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是大仲马并不出名时和一位女裁缝的私生子,但随着大仲马声名鹊起、情妇遍地,他们母子便被抛弃于乡下。后来,大仲马通过官司抢回了抚养权,却也始终未认可小仲马的生母。周边人私生子的嘲弄一直伴随着小仲马的成长,他的成长并不快乐。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成名作,他一举成名,可惜之后并没有更好的作品问世。《茶花女》还是中国引入的第一部西方文学,这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角的作品。中国引入它,自然有文学意义,因为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同样人物,比如“秦淮八艳”,也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悲壮。
当然,除了文学本身的意义,大概也想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堕落糜烂和世态炎凉,高考时还要写上这部剧所揭露的是“对资本主义贵族阶级虚伪道德的血泪控诉”。当然,这是那段时期的政治考量,而如今,我们所该关注的,是普世的,背后不分政治形态而共通的人性。
现实中,小仲马有个情妇,是巴黎上流社会妓女玛丽·杜普莱西,她生前便被人们称为“茶花女”,这些内容都在作品中予以了保留。她也非常珍重和小仲马的爱情,但为了维持生计,她仍同其他上流社会的人们保持着“生意往来”,这让小仲马大为吃醋,写了一封绝交信,然后一走了之,出国旅行。
1847年,小仲马结束旅行回归法国,发现23岁的玛丽已经病重去世,昔日那些追求者都弃她而去。她的遗物被拍卖,用以归还债务,剩余的钱则给了她的穷苦外甥女,继承条件是不能来巴黎生活。小仲马深受触动,也懊悔不已,于是闭门谢客,在郊外创作出了这部作品。
玛格丽特,因为时常拿着一束茶花而得名“茶花女”,平时拿着白色茶花,但每月会有5天是拿红色茶花。虽然是个妓女,但读完小说,反而觉得她的伟大和无私,为了爱情飞蛾扑火,她可以失去一切,包括生命和尊严,受尽了屈辱误会和世态炎凉。相对于小说里的其他人物,她是个高尚的人,却有着悲惨的结局。
作为妓女,一旦去追求爱情而不是金钱,那她就不得不变得患得患失。她的高傲和冷漠下,掩盖的是自卑,她所怕的是一句话,“您为爱情所做的,和您为金钱所做的,一模一样”。
人们会同情从未见过阳光的盲人,从未听见过大自然和音的聋子,从来不能表达自己心灵之声的哑巴。而在这种假惺惺的廉耻的借口下,却不愿同情一位心灵失明,灵魂重听和良心哑巴。这些残疾,使病痛中的不幸女人发狂,使她无限忧伤地感受不到善良,听不到天主的声音,更无法表达对爱情和信仰的纯洁语言。
越来越感觉到,很多人、很多职业,因为遭受的歧视和不公,因为所处的境遇,是没有机会表达出内心真实想法的,这便是所谓的被动的良心哑巴,而我们,在不同境遇的人,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包容,本质该是一种理解,很少人能做到。
阿尔封斯·卡尔在《Am Rauchen》中写道,一天晚上,有个男人尾随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她美若天仙,他一见倾心。为了吻一吻这个女人的手,他感到自己充满了无所不能的力量,征服一切的意志和赴汤蹈火的勇气。她为了免得让长裙沾上泥土而弄脏,撩高裙子,露出迷人的小腿,他却几乎不敢望一眼。正当他梦想怎样做才能占有这个女人的时候,不料她却在街角拦住了他,问他是不是愿意上楼到她家里去。对此他回头就走,穿过街道,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
阿尔芒本来宁愿为了这个女人而吃苦受累,却担心她过于迅速地接受他的求爱,过于匆忙地爱上他。他宁可经过长期等待,作出巨大的牺牲,才获得她的爱情。很多男人就是这样处世的,如果有人对他说:“今晚您可以得到这个女人,但是明天您要死于非命。”他是会接受的。而如果有人对他说:“花上一百元,你就可以做她的情夫。”那他会拒绝和哭泣,就像一个孩子在醒来时发现夜里梦见的宫堡竟是子虚乌有一样。
这种普遍的想法,其实圈囿了玛格丽特的生活和脚步。
男主角阿尔芒不是一个合格的情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合格的结婚对象。
不喜欢他,哪怕他的原型是小仲马本人。他的妒忌心太强、冲动、脆弱、摇摆、轻信,导致很多事情不明真相,误解接连发生,而这其实只是表象。不要幼稚的以为放得下她的过去,迷上了她这个人,肯为此付出生命就是爱情,这是单方面的。玛格丽特的悲剧和死亡,一定程度上便是因为他,因为他对双方这段感情的不坚定,对玛格丽特的爱情和爱他的心不坚信,对两人未来生活规划及是否美好的不确定,凡此种种才是本质。
德·L子爵离开她的那天晚上,她像往常一样去看戏,不过,在他离开的时候,她倒是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