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非只有莫高窟,也并非只以石窟而闻名,即使那些壁画、佛像、文物依旧在大漠中尘封,它的历史依旧足以笑傲东方。
秦朝之前,这里曾居住着大月氏人,独占敦煌到秦末汉初,最终被匈奴人打败,而后西迁。整个河西走廊在匈奴控制下,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常年威胁并骚扰着中原王朝,还在“白登之围”狠狠羞辱了刚刚建立汉朝、意气风发的高祖刘邦,导致汉朝其后不断地进贡与和亲。
上天对匈奴可不大公平,刘彻、卫青、霍去病等一众牛人在中原相继降世,张骞出使西域,渐渐开通丝绸之路,霍去病则率军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并在大漠深处封狼居胥,年仅22岁,那是公元前119年。之后,汉武帝又列四郡、据两关,敦煌便为四郡之一,建于公元前111年,此地方安。
丝绸之路起于长安,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往北出玉门关,往南出阳关,都得从敦煌出发,属必经之地。它也一度成为西域和中原的商人、僧侣、使臣、兵将等各色人员的共处之地,“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敦煌还当过首都,在公元400年,李暠在此建立西凉国,后亡于北凉,存在了22年。
来此,便如这月牙泉小镇的一扇门,打开了一段历史。
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经丝绸之路,敦煌成为了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这里不仅有来自印度的僧侣,要把佛教传入中国,也有来自中原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学究,要把佛教在这里“中国化”,要在这里传播儒学或其他诸子百家。那个时期,这里还来了一个人,乐尊和尚。
据称,那是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也就是西晋太和元年,那个时候的东晋已经灭亡,西晋偏安南隅,中原地区的五胡十六国,正在你我争斗,轮流着粉墨登场,这倒是让河西走廊保持了相对稳定。那一年,乐尊和尚路过三危山,看见此处佛光四射,认为这是佛祖给的指示,于是便在此处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诞生。
此后,后续以北魏为代表的政权,皆支持佛教,石窟的开凿也得到了皇室及当地贵族们的大力支持,直到北宋,方才逐渐衰落。现存石窟735个,壁画4.5万平,泥质彩塑2,415尊,又被称为“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
其与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均为第一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都是国家5A级景区,一堆顶级头衔。哦,咳咳,莫高窟似乎不是5A,嗯,4A也不是,有疑问的吃瓜群众很多,大概结论是它不屑于评选。况且,莫高窟是敦煌研究院,隶属国家文物局系统,本不应该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商业化运营,合理保护远比旅游盈利重要。
况且,虽然几乎人人向往莫高窟,但来与不来,差别并不大。因为在众多的石窟中,对游人开放的,本来也没几个。不管自助游、还是跟团游,到了这里都得听从管理方的要求,几乎不得不走马观花,进石窟后听导游讲一讲,看几眼壁画和佛像,就马上要到下一个石窟,且因为保护文物的需要,不得照相、不得久留,来之前还要预约,限制参观人数、限制参观时间。你再喜欢,导游也只会带你参观10个,然后走人。
很多人到了这里,几乎都是全程瞪着眼睛不明觉厉的状态,参观完,能记住的也没几个,过几天,除了一个大体印象,几乎也便都忘了。即使什么都没看明白,碍于敦煌的赫赫盛名和久传在外的威名,还有被激起的文保意识,而不敢微词。其实,确实有点无奈,而又不知如何表达。
看完了纪录片《河西走廊》,又看了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的《莫高窟史话》,方窥其一斑。这里不是来了听导游说几句,看几个窟,就算打卡到过的景点。
本次旅游的重头戏,放到了最后。如是,千年敦煌。
莫高窟开凿于河边,这条河叫在唐代称为“宕泉”,又名“大泉河”,来的时候正好干涸状态。
敦煌的开凿,在唐朝为盛,即使安史之乱后,这里先后归了吐蕃和归义军,但佛教和石窟的开凿并未受太大影响。而元代之后,这里才基本停止,并渐渐荒废。
尤其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起,中原王朝采取了极端的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嘉峪关,敦煌在其外,便成为了塞外游牧之地,极尽荒凉。直到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清政府平定新疆后,在这里设立沙洲所,后改沙洲卫,并移周边民众于此屯田,逐渐恢复生机,莫高窟也再次进入人们视野。莫高窟内有些壁画和佛像,被清朝涂改过,精美和水平均大不如前,基本等同于破坏。
莫高窟的标志是九层檐,里面是一个坐立的弥勒佛像,又称“北大佛”,高35.6米,是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容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外面的建筑为上世纪重建。
来这里参观,都会看一眼藏经洞。这个,大概国人都知道了。
大概过程也不必再过多赘述了,我第一次看到敦煌的文物,也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