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安徽地级市,国家历史化名城。夏时,汤为商侯,都商丘,后迁都亳州,于此准备,最终灭夏。再后,此地又出了枭雄曹操,而时称“谯县”,至曹丕称帝,改立为陪都。北周时,杨坚上疏,改南兖州为亳州,其始名“亳州”,其后虽有变化,最终延续至今。

  亳州,不是“毫州”,下面少了一横,所以很多人会读错。“亳”字可拆分,为“高”字头和“宅”字底,所以又称“高宅之地”。安徽的地名向来让人头大,不少生僻字,比如:蚌埠、黟县、歙县、濉溪、六安、柘皋等。

  清明小长假,没有来得及提前规划,都是临行前才决定,所以车票的时间并不是很好。上午十点从北京出发,下午三点半到亳州。高铁上解决午饭,到了基本也便没有景点可逛了。所幸,城很小,打车途中发现经过亳州博物馆,临时决定下车,那便进来看看。

  人很少,不用预约也不用买票,门口刷身份证便可以进。好多娃,在门碑石上滑滑梯玩,很有生活气息,漫步在一座带有历史底蕴而又不喧哗的城市,不急不赶,挺好。

  亳州博物馆修得还是比较气派的,门口有六个铜像,都是他们自认的本地人,其中商汤、曹操、华佗没有什么太大争议,而老子、庄子、帝喾则争议偏大。

  文明往前推,到石器时代,基本都是傍河的。亳州市的母亲河便是涡河,它发源于开封,流经周口、亳州、蚌埠,最终汇入淮河,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

  涡河边的傅庄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聚落遗址。此处出土的带盖罐形鼎,是亳州市博物馆内距今最久远的文物。

  傅庄遗址出土的白陶罐,这并不常见。它是一种表面和内部都呈白色的素胎陶器,一般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商朝后期发展到鼎盛,至西周衰落。它用高岭土和瓷土为原料,经过1000度左右烧制而成,因含铁量极低,所以呈现白色。

  同时期的遗址,还有尉迟寺遗址,也是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遗址遗存。尤其这里发现的大型红烧土排房式建筑,无论规模还是建筑形式,均为国内罕见,故被称作“中华原始聚落第一村”。

  七足镂空器,尉迟寺遗址出土,应该是祭祀用具。

  陶鬶,尉迟寺遗址出土。

  郢爰,是楚国的一种计量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黄金货币。它是一块金板,上面用铜印印成若干小方块,使用的时候切成小块,未切割的有点像龟壳,所以又称“龟币”,也叫“印子金”。

  这是切割下来的一小块,上有印文:郢爰。

  “谒汤都”青砖,汉朝文物,出土于董园一号墓,也就是曹操父亲曹嵩墓中。这块砖的意义在于佐证历史,商汤始都于亳。而且,商汤死后葬于亳州。

  玉刚卯,曹操家族墓的凤凰台一号墓出土。它是古代的护身符,汉代最为流行。一般玉质,长2厘米,宽1厘米,长方形,中有孔,可穿绳佩饰,上刻字辟邪。

  铜猪,董园二号墓出土,据考证为曹操祖父曹腾之墓。

  银缕玉衣,董园一号墓出土,据考证为曹操之父曹嵩之墓。

  司南玉佩,汉代,凤凰台出土。

  司南是指南针的意思,这种玉佩中间有两个长方柱,顶部是个勺子,底部是个圆盘,一般在顶部勺柄处有孔,可穿绳佩戴。勺子代表着指南针,寓意就是永远保持正确的方向,东汉为官者流行佩戴。

  曹宪印,汉。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许给汉献帝,分别是曹宪、曹节、曹华。其中,曹节成了汉献帝的第二任皇后,其他两个为妃嫔。

  董园一号墓,也就是曹嵩墓出土了很多刻字砖,很有历史和艺术价值。

  顷不相见砖

  北周时期,在亳州设总管府,统领数州。因此地原为商汤南亳故地,所以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杨坚上疏,改南兖州为亳州,始有“亳州”之名。过了两年,杨坚便称帝,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

  仪仗俑,隋朝。

  跪俑,隋朝。

  执箕俑,隋朝。

  万佛塔,始建于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明洪武年间重修,又名“慈氏寺塔”。因其上有八千尊佛像而得名。

  这里展出了不少瓷器,但宋瓷属于那种一眼便识的,这是钧瓷。

  宋代,彩绘人物头像。

  弹丸,宋。便是“弹丸之地”的“弹丸”,小的一厘米多的直径,大的四厘米左右,有石质和陶质两种。最右侧为陶质,有白褐两种颜色。

  博物馆比预期要好太多,很值得一来。只有一层楼,基本就一个展厅。

  结束后,出,旁边是曹操公园,有魏武祠,便进去逛逛。

  大门封闭,从旁边侧门栅栏穿过,有巨大的曹操石像。

  魏武祠竟然还收门票,里面除了有几株花,确实没有什么可逛的。

, ,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