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滇国,云南还有两个名声在外的政权,南诏和大理。
唐初,洱海附近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国家,被统称为“六诏”,名字都比较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认全都难,记住更是不大可能的: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南边,图简便,被称为“南诏”,除了他始终依附唐朝外,其他五诏时常归附吐蕃,对中原政权形成威胁。因而,南诏在得到唐王朝支持后,先后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其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建立,至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灭亡,共存在了164年。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之臣郑买嗣反叛,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唐天应三年(公元929年),杨干贞灭大长和,建“大义宁”国,两个国家都比较短命。
唐大明七年(937年),南诏旧将段思平起兵反叛,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改国号为“大理”。大理国上下尊崇佛教,且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留下了不少相关文物,占了云南省博一片天地。
没有细看当时的介绍,但看着这一组佛像的样式,应为大理国剑川石钟山石窟造像。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为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因《国家宝藏》节目而更为人知。
其两爪紧抓莲花,双翅大展做欲飞状,尾部是镂空火焰纹,上镶有水晶珠,造型是金翅鸟,又名“迦楼罗”,在传说中,它是一种很凶的大鸟,鸣声悲苦,翅展可达数百万里,以龙为食,后皈依佛教,成为佛教护法的天龙八部之一,被尊为大理国的守护神。
大理靠着洱海,常有水患,古时人们将水患和恶龙相联系,所以金翅鸟便成了治理水患和大理的信仰之神。它被发现于我在大理最喜欢的、也认为最漂亮的景点,崇圣寺三塔主塔的塔顶,代表着大理国金银器的最高水平,也反映出了当地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佛教的崇敬之心。如今几乎成为大理和云南的一张名片。
金刚橛与金刚杵最初都是武器,由木棒演化而来,前者一头粗一头细,后者两头差不多粗,中间细。
这是宋大理国金刚橛,如今粗的一段常有些佛教造像。
宋大理国五色供养塔,有一说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但此实为塔模。
原物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为供养圣人圆寂后舍利子之用。五色六件为一套,左侧是两个摞在一起的。
《宋大理国张胜温画卷》,总长达16米,高约30厘米,出自大理国画师张胜温之手,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此为复制品,原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理国的首都和中心,在如今的云南大理,但面积可要大得多,基本涵盖了现在的云南全省、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缅甸北部,还有老挝和越南的一部分地区,相当于如今3个云南省的疆域面积。
大理可分为“前理”和“后理”,因在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当了一年皇帝,后因无子,且诸多反对,又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又还政段氏,段正淳继位,称“后理”。
读过金庸《天龙八部》的都熟悉,段正淳是段(和)誉的父亲,段和誉共当了39年皇帝。但在这期间,把持朝政的依然是高家,整个后理时期的宰相都是高家,一直到大理亡国,高家能在还政段氏之后全身而退且把持朝政,比起中原政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高家专权,所以武侠小说里的段誉才有时间出去游山玩水,沾花惹草,也是正常。
大理国全国崇圣佛教,又被誉为“妙香佛国”,22个段氏皇帝中,有9个禅位为僧。当然,很多皇帝的出家原因很复杂,甚至比较窝囊,更多得是因为高氏专权、跋扈专横。大理的政权斗争相对温和些,出家禅位,梵香斋经,却也少了些赶尽杀绝。
这件宋大理国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是大理国时期的文物,同样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阿嵯耶观音是大理国及南诏国最重要,也是最受敬仰的一位神袛,造型的特点是修长的身躯和高耸的头饰,其他服饰也与汉传造像有着很大不同,为云南所特有,现在也被称为云南的“护国观音”。
这件作品上身袒露,下着裙装,身后是银质镂空花雕背光,非常精美。
这件阿嵯耶观音造像文物是大理国的,但这个造像的出处,却是在南诏国,出自《南诏图传》。这个画作讲述了南诏国的开国历史,说其开创者细奴逻因得到阿嵯耶观音的神助而创立了南诏。
《南诏图传》是一卷纸本彩绘佛教名画,描绘了观音幻化,南诏立国的事迹,因成画于唐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当时是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所以又被称为《南诏中兴画卷》,是“中国最早的佛教连环画”。可惜,在侵华战争期间被盗抢,目前藏于日本。
南诏国始祖细奴逻全家福,原为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中间光头的为太子。
南诏国之前和唐朝关系比较好,但在南诏王阁逻凤继位后,发生了变化。大唐官员云南太守张虔陀可能对于自身国力过于自信,对于少数民族太过放肆,出现了官员强行非礼侮辱南诏王妃的事件,导致阁逻凤怒而发兵,攻破云南,杀了张虔陀。
此时的唐朝恰逢杨国忠执政,为了求得战功而不允许阁逻凤谢罪请和,并派出大兵攻伐,结果南诏反叛,依附吐蕃,其联军大败唐军两次,折亡唐兵十三万,史称“天宝战争”,这让大唐元气大伤。再后,渔阳鼙鼓卷烟尘,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大唐变得更加虚弱不堪,已无法再对南诏用兵。
南诏阁逻凤议政图,原为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
南诏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强大,和唐朝与吐蕃两个大国的抗衡密不可分。唐朝需要在六诏之中找个听话的,然后培养起来用以制衡吐蕃,这样的事汉唐在少数民族地区可没有少做。
结果南诏国一再成长,四处发兵,无岁不战,最后到了足以对唐朝形成影响时,唐朝只得开始防范,并予以制约,那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摩擦和矛盾,一旦调和不好便是战火,这大概便是这次战争的本质原因。
阁逻凤去世后,其孙异牟寻继位,最初先是联合吐蕃攻唐,后因吐蕃要求日益渐甚,又改为归唐,并在苍山和唐朝达成《苍洱之盟》,结束了40多年的战争。因其任用汉人郑回为清平官(相当于宰相),所以南诏国与唐朝的交流越发增多,终使南诏成了“人知礼乐”的国家。
南诏异牟寻议政图,原为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
爨,音“簒”,是中国笔画最多的姓氏,南诏国和大唐之间的战争,也和它有一定关联。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西南后,为了长期巩固蜀国后方,便以从中原南迁并成为南中大姓的汉人氏族为官。爨氏便是汉人南迁后,以当地地名为姓的一族,并通过长期通婚等方式与当地民族相融合,逐渐有了一定程度的“夷化”,后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的实际统治者。
后来,三大姓之中的孟、霍二姓火并,同归于尽,南中大姓仅剩爨氏一家。虽然这期间中原地区经历着两晋和南北朝,朝代更迭,但均无暇顾及西南,爨氏便自命刺史,“遂王蛮夷”,实行着土皇帝般的统治。直至南诏灭爨,实际已统治云南达400余年。
但爨氏统治时期,也许深受中原儒家思想影响,始终没有割据称王或者改元称号的情况。
这是两爨碑,其一为《爨龙颜碑》,刻于北魏太安四年(公元458年),讲述了爨氏一族的历史,爨龙颜是当时的爨氏首领。另一为《爨宝子碑》,刻于东晋太亨四年(公元405年),记述了爨氏首领爨宝子的生平。因两碑的大小差异、文字多寡,前者称“大爨碑”,后者称“小爨碑”。据称上面的书法很不错,造诣很高,可惜欣赏能力不足。
滇文化在汉朝之前,都是掘坑埋葬死者,并不封土,即“墓而不坟”。但随着汉文化的传入,巨大封土堆的砖石墓开始出现,因形如粮垛,故被称作“梁堆”,多为南中大姓所有。可惜,因突出地表,易被挖掘,所以现存不多。
这是上面提及的另一个南中大姓“霍”,霍承嗣梁堆墓壁画,位于昭通地区。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