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hywj
  片名:何以为家/Cafarnaúm(黎巴嫩)
  导演:娜丁·拉巴基 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 约丹诺斯·希费罗 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

  1、故事发生在黎巴嫩,直面了已经不堪重负的社会现实,因为战争,叙利亚难民大量涌入,底层人民没有合法身份,却又在泛滥生育。男孩Zain便出生于贫民窟,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七口人挤在一个破屋里生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和年龄,每天除了打工、卖果汁,还要忍受父母的辱骂和殴打。他们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就是不停生育,然后大的带小的,再大些后,男的去打工,女的换彩礼,生了那么多,万一有个出息的,那就改变了命运。在这,男孩是劳动力,女孩是商品,生就赚了,总是有收益的。但带给孩子的,没有教育、没有快乐、没有身份、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2、Zain的眼神非常打动人,看着他的眼神,可能很多人想出来的第一个词是同情。可同情只是一种情绪,一种感动自己的情绪,而对于那些被同情的弱者,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进一步,同情是一种傲慢的情绪,若没有同样的经历、没有同样的环境、没有做到完全的共情,便自以为换位思考且理解对方了,那便是一种傲慢和居高临下。当然,这并不是说同情是贬义,它至少反应了一种道德层面的情感,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我的态度和情绪,但若用这种情绪去指点公共端的现实问题时,或者就公共端的现实问题发声,并由此产生影响时,那就是傲慢和不尊重了,不要忽略“语言是一种权力”。
  3、Zain的父母,是否算一个反面人物?他们卖掉女儿,应该受到惩罚么?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他们说了一堆自己无可奈何的理由,说自己也是受害者,这是真的么?答案自然也是真的。经常会有看热闹的观众,一路高喊着犯错就要惩罚,高喊着一定严惩,义正言辞。比如拐卖儿童列入死刑,整个社会的公众态度异常明显和坚定,这无疑有积极的一面,但这仍旧是个简单和粗暴的逻辑,犯错后接受处罚,是司法程序,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在这个片中,其实就引出了一个论点:加大力度严惩犯罪者和承认犯罪者也是受害者,这本不冲突。犯罪是事实,现实也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这都是无法辩解的,但如果我们生活在Zain父母所在的环境中,是否也会有类似选择?是否会作出类似甚至更极端的事?我们要思考的,是这样的问题,这样才能把重点放在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才能关注到如何解决问题,才能让世界少些苦恼,这才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单纯传递着一知半解的愤怒和情绪。
  4、Zain没有选择权的时候,救不了妹妹,他可以推脱责任到父母,父母有罪,我们说了;而当他有选择权的时候,他依然救不了小男孩,他推脱责任给社会么?他有罪么?他是否就如同自己的父母的所作所为呢?为什么我们原谅了Zain而不能原谅他的父母?Zain把孩子卖给贩子的行为和他父母卖掉女儿的行为是否有二?答案显然是没有。你只是看到了Zain的努力,而没有看到他父母的苟且,你的同情左右了理性的判断,如果你那么恨他的父母。不知Zain是否明了,最后他的诉讼里,应该是:父母是罪人,他也变成了罪人,那还不如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所以他不让父母继续生了,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5、电影的原名是《迦百农》,是圣经里的圣地,是耶稣开始传道时居住的地方,是被神眷恋的地方。但本片中却充斥了暴力、犯罪、毒品,在影片开头,一群孩子拿着玩具枪惟妙惟肖玩耍的画面,如果穿插着一些极端分子同样形似且神似的真实画面,也许会更让人震撼、触目、惊心,太像了,像到让人以为那会是一种必然。
  6、电影的最后,Zain笑了,那是他唯一一次笑容。那也是黑夜和污浊里的一点光,正是这点光让他们和我们继续前行。饰演Zain的小男孩,就是导演在难民营里发现的原型,这笑容更加珍贵。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