史,还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当然,在吐鲁番盆地里,被汉朝认可的国家也不止这些,车师被分为前、后国外,汉书里还有被称之“山北六国”。至于是哪六个国家,史学家们一直争议不断,还有说是八个的。而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些具体的国家名称,而是在这么一个区域内,密集存在的国家,背后的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缘由。
在车师之后,这里依旧还有过很多国家或政权,即使在交河,此后也陆续成为了高昌国、唐西州、高昌回鹘王国的郡或县。公元640年,唐朝于此设安西都护府。
景区买票,然后等车的时候,服务区内有些文物展览和文字介绍。
西域有三大佛教中心,于阗、龟兹、高昌(吐鲁番)。公元四世纪,佛教流行于交河城,自然少不了佛教文物,如今交河故城内还遍布着五十余座大小佛教遗址。
先看下地图,我们就比较容易猜出“交河”二字的意义:它位于两条河床之中,被两条河水绕城交汇,故得名。周边被河水切割出的悬崖有将近30米高,而这片台地东西长约1750米,最宽处约300米,面积约37.6公顷,军事上易守难攻。从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60年,汉朝与匈奴在交河城附近的“五争车师”之战后,汉朝才控制了交河。
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地区几乎每两三年就要有一次战争,前后持续千年。
看地图,它的形状有点类似于一条船、一片柳叶。
交河故城,属于生土建筑,大部分建筑都是“减地留墙”,也就是从台地往下掏挖,挖出院落和房屋,然后利用废土剁砌地面上的墙体,形成两层或者多层的居室。当地的土为高钙黏土,遇水成胶,干燥后异常坚硬,也是其能保存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
城市看起来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最深的地方大概挖了三层楼之多,类似的建筑遗址,在中国仅此一例,在世界上也非常罕见,其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遗址。
西域这片有中央王朝的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容易被混淆。
两个的功能大体相同,又略有区别,但时期不一样,前者是汉朝的,建于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位于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第一任都护是郑吉;安西都护府,建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位于交河故城,第一任都护是乔师望。
这里是安西都护府遗址,已经1500余年历史。
此为中央大道,是城内贯通南北的最主要的道路,从南门至中央大塔,然后延伸至大佛寺,路宽约4米。
网上查一些与交河相关的古诗,还挺多,最有名的大概还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之句: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最搞笑的是在“百度汉语”和“古诗文网”上,关于这句话的解释,竟然是:“两河相交之处,水草肥美,本是鸟儿乐栖喜游之所,此时却因畏惧奇寒而绝迹”。
掌握着话语权的无知,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阳光高举,很晒的天气,又没有遮阳物,也没有防晒霜,老人与孩子走了几步便不想继续向前,回了。所以,我们也没往古城里多走,到了高台之处,一个观景台,远远望了望北方的寺庙区,便折返了。
北面,那里有个大佛寺,被誉为“珍品”,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在月台之上的大殿面积541平方米,那个年代如何完成跨度如此之大的屋顶,是人们至今尚未解答的谜题。
拉长焦所见。
交河故城的繁荣持续到公元十四世纪,被毁于了宗教战争。
蒙古东察合台汗国的第三任可汗黑的儿火者,带领着队伍征服交河,并用一把“圣火”将古城焚烧殆尽,毁去了所有佛教印记,并强迫人们从佛教改奉伊斯兰教,那改变信仰的反抗和屠戮,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今的遗迹,便说明了部分,而古城内那些满是头朝下尸体的古井,也佐证着当初何其惨烈。
从此,繁荣成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