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泰晤士河散步,是这个英国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大本钟。
这一大片震撼的建筑,统称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绵长而宏伟,也是目前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故又名“国会大厦”。其拥有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走廊,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公元104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着手在这里修建,之后的几百年,至16世纪,英国历代国王均居住于此。1834年和1941年曾两次发生大火,使得原有建筑大半被烧毁,但英国政府决定很认真地重修,最终使其成了世界各国议会建筑的典范。
虽然目前建筑大多为重建,但依然保留了部分历史建筑,如威斯敏斯特厅。它的历史可追溯至1097年,主要用于重要司法职能,也进行过重大审判,它还被用来举行重大仪式,从12世纪到19世纪,王室的加冕礼便一直在此举行。
天气好的时候,站在泰晤士河对面,凉风、树荫,看着蓝天白云静静发呆,感觉时间那么慢,可以奢侈的享受着。都说伦敦阴雨天居多,但我们竟然遇到了难得的几乎连续的晴天。
整座建筑的墙体饰以尖拱窗、浮雕,顶部为大量塔楼和针塔般尖顶,犹如王冠般。
大本钟,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本指钟名,后来成了这个钟塔的名字,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5吨,于1858年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初期本是由人工发条,后来改成了电力,显然前者更会让人觉得欣喜些。旅行者,作为一个外来人,总是喜欢参观的地方以最原始的、最古老的、最特殊的方式存在,而不会过多考虑其他实际问题。
大本钟四面都有,在每个钟面的底座上,都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当然,她是修建大本钟时代的女王。
在2012年,由卡梅伦带头提议,将这个钟塔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以此向现在的女王拍马屁,引来了一众争议,也引来了一众嘲笑。虽然他实际上命名的是钟塔,本和大本钟无关,没改钟名的,但那成了自以为,显然也动了人们默认的整个钟塔的名字。如今地图上此处标注的为,伊丽莎白塔。
站在泰晤士河对面,看国会大厦的全景。
左侧是维多利亚塔,建筑里最高的,达98.5米,现今为国会档案馆。上有旗杆,当有王室成员列席时,悬挂皇室旗,平时则悬挂英国国旗。其塔基现为王室专用通道,用于进出大厦。
旁边,有一座看起来并不是很起眼的教堂,但排队的人很多,多得和伦敦塔有一拼,便是大名鼎鼎的西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的英文是Westminster,west是西部的意思,minster是教堂的意思,因其在伦敦西边,故有此名,连起来就是坐落在西部的教堂。
其始建于公元960年,在1045年,“忏悔者”爱德华对其进行了扩建,至1065年成。而后在1220年至1517年,亨利三世为纪念爱德华,发誓要建一座更加威严的哥特式教堂,又对其进行了大规模重建,这使得原来的建筑被拆得所剩无几。 之后从13世纪到16世纪,不少国王也将其改来改去,结果成了如今的各种风格杂烩。
威斯敏斯特教堂其实只是王室的专属教堂,教长与法规都由王室决定。此外,不仅国王的加冕礼在这举行,死后也大都长眠此处。他们的墓地不像中国皇帝,动辄一座山,一片园的。
它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因为除了王室成员,还有很多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能葬在此处,是一种至高荣誉。
伏尔泰在目睹了牛顿葬礼后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这里葬有谁?牛顿、达尔文、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等。但比起建筑物上悬挂的蓝牌子,这还是有着隔阂,比如法拉第、拜伦、雪莱等伟人,或因为言论,或因为信仰,便被拒之了门外。
一度曾以为进错了门,后来从照片中才发现,这个竟是圣玛格丽特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显然比起西斯敏斯特教堂,这里人少了很多,前者排队的人实在太多。
它是由忏悔国王爱德华建于11世纪,为白色的哥特式风格建筑,与威斯敏斯特教堂,共同构成成了皇室权力的象征。
内部,安静,在长凳上坐了一会。前方是温斯顿·丘吉尔在这座教堂里举行婚礼的画面刚刚闪过,又看到了长眠于此的哈雷彗星的发现者,爱德蒙·哈雷的微笑,是在这个午后静静的教堂里,在我的脑海里漫天乱想的状态下相遇。让人萌生出一种心里快活的东西。
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及圣玛格丽特教堂,在1987年,一同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和佛像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很多时候,凝视着圣像的那种感觉,静静地感受着,差别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