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4)

  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将浙江这片越人故土纳入了帝国版图,而彼时,这边仍被认为“蛮夷之地”。到了汉初,依旧人员稀疏,随着大规模北人南迁才发生变化,至隋已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鱼米之乡。隋炀帝贯通京杭大运河后,浙江的经济和文化又得以进一步发展。

  秦虽在浙江设了会稽和鄣两郡,但依旧对这片新征服的土地充满戒心,所以一方面将“大越”改为“山阴”,以消除越人对故国的记忆;另一方面推行政治性强制移民,改变了越地的民族结构,形成不了叛乱。
  山阴,自是“山的北面”之意,此山所指会稽山。相传夏朝开国之君大禹在此山举行过封禅大典,死后又葬于此处。位于今之绍兴,其名为越王勾践起。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时,东下会稽郡,登会稽山祭大禹陵,并在陵前留下了《会稽刻石碑》。相传为丞相李斯所书,故又称“李斯碑”,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合称为“秦四山刻石”。但原石已失,现仅存清时根据拓片重刻之碑。《秦会稽刻石》描述了秦灭六国的正义性,主要为歌功颂德、收拢人心、巩固统治之用。
  浙江省博物馆所展出的清代拓片很是珍贵,可以看到上面的小篆书法均匀细瘦,圆转匀适,规矩严谨。

XGS_1846
  东瓯国,一个名气不大的国家,原为越人的一个分支。在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越国越发强大,至越王无疆时,四处征战,自不量力,伐楚失败而被灭。其死后,越国分崩离析,其长子在福建建立闽越国,其次子在浙江南部建立欧越国,又名“东瓯国”。次子以欧阳为国姓,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欧阳姓的人。
  秦统一中国时,亡东瓯国,并将东瓯国王欧阳安朱降格为郡长。后秦末大乱,安朱之子驺摇助汉灭秦,因有功,被封海阳侯。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又被封为为东海王,在汉朝同意下复建东瓯国,疆域包括了今之温州、台州、丽水等地。
  “驺”为秦始皇所赐之姓,意为“驯服的良驹”,有羞辱之意,虽史书记载为“驺摇”,但后复改回“欧阳摇”。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瓯国被闽越国所逼,向汉朝纳地请求庇护。汉武帝迁徙其民北上,安置于安徽庐江郡,从此东瓯国从历史上彻底消失。二十多年后,汉武帝灭了闽越国,也一并归入了汉朝疆域。

  在浙江台州市温岭大溪墓出土了一系列汉朝文物,目前推测为东瓯国贵族墓地。尤其中间这种匏壶,在浙江其他地方的文物里很少见,但在广州南越王墓和福建闽越王城遗址出土较多,很有越人特色。

XGS_1864
  汉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是汉宣帝时期,那是汉朝比较稳定和繁荣的时期,在特别严格的西汉,汉宣帝成为和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并列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实属不易。

  此为汉甘露二年铜灯。

XGS_1855
  汉铜禽镇。

XGS_1856
  杭州老和山朱乐昌夫妇墓出土,汉“朱乐昌印”铜印。

XGS_1867
  老和山朱乐昌夫妇墓出土,汉日光镜。

XGS_1868
  浙江,春秋战国时期的特产是青铜剑,尤其越国的剑,驰名整个国家。到了西汉,人们安居乐业,这边的特产又逐渐变成了青铜镜,到东汉时期,会稽郡已成为全国的铜镜铸造中心。尤其画像镜和铜兽镜,在中国的铜镜历史上都独占着一席之地。

  汉朝铜镜,最上排左边两个为画像镜,右边一个为铜兽镜。

XGS_1879
  世界上大多民族都长期徘徊于陶器文化,而未继续向前,只有中国在印纹硬陶、原始瓷的基础上发明了成熟的瓷器。从现在的考古文物上看,这一伟大的创造首先出现于浙江。在浙江上虞小仙坛窑址发现的东汉瓷器,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瓷器,没有之一。

  除了汉代,这里还出土了三国和西晋时期瓷器。

XGS_1896
  这是遗址出土的东汉黑釉熊形灯。

XGS_1885
  这里之后发展出了越窑,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青磁窑,主要在浙江境内,今之绍兴、宁波一带。其始于东汉,延续至宋,鼎盛在唐,差不多千年历史。

  这是东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羊形器。

XGS_1888
  唐和五代时期是越窑鼎盛时期,是青瓷的最高水平,生产的秘色瓷尤其出名,几乎只在统治阶级流通。
  钱元瓘是钱镠之子,为吴越国的第二任君主,在他墓里出土了几件越窑秘色瓷。

  五代吴越国越窑秘色瓷龙纹罂。

XGS_1909
  五代吴越国越窑委角青瓷方盘。

XGS_1911
  秦与西汉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还是以西北为重,因为那里关乎着国之存亡,故对东南地区的开发和投入一直很少。到了东汉末年,常年战乱,尤其西晋的“永嘉之乱”,导致大量北人南渡,浙江人口大幅增加。避难的汉人带着先进生产经验而来,开始在这里大规模开垦荒地,进行水利建设,使得江浙由粗放型经济向精耕细作转变,到隋唐时,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地。

  唐浙江地区出土的凫首柄铜斗。

XGS_1873
  唐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动乱,中原大凋零,十室九空。而浙江处于吴越国统治下,相对于北方或者其他地区,无疑属于安宁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开发和发展。所以,进入宋朝后,浙江便突然以富庶繁盛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让很多人震惊,宛若天降,恰似天堂。

  钱镠是吴越国的开国之君,因国地狭小,且三面临敌,所以奉行“善事中国,保境安民”政策,一直依靠中原王朝,尊其正朔,遣使进贡,使得国安民稳,富于江南。
  如今说起钱镠,讲得最多的大概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其实他最大的政绩是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曾征集民工20万,用竹笼塞满石头沉入大海,堆砌成石塘,然后在塘外打下木桩,使其坚固,基本解决了潮患,让当地人民变得安居乐业。这些石塘经过八百年的海潮冲刷,到了清雍正期间还有留存。
  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遗迹,五代吴越国时期的捍海石塘木桩。

XGS_1901
  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钱镠金书铁券,上有文字,需放大观看。

  古代帝王,有时候会和臣子有些信誓旦旦的话,大多是保你富贵或者免你死罪之类的,用朱砂写在铁券上,然后一式两份,朝廷一份,被赐人一份,防止假冒,被称作“丹书铁券”,在老百姓的野史和小说里,称其为“免死金牌”,可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不少。
  最早使用者是汉高祖刘邦,最初也只是加官晋侯的凭证,但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了免死功能,大概是因为很多开国功臣都不能善终,或者皇帝的脾气实在变幻莫测,又或者皇帝走马观花得换,新皇不认了旧账。再到隋代,上面的丹砂填字改为了用金填字,所以又被称为“金书铁券”,当然,民间依旧流行称其为“免死金牌”。免死的次数也是不断增加,甚至从之前的个人,又到了护佑全家和全族。

  这个钱镠铁券,是因钱镠于唐朝平定董昌叛乱有功,被唐昭宗所赐,上面共333字,其中有:
  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XGS_1902
  吴越国七十多年历史,共有三代五任统治者,钱镠、钱元瓘、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后三个都是钱元瓘的孩子。除了钱弘倧在任不到一年,其他几个王的告水府文银简都在浙江博物馆里有。
  告水府文银简由钱镠所创,一般在遇到干旱的时候,在银牌上写上祈求风调雨顺的话,由皇帝投入到江河湖海之中。这里从左往右依次是:钱镠63岁告水府文银简、钱元瓘53岁告水府文银简、钱弘佐15岁告水府文银简、钱弘俶23岁告水府文银简。

XGS_1933
XGS_1935
  五代吴越国钱镠、钱弘俶批牍合卷,右侧有钱镠笔迹,左侧有钱弘俶笔迹,非常难得。

XGS_1920
  五代吴越国錾花银盂。

XGS_1913
  五代吴越国莲瓣式银盏托。

XGS_1917
  五代吴越国武士木俑。

XGS_1925
  五代吴越国木俑。

XGS_1927
  五代吴越国金龙、铜龙。

XGS_1936
  钱宽,为钱镠父亲,其朝代归属应为唐,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很少,官职都是钱镠后来追封。
  钱宽墓出土的白瓷“官”款带托杯。

XGS_1905
  钱宽墓出土的白瓷执壶。

XGS_1906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