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景色近在咫尺,有些风光便在身边,但依旧很多人错过了。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多走那一步,没有早起那一分,没有多等那一晚,于景、于事、于人,错过方知,皆是如此。
在未来几天,每每把安娜普尔纳雪山下的银河与星轨给其他人看时,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我怎么没看到?”还有始终隐在云中的道拉吉里主峰,看到它的唯一机会只有在半夜的星空之下。
是的,半夜出来,扛着三脚架,冻得哆嗦,一次一次曝光,才有了几张星空。
自由行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意安排时间,做攻略的时候,特意将ABC的时间调整了一下,就是为了在生日那天赶到Poonhill,在这天看八千米以上的雪山,安娜普尔纳、道拉吉里,看尼泊尔的标志,圣山鱼尾峰。
生日,虽然没有蛋糕或蜡烛,住在Ghorepani,连个一壶热水都要400尼币,蔬菜更是奢侈,但看着这样的星空,还有什么用来更奢侈?
这边的房间,不管什么价格,都差不多是山景房。从五点起来拍云,拍乌鸦,一直到六点一刻,日照金山。是的,在房间里拍的。
起床,似乎并不需要着急,今天的行程很轻松。
前两天只需要从Nayapul走到Ghorepani即可,一天又实在折磨,还会错过日落,两天时间非常充足,所以相对清闲。我们住的客栈大体如下图,门口一般都有着不少鲜花,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和着鲜艳的色彩,一杯地道的coffee或者masala tea,或翻看着手里Lonely Planet版的《尼泊尔》,或看看ipad提前离线下载的攻略游记,好不惬意。
又或者,想想这段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成都一家,母女情侣装,体力已经有些不支,却执意要一天走到Ghorepani;一对新加坡朋友,女的是华裔,路上向我们学习汉语;还有一个智利老哥,休假一年周游世界,未来我们基本一路同行。
尼泊尔的家中,有着象神的挂画,这挺常见,已经有些卡通化了。其他并不大容易描述,但放在一个画面中,很容易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些老照片,还有故乡。
09:00 正式出发。
09:20 Banthanti,这样的客栈很常见。
不论当地人还是背夫,他们都习惯用头部负重,而非肩膀或者腰部,这难道也是当地人身高不足的原因之一?
马队不少,时常遇到。
走路还是小心为好,第一天遇到一个美国姑娘,被迎面飞奔过来的马撞伤。虽然有人送去医院,有人照顾,但也只能大声嚷着“Are you crazy?Are you crazy?”一次美妙的旅行还是被耽误了。
十点多才走出Banthanti。
之后大多数路,便在原始森林内。先留念几张,主要是显示一下这个重量达到背夫标准的大包。里面还有电脑、ipad、榨菜、三脚架、各种电池、充电器、移动电源,甚至还有书,很多人问为什么带这么多,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原因,只是相对于其他方面,没把重量放在首位。另外也想试试自己的体能,为狼塔C或乌孙古道的重装做测试。
12:20 开始下雨,小雨没多久后,便突然变大。
12:50 到达Ghorepani。
正在此时,大雨夹杂着大量的冰雹,密密麻麻,来得迅速。只得找了一户当地人临时避雨,反正时间不急,点了一壶masala tea。换上冲锋衣裤,然后看看女儿小伊的视频,眼睛竟然有些湿润,确实挺想她了。
休息时没有确定这里是Ghorepani,结果雨后才知道。于是继续往上走,选了一处好位置入住。
事实证明,我们选择的绝对是个最好的位置,有着非常棒的观景台,所以才有了那些星空照片。具体地点在去Poonhill的路上,倒数第二家客栈。
先是大吃一顿,补充热量,然后等着日落的时候爬上Poonhill,但显然我们的运气并不好,一直阴雨绵绵,毫无天晴的可能。未来几天,多数情况下,下午都会有雨。十月初的时候,安娜普尔纳环线的雨季还没有完全结束,若是时间充足,可以晚一个月左右来。
15:45 出发,目标Poonhill。
16:27 登顶。
来回两个小时不到的小山,对于这次行程来说,似乎不用过多考虑。所以我们还是上山了。
然后便是等,在雨中,大风中,温度很低,哆嗦着。等到五点,看着无希望,其他人都下去了,然后剩下我们两个,妻看我一眼,知道彼此性格,然后继续等。
山顶有一处小屋,门已锁,但是有屋檐,坐在下面可以避风,虽然雨依旧可以落在腿上,但总归好些。有一点,探路者的Goretex冲锋衣、冲锋裤、登山鞋,还是能接受考验的,大雨中,基本保持干爽透气。这个国产的牌子,很多产品上都表现不错,除了那个用着不大方便的防潮垫。
手脚冰凉,那就玩拍照吧,各种姿势,各种跳,各种风格,各种傻,背景却只有乌云。
等到天快黑,雪山的另一侧,群岭显露,也变这样了。
18:00 下山。
路程,天已黑,索性带了头灯。只是一段段在林中,黑漆漆的,有些瘆人。
换上保暖衣服,下楼,有炉火,点一壶热柠檬茶,最大的壶。
聊天,发呆,昨天遇到的一对情侣也住在了这里,明天在Tadapani才分开。
夜晚,出门,被美丽的星空惊呆,毫不犹豫地搬出了三角架,快门线。
第一张是安娜普尔纳峰与银河,第二张是道拉吉里峰,两座八千米以上的雪山。尤其后者,这是我们唯一一次看到它。
星轨拍了几张,但是后背的一处山峰后一直有闪电,这边是山里的天气,对长时间曝光影响很大。
星空的话,为了获得足够的曝光,且没有星体移动轨迹,曝光时间尽量控制在一分钟以内,那么光圈要上2.8,ISO要到1000,星轨的话,至少在20分钟,或者到1小时,这样的话,ISO要调到最小100,光圈依据时间计算了。不时地有人开手电走过,或者比较大的闪电,保险起见,我的星轨都是30分钟以内。
更专业的,书上查去吧,上面的数据都是一次次的曝光不足或者过度,自己总结出来的。
好生羡慕这样的旅程…