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青铜器(5)

  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并不在中国,比中国早了几千年,应该在土耳其,距今约8000年。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土于甘肃马家窑,是个单范铸成的青铜刀,属新时期时代,距今5000多年。
  而进入青铜时代,可不是靠一两件青铜器的,中国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那里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已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之前则都只是些零星的青铜残片出土。二里头被认为是夏代都城,所以这里出土的文物标注着:夏代。

  上海博物馆一进来,第一件映入眼帘的青铜器,便是夏代的镶嵌十字纹方钺。
  钺是由石器时代的石斧演化而来,那是人们捕杀猎物、砍折器物不可缺少的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兵器及刑具。这件青铜钺中间有圆孔,周围镶嵌着两圈绿松石线,其间又有两圈绿松石镶嵌的十字纹,外圈12个,内圈6个。这样精心打造的器物,而且大而笨重,并不实用,更多是礼器功能。

  钺的右侧,可以看到有两个方形孔,那是用来栓系皮条,将方钺绑到木柄上的。由于它比较大,往往成了军权或者国家统治权的象征,并非一般人可用。
  夏代青铜器本就不多,上海博物馆弄了一件夏代青铜钺摆在门口,是在寓意自己青铜藏品的统治地位?

XGS_7035
  商代的钺,国内不少博物馆都有,大多是兽面纹,这类商晚期透雕龙纹钺不多,据说还有人面纹的,目前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XGS_7072
  西周早期,象首兽纹钺。

XGS_7074
  西周早期,龙首钺。

XGS_7075
  战国早期,透雕云纹戈。

XGS_7357
  春秋晚期,吴王光剑。

  本来没怎么上心一把剑,但这个名字让人驻足。吴王光,指的是吴王阖闾,这是他用过的剑。刚去过苏州,那便是阖闾派大臣伍子胥所建的城市,时称“阖闾大城”。他的孩子,是吴王夫差,和卧薪尝胆的勾践相怨相杀。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吴越地区的铸剑技术最为发达,所以吴国国君使用的剑,基本代表着最高工艺。这把剑剑身修长,至今锋锐。剑上的文字,被称作鸟虫书,在春秋吴越地带的青铜器上比较流行。
  吴王阖闾曾找刺客专诸,藏剑于鱼肠,刺杀了吴王僚,然后自己当了吴王。那把剑,就是中国十大名剑之一的鱼肠剑。中国的十大名剑,其实并不仅仅只存在于传说里,只是传说把它们更加神化了,它们在历史记载里大多有迹可循,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葬在了阖闾墓里,至少鱼肠剑有着这种明确记载。阖闾墓,据猜测在虎丘的剑池下方,相传陪葬着3000把春秋名剑,只是至今尚未挖掘。哪怕当年的秦始皇,也是一筹莫展,白忙一场。

XGS_7356
  编钟,兴起于周,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最初是由3个一组,后来增加到9个、13个,甚至更多。神一般存在的曾侯乙编钟高达65枚。且经检测,曾侯乙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所有黑白键的音响,它的定音频率也神奇般地和现代钢琴上中央“C”的频率几乎完全相同,这比欧洲要早2000年。
  1957年,在信阳出土的一套编钟共13枚,其演奏的东方红,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了太空。

  这个晋侯稣编钟全套16枚,出土于山西晋侯墓地,虽然相对于曾侯乙编钟简陋了太多,音律也差些,但它的时间却要早了四百年。目前,上海博物馆里的音乐声,便是这套编钟演奏的《阳关三叠》的录音。
  它还有个传奇经历,被盗后曾贩卖出中国大陆,当时的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香港古玩市场上发现了它,当时共14枚,便购回了国,可大家都说看走了眼,是赝品,所以也很便宜。首先,这套编钟分成了两组,造型有些细微差异,似乎并非同时期铸造。而且,它的铭文是用利器刻凿上去的,刀痕明显,在转折之处,由于青铜的坚硬,不可能一戳而就,要先凿出点,然后连点成线。对应的是和它同时期的其他编钟,铭文都是铸造出来的,所以人们才都认为这是假的,市场上放了很久都无人问津。最后,在那个朝代,为了发出适合编钟的比较清亮的声音,铸造要使用高锡含量的青铜,质地会坚硬些。可当时还没有铁质刀具,那要刻出这样的字,实在太难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赝品,而马承源馆长则另有想法。
  直到山西晋侯墓考古时,发现了另外2件残存的小编钟,和马馆长这里的14件编钟形制相同,而且编钟上的铭文可以连起来,这毫无疑问是铁证,也终于凑齐了一整套编钟。上面铭文的355个文字,完整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晋侯苏受命征伐夙夷的全过程。只可惜,如今14枚藏于上海博物馆,2枚藏于山西博物院,它们并没有合展。

XGS_7189
  晋侯稣编钟上的铭文。

XGS_7303
  这是战国时期的虎纹钟,线条栩栩如生。

XGS_7406
  西周晚期的龙纹钟,编钟里的甬钟,是指上面有甬柱。

XGS_7160
  钮钟,代替甬钟的甬柱,上面换成了环钮,类似于下方这个。
  不过,这是一个镈钟,春秋早期龙纹镈钟,一般上面花纹多些,独自悬挂。

XGS_7353
  这是西周晚期的四虎镈钟。

XGS_7182
  春秋早期,秦公镈。

XGS_7186
  春秋晚期的透雕蟠龙鼓座,中间圆筒是用来插鼓的,共有九条龙,很有气势,也很精美。

XGS_7352
  战国,虎形饰。

XGS_7375
  西汉虎背牛饰件,云南地区出土。

XGS_7413
  西汉鎏金斗兽饰件,云南地区出土。

XGS_7414
  西汉五牛枕,同样云南地区出土。
  两侧高高翘起,上各有一牛,形态精美。枕部,一侧没有纹饰,一侧布满细纹,上有浮雕三牛头。一共出土五件,除了云南博物馆保存三件外,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各收藏一件。

XGS_7397
XGS_7402
  西汉八牛贮贝器,云南地区出土。
  这样的文物,在内地是很少的,因为它的作用是用来装贝壳,贝壳在古代是部分地区的钱币,太过内陆的地区不多见。云南地区的青铜器上,牛饰较多,这件上面共有八头牛,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略敞口和收腹,两侧各有虎形鋬,很形象。

  其实,在商代,青铜器就是硬通货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青铜器,大多绿色,这是铜被氧化出的锈,碱式碳酸铜的颜色。它们在当初,没生锈之前,可是金灿灿的黄色,所以,古人将其称之为“金”。古时,赐金、受金,说的是青铜。

XGS_7385
XGS_7391
XGS_7389
XGS_7394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